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907章 互为镜像的多瑙河与伏尔加河

第907章 互为镜像的多瑙河与伏尔加河

第907章 互为镜像的多瑙河与伏尔加河 (第2/2页)

贝尔格莱德城的防御体系,由东城、西城和河中岛棱堡三部分组成。
  
  要安全从这里通过多瑙河,就必须要拿下河中岛棱堡,而要拿下河中岛棱堡,东城、西城都必须要攻陷,少一边就拿不下河中岛的棱堡。
  
  因此在李兴泰走后,刘国庆主动放弃了西城,以收缩防御,他将所有带不走的都一把火烧掉,利用大火阻滞了法军的进攻快一个月。
  
  但随后法军开始架起大炮猛轰,两个月内往贝尔格莱德东城内发射了超过一万枚燃烧弹,以至于守军很大一部分时间的任务不是防御,而是灭火。
  
  到了这个冬季,整个贝尔格莱德城内基本没有再可以被轻易点燃的东西了,满目疮痍。
  
  不过这难不倒刘国庆,没有房屋居住,他就带领守军挖地窝子。
  
  没有煮饭的柴火他则早就考虑到了,在法军大规模炮轰前就把木柴用油皮纸包裹后放到了城内的水道中,要煮饭直接捞起来就是。
  
  现在主要的问题,其实是弹药缺乏,因为法军的一万多枚燃烧弹造成了三个主要军需库中的一个发生殉爆。
  
  此外医疗用品也开始缺乏,很多受伤士兵得不到很好的救治。
  
  但尽管有重重困难,贝尔格莱德坚持到明年夏天,问题是不大的。
  
  而在摩尔达维亚,拿破仑率领的主力,反而遇到了大问题。
  
  因为从特兰西瓦尼亚高原南部发源的阿尔杰什河,通航条件实在太差了。
  
  这条河从南喀尔巴阡山脉上奔腾而下,水流湍急,后世在罗马尼亚就以水利资源丰富而闻名。
  
  这个水利资源丰富可以是水运条件好,也可以是落差大水流急,可以用来修水电站。
  
  阿尔杰什河正是后者,两百年后,罗马尼亚的绝大部分水电站都在这条河上游。
  
  更让拿破仑头疼的是,由于黑海的影响,阿尔杰什河的汛期是在春季,而法军的行动,是1812年7月开始的。
  
  经过前期的平整道路,搭建简易浮桥,建造小型船只,直到快10月法军才出发。
  
  此后在群山中艰难行军了一个月,方才快要走出南喀尔巴阡山脉,可这时候已经是深冬,大军只能休整。
  
  转眼到了1813年春季,阿尔杰什河水流暴涨,法军修的临时道路,临时桥梁几乎被破坏殆尽,于是法军只能把运输船只全部捞上来,继续停留。
  
  这一停就是四个月,二十多万人马就在阿尔杰什河中游被堵得动弹不得。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动作,拿破仑派乌迪诺元帅率领四万精兵前出作为先锋,向布加勒斯特方向进发。
  
  但乌迪诺元帅的行动却不是很顺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莫公泽手中的夏藩三卫、辽藩左右卫,以及包含凉藩左卫的安西军在军队素质上,并不比拿破仑的法军差。
  
  而这三个藩军加起来就有两万五千人左右,再加上征俄军西路的黄仁勇效武军也被李兴泰带了过来,莫公泽手里是有三万五千精兵的。
  
  即便塞尔维亚的李兴泰和刘国庆那里去了一万二千,其余又战损了一些,但莫公泽还是能调动两万上下。
  
  如果加上追随莫公泽的黑布伦瑞克军团和一些抱着德意志民族情绪来加入的志愿兵,以及匈牙利王国的骑兵、散兵和民兵,莫公泽手里也有七万人左右。
  
  是以,收到乌迪诺率四万法军前来进攻的消息后,莫公泽没有再跑,而是将大军布置在了皮特什蒂等着乌迪诺。
  
  皮特什蒂位于布加勒斯特西北一百二十公里处,是从南喀尔巴阡山脉下来后,前往布加勒斯特的必经之路。
  
  1813年4月,双方在皮特什蒂爆发激战,莫公泽出动三藩军一万五千,加上其余辅兵两万五千,与法军四万对四万,展开了猛烈的对攻。
  
  乌迪诺还是非常聪明的,他知道自己虽然是进攻者,但目前着急的是莫公泽,因为二十万法军全部到达之后,莫公泽是打不过的。
  
  于是乌迪诺选择在皮特什蒂郊外背山列阵,没有主动去进攻莫公泽严防死守的皮特什蒂城。
  
  莫公泽也早料到乌迪诺不会来进攻,参谋部的预案就是按进攻方做的,于是立刻出城抢攻,不让乌迪诺有时间在山上修建工事。
  
  双方前后进行了六天的会战,关键点就在于三藩军能不能夺取乌迪诺占据的三个山头其中一个。
  
  只要夺取一个,就可以将炮兵推到山上,利用火炮多,炮弹多的物资优势击败法军。
  
  乌迪诺也知道这点,可是这三个山头相距不远且并不广大,上面没法囤积重兵守卫,只能拼团级单位的实力。
  
  而在团级单位上,三藩军远远超过绝大部分法军。
  
  除了装备上的优势,比如三藩军有针刺击发枪和六连左轮,以及精钢打造的刺刀外,还有单兵素质上的优势。
  
  因为愿意到安西来拓殖的汉人,往往在家乡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老实种地的,擅长种地的,不会去走拓殖这条有生命危险的道路。
  
  同时到了拓殖地,也要求自身素质过硬,说粗俗点就是不要求你嘴巴会讲道理,但一定要会用拳头、大刀讲道理。
  
  很简单,拓殖是要跟大量当地人混居的,需要你去压制他们,同化他们,没点狠心,没点手段是吃不了这碗饭的。
  
  而安西拓殖移民最大的来源地,又是甘南、陕北、晋西北、晋东和河北北部。
  
  这些地方自古民族宗教等问题就很复杂,民风彪悍,是北方最好的兵源地。
  
  重重因素迭加之下,能从三藩军中抽出来,以团级(千人)规模进行突击作战的全是硬茬,法军所谓的精锐,根本扛不住他们的进攻。
  
  因此战斗打到第二天,三藩军最主要进攻的中间山头就被拿下。
  
  随后莫公泽命令匈牙利骑兵堵截法军步兵,上万罗马尼亚民夫扛着附近两个山头法军的轰击,把火炮送上山头。
  
  乌迪诺没想到山头丢的这么快,只能强令法军不要命的反扑,双方多次在山脚爆发激烈战斗,但无济于事,法军未能夺回山头。
  
  等到第五天三藩军的大炮运上山包后,法军的伤亡一下就增大,直接打不下去了。
  
  乌迪诺幻想的至少坚持半个月,等法军主力到达的梦想破碎,只能选择主动撤退。
  
  最终乌迪诺的法军惨败,损失超过八千。
  
  莫公泽的损失比法军还大,接近一万五,不过三藩军的伤亡只有两千来人,伤亡最大的是匈牙利人以及罗马尼亚辅兵。
  
  1813年5月初,阿尔杰什河的水势终于平稳,拿破仑率主力开始逼近皮特什蒂,他厉处罚了乌迪诺,接过了所有法军的指挥权。
  
  5月底,皮特什蒂守军扛不住法军主力的进攻,在莫公泽的命令下撤退,随后法军逼近到了布加勒斯特郊外。
  
  布加勒斯特没有位于多瑙河畔,而是位于多瑙河三级支流登博维察河畔。
  
  此河从布加勒斯特城中穿过,充沛的水源为这座占地宽广的城市带来了一连串多达十六个的大小湖泊。
  
  城中有自十五世纪就开始修建的大量教堂,总数超过六十座,绝大部分都用坚固的石料修筑,一个教堂就是一个堡垒。
  
  这就是莫公泽没有撤离布加勒斯特的原因,他以登博维察河和十六个湖泊为分割,用蒸汽机炮艇联通彼此,输送补给,让几乎没有内河战舰的法军难以发挥人数优势。
  
  而拿破仑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学面对察里津的莫公棱,一个要塞,一个要塞的慢慢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