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风起明末 > 第五百一十二章:学府

第五百一十二章:学府

第五百一十二章:学府 (第2/2页)

陈望定下的大学,分为两类,一类是职业大学,另外一类则是重点大学。
  
  两所大学教授的都不是什么圣贤文章,而是教授的专业技能。
  
  重点大学的学制是四年,主科只有语文、数学两科。
  
  语文教授的仍然是四书五经,数学则是新编的教材。
  
  而除此之外,大学之中根据招募征集而来的老师,设有医学、工程、制造等学科,这些学科其中又由细分。
  
  三所重点大学分布如今靖南军直控之下的三座重镇。
  
  开封的河南医科大学,由名医吴又可执掌院正。
  
  徐州的南直隶行政大学,以唐世平为院正。
  
  襄阳的湖广工程大学,则由薄珏担任院正。
  
  通过三所学校的名字便可以看出三所学校主要培养的人才。
  
  “职业大学的数量不增,但是规模要扩大。”
  
  陈望看着文书上的内容,轻轻了点了一点。
  
  “每届千人不够,每届扩充到两千人。”
  
  职业大学的设定和重点大学相差不多,都是细分了专业,不过更多的是基础的手工建筑专业,培养的基本都是各行各业的工匠,学制也只有两年的时间。
  
  代正霖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迟疑,犹豫道。
  
  “如果扩招,目前的师资还需要再添一倍,学校的场地也要扩建,银钱的消耗……”
  
  “钱放在仓库里面,毫无用处,钱粮要流转起来才是活水。”
  
  如今各地因为战乱和天灾的影响,市井百业都大不如前。
  
  “扩建校舍要雇工匠,学子衣食需采买物资,教习的薪俸会流入市井,进而让整个南国乃至天下的经济重新复苏。”
  
  代正霖不理解很正常,这是时代的局限和限制,也是这个时代的大多人和国家的选择。
  
  这个时代与后世不同,国库之中是需要有一定存银,以应对很多突发的情况。
  
  但是钱粮也不应该积存太多,钱粮必须要流转起来,才能够使得市井百业欣欣向荣,才能生出更多的银钱。
  
  陈望知道代正霖短期之内难以明白,但是他也不需要代正霖现在就明白。
  
  因为,时间终将会证明一切。
  
  “普通学校的事情暂时就这样定下来,这些事情全部交由内务司去处理。”
  
  在这个关乎未来的重大决策上,陈望绝不会改变初衷。
  
  “内务司那边……人手也要扩招了。”
  
  代正霖翻阅了一下手中的文册,说道。
  
  “内务司那边,为了接管北国提前扩招了一大批人,但是现在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填上缺口,一大半的人都没有能够完成进修班的进修。”
  
  进修班,是在内务司内部开设的专门培养管理人员的学堂,一般一期是半年,两期为一学年。
  
  刚刚进入内务司的人员基本都是在最低的等级,负责管理文书等基础的事务。
  
  后续想要晋升,就必须要参加内务司的进修班学习。
  
  完成两期的进修,才能够有资格晋级更高的职位。
  
  但是现阶段,能够完成两期进修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甚至于现在接管北国的内务司官吏,大多都只是接受了半期的学习。
  
  陈望看着手中的文书,下意识的皱了皱眉。
  
  他的起点太低,导致现在他的根基太过于浅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改朝换代不难。
  
  但是改天换地,却是难如登天。
  
  一切都从头再来,从头培养,无疑是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陈望却从来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现实也没有留给陈望太多的时间。
  
  “现在也没有什么办法,暂时就这样勉强支撑着吧。”
  
  陈望轻叹了一声。
  
  “等到明年夏后,”
  
  代正霖从手中的文册抽出一张文书,递到了陈望的面前。
  
  “此前国公命令修建的军校和政校在汉中已经修建完毕,只等国公政令下达,两所学府便可以运作。”
  
  代正霖稍作停顿,补充道。
  
  “不过在运作之前,还请国公为两所学府定名。”
  
  陈望接过了代正霖递来的文书。
  
  文书之上,墨线勾勒出两所学府的平面图与俯瞰图,飞檐斗拱、校场堂舍皆描绘得细致入微。
  
  一旁的蝇头小楷详细记载着每座建筑的用途,讲堂、藏书楼、演武场、生员斋舍,无不齐备。
  
  陈望的指尖不自觉的轻敲着桌面,目光也在文书之上缓缓的移动仔细审阅着。
  
  关于设立军校和政校的事,早在最初建立根基时就已经提上日程。
  
  军校用来培养军官,政校则是为输送治国理政的人才,这是稳固根基的长远大计。
  
  然而连绵战事让将领们分身乏术,靖南军也一直缺乏足够的内政官员。
  
  即便当时建成了这两所学校,恐怕也难有实效,因此计划一直被搁置。
  
  如今战事逐渐平息,久经沙场的将领们终于能稍作休整,内务司可用的人才也渐渐充实起来,虽然仍然不足以支撑整个局面。
  
  但是建校计划的计划还是应当启用了。
  
  内务司单凭进修班所培训的这些管理人员,很多人管理才能都难以达到主政一方的水平。
  
  当然那些终日苦读四书五经,八股取士而来的进士举人们在最初也不能。
  
  但是这些进士举人们经历了严格的筛选,他们的双商大多人都高于常人。
  
  这一点,在宋明两朝漫长的政治斗争之中可见一斑。
  
  大多数的举人进士在经历过最初的不适之后,很快便可以掌握政务的关窍。
  
  陈望需要更多成熟的内政人员,用来进一步的掌控地方。
  
  而军队的建设也不能放下。
  
  军队的战斗力构成,除去武备之外,很大程度都在于基层士兵的意志与训练,还有基层军官的素养。
  
  这一方面,靖南军并不欠缺。
  
  能够独当一面,坐镇一方的大将,靖南军也不缺。
  
  如今靖南军中,有着一大批拥有着成熟经验,从尸山血海之中爬出来的武将。
  
  但是靖南军中,却欠缺足够素质的中层军官。
  
  而军校的目的,就是培养作为军中中坚力量的营司级军官。
  
  “名字就暂时不要定了。”
  
  陈望按下了手中的文书,抬起头,目视着从帐外投射而来的阳光,意味深长的笑道。
  
  “如果现在定下名字的,那可就……实在是太过于僭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