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五十三章 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四千三百五十三章 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第1/2页)林薇坐在观众席上,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吴浩,眼里满是骄傲。她想起两人刚认识时,吴浩还在实验室里为了一个超导样品熬夜奋战,如今他已经带领团队将超导技术推向了全球,改变了千万人的生活。
颁奖仪式结束后,两人沿着日内瓦湖散步。夕阳下,湖面波光粼粼,远处的阿尔卑斯山覆盖着皑皑白雪。
“接下来还有什么目标吗?”林薇轻声问。
吴浩望着远方,眼神坚定:“我们想研发室温常压超导材料。现在的超导材料虽然已经很先进,但还需要低温或高压环境才能保持超导特性。如果能实现室温常压超导,超导技术的应用范围会无限扩大——比如用超导材料建造输电塔,实现全球电力联网;用超导材料制造量子计算机,大幅提升运算速度;甚至用超导材料研发新型的航天器推进系统,让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走得更远。”
林薇握住吴浩的手,笑着说:“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都会一直支持你。”
吴浩紧紧回握住林薇的手,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室温常压超导的研发之路一定充满挑战,但只要有团队的支持,有林薇的陪伴,他就有信心攻克难关,开启超导技术的全新纪元。
夜色渐浓,日内瓦湖的灯光亮起,倒映在湖面上,像撒了一地的星星。吴浩和林薇并肩走在湖边,他们的身影被月光拉得很长,身后是属于超导纪元的璀璨过往,前方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从日内瓦回到国内,吴浩立刻将室温常压超导材料的研发提上日程,成立了专项研发中心,集结了公司最顶尖的材料学、物理学、化学领域专家,还聘请了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担任技术顾问。研发中心就设在浩宇科技总部旁边的新建大楼里,里面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实验设备——从能精确控制压力和温度的高压反应釜,到能观测原子级结构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再到能模拟极端环境的综合测试系统,一应俱全。
研发启动会上,吴浩向团队明确了目标:“我们要在五年内突破室温常压超导材料的核心技术,实现实验室样品的稳定制备,十年内完成产业化应用。这个目标很艰巨,但一旦实现,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的能源、信息、交通格局。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会议室里响起整齐而坚定的回答,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突破前沿科技的渴望。
然而,研发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团队首先尝试了在现有超导材料基础上进行元素掺杂和结构优化,比如在钇钡铜氧超导材料中加入少量的钪元素,试图提高其临界温度。但经过数百次实验,样品的临界温度最高只达到了-15℃,远未达到室温(25℃左右)的目标,而且在常压环境下,超导特性只能维持几分钟就会消失。
“问题出在哪里?”吴浩看着实验报告上不理想的数据,眉头紧锁。他召集核心研发人员开会,桌上摆满了各种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图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