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启程
第10章-启程 (第2/2页)她下意识地眨了眨眼睛,尤其是那只总是蒙着一层难以驱散的阴翳、看东西需要格外费力的左眼。
奇怪的是,在这一刻,她忽然觉得眼前的世界似乎清晰了不少,明亮了不少。
是因为刚刚痛哭一场泪水冲刷过的缘故吗?还是因为这即将奔赴新生的、豁然开朗的心境,驱散了眼中的阴霾?她说不清。
她只是觉得,远处那些起伏的、她熟悉得如同自己掌纹的沙丘轮廓,在渐亮的天光下,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亲切,甚至带上了一种朦胧的诗意。
那些沙丘,她跑了无数遍,上面深深浅浅地,还印着她赤脚或穿着破草鞋奔跑时留下的脚印,那是她与这片沉默土地最亲密的对话,是她孤独求学路上最忠实的见证,也是她无数次对着天空呐喊、倾诉心中梦想的听众。
越野车引擎发出一声低沉的轰鸣,缓缓启动,车轮开始碾过尚存积水的地面。
拾穗儿猛地回过头,透过后车窗那层不算干净的玻璃,拼命地向后望去。
奶奶阿古拉,依旧站在那个她们刚刚分别的、略显孤零零的土坡上,她没有再呼喊,只是高高地举着那只枯瘦得像老树枝一样的手臂,用力地、固执地挥舞着。
她的身影,在车轮卷起的淡淡尘埃和因距离迅速拉远而变得模糊的视野中,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从一个清晰可辨的、承载了她全部世界的人形,慢慢浓缩成一个颤动的、小小的黑点……
最终,那个黑点像是被一只无形而又温柔的手轻轻抹去,彻底地融入了戈壁滩那苍茫壮阔、正被瑰丽晨曦一点点染亮的背景之中,再也分辨不出了。
那一刻,拾穗儿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揪了一下,一阵尖锐而深刻的疼痛袭来,几乎让她窒息。
奶奶的身影,最终化作了戈壁晨光里一粒渺小的、仿佛随时会被风吹落的沙枣,却带着千钧重量,重重地砸在了她的心湖最深处,漾开一圈圈酸涩而温暖、复杂难言的涟漪。这感觉,将永远烙印在她的记忆里。
车内,一片肃穆的安静,只有引擎平稳的运行声和车轮碾过湿滑路面的沙沙声。
张建军就坐在拾穗儿的侧前方,他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给这个女孩足够的时间平复心绪。
然后,他微微侧过头,目光温和而睿智地看向身边这个刚刚经历人生最剧烈转折的女孩,伸手指向车窗之外那尚且被黎明前最后一丝昏暗笼罩的戈壁旷野。
“拾穗儿同学,”
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传入她的耳中,带着一种长辈般的引导意味,“你看,这戈壁滩,在天快要亮的时候,是不是显得特别黑?特别沉?仿佛所有的光线都被吸走了,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沉重。”
拾穗儿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用力地点了点头,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晶莹的泪珠。
的确,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是最浓重、最压抑的,仿佛一只巨大的墨色碗盖,要将所有的希望和光芒都吞噬殆尽,这像极了她过去许多个感到无助和迷茫的时刻。
“但是,你抬头,看天上。”
张建军的声音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激昂,他抬手指向车窗外那无垠的天幕,动作坚定有力。
拾穗儿依言抬起头。夜雨初霁的天空,像一块被仔细擦拭过的、深蓝色的巨大绒布,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清澈得令人心醉。
而在这片深邃的蓝色之上,那条浩瀚璀璨的银河,尚未完全隐去,依旧横亘在天际,气势磅礴,宛如一条闪耀的光之河流。
无数颗星星,大的如钻石,小的如碎钻,明亮的,暗淡的,密集地镶嵌在那里,闪烁着冰冷而纯净、永恒不变的光芒。
那景象,真的像是传说中哪位天神不小心打翻了一整罐亮晶晶的碎银,洋洋洒洒,铺满了整个夜空,形成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沉默而壮丽的美,足以让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
“你看这些星星,”
张建军的声音放缓了些,带着一种历经世事后的笃定和力量,“它们可能离我们很远,它们的光可能很微弱,但是,你再仔细看。”
他引导着拾穗儿的目光,“再黑的地方,再深的夜,只要还有星子亮着,哪怕只有一颗,坚持不懈地亮着,这片天地就有了光,就有了方向,就有了打破这看似无边黑暗的希望和勇气。”
他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拾穗儿那张还带着泪痕、却已然在星光照耀下透出某种惊人坚毅的脸上,一字一句,清晰而郑重地说道,仿佛每一个字都要敲进她的心里:
“而你,拾穗儿,你就是这戈壁滩里,凭着自己的一股狠劲、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硬生生从石头缝里憋出来的,最亮的那一颗星星。”
这句话,像一道温暖而强大的电流,瞬间贯穿了拾穗儿的全身。
她猛地一震,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击了一下。
她再次凝眸望向窗外那漫天繁星,目光变得前所未有的深邃。
银河横空,星辉熠熠,那些闪烁的光点,此刻在她眼中,不再遥远和冰冷。
它们多像奶奶在无数个寒冷的夜晚,就着那盏如豆的油灯为她缝补衣物时,戴在手指上那枚磨得光滑的铜顶针反射出的、细小而温暖的光芒啊;又多像她无数次在深夜沙地上演算时,抬头望见的、陪伴她孤独奋斗的点点星光啊!
她的手,不自觉地伸向怀里,触摸到了那张硬质的、边缘光滑的录取通知书。
指尖传来的真实而坚硬的触感,和她怀中练习册的粗糙形成了鲜明对比,却奇妙地让她那颗因离别和巨变而飘泊不定、彷徨不安的心,忽然安定了下来。
这不是梦,这是她用手上每一个茧子、用无数个不眠之夜换来的通行证。
她突然想起了那本几乎被翻烂的、改变了她命运的旧杂志,想起了杂志上那幅描绘着明亮如昼的实验室、整齐划一的实验器材和身穿挺拔军装、意气风发的学生的插图。
曾经,那些亮着的灯,那些光洁的地板,那些堆满书籍的书架,对她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只存在于另一个完美世界的幻梦,是她只能在沙土上模拟勾勒的海市蜃楼。
而此刻,她无比清晰地意识到——原来,那些曾经只能让她仰望、照亮别人人生的光芒,那些象征着一个完全不同世界的光亮,如今,她也能触手可及了。
她,即将成为那宏大光亮中的一部分,用自己的努力,去点亮属于自己、也可能照亮他人的那片星空。
当车队终于彻底驶出戈壁滩的边缘,沿着蜿蜒但平坦的公路,义无反顾地奔向远方未知而广阔的世界时,东方,第一缕真正意义上的、金红色的晨曦,如同神话中斩开混沌的利剑般,劈开了最后一丝顽固的黑暗,毫无保留地、慷慨地洒满了广袤的大地。
那光芒也透过洁净的车窗,温柔地笼罩在拾穗儿的脸上、身上。
那光,温暖而充满希望,带着新生的力量,将她略显苍白的小脸映照得熠熠生辉,连她额前那些细小的绒毛都仿佛被染成了金色。
她微微眯起了眼睛,以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强烈而美好的光明,但她的目光却坚定地、充满渴望地投向远方——投向那被初升朝阳染成一片金黄色的、起伏的地平线。
在那里,有她从未亲眼见过、只在书本和想象中出现过的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有窗明几净、书香四溢、宽敞得能容纳无数梦想的教室;
有浩如烟海、任她这颗饥渴的心灵自由遨游的知识殿堂;
有一个她只在最奢侈的梦境中,才敢悄悄窥见过一眼的、崭新、精彩、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
那世界的轮廓,在晨光中渐渐清晰,向她发出无声而强大的召唤。
车轮滚滚,载着她,也载着金川村的希望,驶向那个未来。
但她知道,无论这车轮将她带往多远的地方,无论前方的道路是平坦宽阔还是布满荆棘,身后这片诞生了她、用风沙磨砺了她、也最终用其特有的方式成就了她的戈壁滩,将永远是她生命的起点,是她精神的根脉,是她灵魂深处无法抹去的底色。
而奶奶阿古拉那深沉如戈壁大地、温暖如冬日旭日的爱,早已化作她血脉中永恒流淌的力量和信仰,必将支撑着她,在每一个陌生的黑夜里,都能精准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最亮的星,循着那星光指引的方向,勇敢前行,乘风破浪,永不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