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他宁愿相信这是真的。
第90章 他宁愿相信这是真的。 (第1/2页)“何人?”李世民目光微凝。
“邓州司马,崔敦礼。”李泰清晰地说道。
“此人乃清河崔氏旁支,家学渊源,通晓典章制度。历任州县佐吏,皆有实绩,尤擅钱谷刑名,吏部考功年年评等皆为上上。”
“其于邓州任上,督劝农桑,兴修水利,颇有政声。更难得的是,崔司马曾因公务往来于陇右、河西,对边地情势、蕃汉杂处之况,亦有了解。”
“其人才干卓著,老成持重,若使之出任西州,必能恪尽职守,稳妥办事。”
他顿了顿,见父皇沉吟不语,便抛出最关键的话语。
“儿臣举荐此人,绝无半点私心!只因觉其才德足以担当此任。若能得用,既可为国家稳固西陲出一份力,亦可……亦可助兄长,度过眼下难关。”
“毕竟,黜陟使若能得力,西州开发顺利,这首功,自然还是兄长的。”
“儿臣……儿臣只是希望能为兄长分忧,略尽绵薄之力,使父皇不再为此事烦心,亦使外人见我天家兄弟,能如此和睦互助,岂不美哉?”
说完这番话,李泰深深低下头,心脏却在胸腔中怦怦直跳。
他尽力让自己的姿态显得纯粹而真诚,将所有算计都隐藏在“兄弟情深”和“为国举贤”的外衣之下。
李世民看着下方恭敬垂首的儿子,心中一时百感交集。
他先是本能地生出一丝疑虑。
青雀与高明的关系如何,他并非全然不知。
此刻青雀主动举荐人才,助力东宫,实在有些反常。
但随即,李泰那番情真意切的话语,尤其是最后那句“使外人见我天家兄弟,能如此和睦互助”,深深打动了他。
玄武门之事,是他一生都无法释怀的痛和阴影。
他内心深处,极度渴望自己的儿子们能兄友弟恭,避免重蹈覆辙。
青雀此举,若真是出于公心,出于对兄长的爱护,那无疑是他最乐见的情形。
更何况,李泰举荐的崔敦礼,他也有些印象。
吏部考评确属优异,能力、资历都足以胜任。
比起太子举荐的、明显才具平庸的李素立,崔敦礼显然更符合“兼具持重之德与经营之才”的要求。
难道……青雀是真的长大了,懂得了顾全大局,懂得了维护储君兄长的权威?
这个念头让李世民心中涌起一股难得的暖意和希望。
若真如此,实乃大唐之福,李氏之福。
他宁愿相信这是真的。
“青雀,”李世民的声音温和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你能有此心,朕……很高兴。真的很高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你若真能如此想,如此做,朕心甚慰,你母后在天之灵,亦必欣慰。”
李泰心中狂喜,知道父皇已被说动,但仍强自压抑着,保持恭谨姿态。
“儿臣只是尽本分,不敢当父皇如此夸赞。”
李世民沉吟片刻,终于做出决断。
“好!你所荐崔敦礼,朕记下了。此人确有其才,堪当考量。朕即刻下旨中书省议处。”
“儿臣谢父皇信任!”
李泰连忙叩首,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