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七十三章 白居易的白月光:等一辈子的湘灵

第七十三章 白居易的白月光:等一辈子的湘灵

第七十三章 白居易的白月光:等一辈子的湘灵 (第2/2页)

被迫离别:木匣里的绣品,那句“我还在等你”
  
  公元799年,白居易二十三岁。陈母为了彻底断绝他和湘灵的念想,做主给他找了个去江南游学的机会,逼着他离开符离。
  
  “你必须走,”陈母把行李放在他面前,语气没有商量的余地,“去江南见见世面,跟那些文人雅士多交流,别总盯着家里的这点事。等你回来,我给你找个好媳妇。”
  
  白居易知道,母亲这是要把他和湘灵分开。他跪在母亲面前,恳求道:“娘,我不去江南,我想留在符离,我想跟湘灵在一起。你要是不同意,我就不考功名了!”
  
  “你敢!”陈母气得拿起拐杖,就要打他,“你要是不考功名,就对不起你爹,对不起白家的列祖列宗!你今天要是不走,我就死在你面前!”
  
  看着母亲决绝的样子,白居易知道,没有选择。他流着泪,收拾好行李,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他要离开符离,离开湘灵,离开那个装满了他童年和心动的地方。
  
  离开的前一天晚上,白居易偷偷溜到湘灵家院外,喊她出来。湘灵一看到他,就知道要出事,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你是不是要走了?”
  
  白居易点点头,把她搂在怀里,声音哽咽:“湘灵,我娘逼我去江南,我不得不走。你等我,等我回来,我一定说服我娘,娶你。”
  
  湘灵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木匣,塞到他手里,木匣上刻着小小的并蒂莲。“这里面是我绣的帕子和荷包,”她哭着说,“你拿着它,就当……我还在等你。不管等多久,我都等你回来。”
  
  白居易接过木匣,紧紧攥在手里,仿佛攥着他们俩的未来。“我一定会回来的,”他一遍遍地说,“你一定要等我。”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白居易就背着行李出发了。湘灵躲在村口的大树后面,看着他的背影一点点变小,直到消失在路的尽头,才敢放声大哭。她不知道,这一别,就是二十多年。
  
  白居易坐在马车上,手里一直拿着那个木匣,不敢打开——他怕一打开,就忍不住跳下车,跑回符离。他看着窗外的风景,想起跟湘灵一起摸鱼、采野果的日子,眼泪止不住地流。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早点回来,一定要娶湘灵。
  
  他没料到,这一去,等待他们的不是重逢,是更长久的分离。
  
  多年的争取与无奈:母亲以死相逼,他终究负了她
  
  白居易在江南游学三年,后来又去长安考科举,一路颠沛流离,心里从来没忘了湘灵。他把那个木匣带在身边,每次想湘灵了,就拿出来看看里面的绣帕,告诉自己:再等等,等自己有能力了,就能回去娶她。
  
  公元806年,白居易二十八岁,考中进士,在长安当了官。他第一时间写信回符离,问湘灵的情况,还跟母亲提起要娶湘灵的事。可陈母还是不同意:“现在你是进士了,更不能娶一个乡下姑娘了!我给你看好了人家,是杨氏家的女儿,门当户对,你必须娶她!”
  
  白居易跟母亲据理力争:“娘,我跟湘灵约定好了,我不能负她!杨氏再好,我不喜欢她!”
  
  “喜欢能当饭吃吗?”陈母态度坚决,“你要是敢娶湘灵,我就死给你看!”
  
  一边是生养自己的母亲,一边是等了多年的湘灵,白居易陷入了两难。他只能一拖再拖,一边跟母亲周旋,一边给湘灵写信,让她再等等。
  
  湘灵的日子并不好过。村里的人见她年纪大了还没嫁人,都在背后议论她:“是不是没人要啊?”“还在等那个白居易呢?人家都当大官了,早把她忘了。”湘灵的父母也劝她:“别等了,找个老实人嫁了吧,我们也能放心。”湘灵每次都摇摇头:“我要等白居易,他说过会回来娶我的。”
  
  就这么一等,又是好几年。公元813年,白居易三十七岁,陈母病重,躺在床上,拉着他的手说:“我这辈子没求过你什么,就求你一件事,娶了杨氏,别再想那个湘灵了。不然我死不瞑目。”
  
  看着母亲虚弱的样子,白居易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垮了。他知道,不能让母亲带着遗憾走。他流着泪,点了点头:“娘,我听你的,我娶杨氏。”
  
  那一刻,他知道,彻底负了湘灵。他把那个木匣锁进箱子最深处,再也不敢打开——里面装的不是绣品,是湘灵的青春,是他的承诺,是他一辈子都还不清的债。
  
  同年,白居易娶了杨氏。婚礼办得很热闹,可他脸上没有一点笑容。晚上,他看着身边的杨氏,心里想的全是湘灵:她现在怎么样了?她知道自己结婚了吗?她会不会在哭?
  
  他不敢想,却又忍不住想。从那天起,他的诗里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愁——不是官场的失意,不是百姓的疾苦,是藏在心底的、对湘灵的愧疚。
  
  江州重逢:四十四岁的泪眼相对,一句“还好吗”都问不出口
  
  公元820年,白居易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当司马。这一年,他因为公务,偶然回到了符离。二十多年没回来,符离变了不少,可村口的大树还在,他和湘灵一起摸鱼的小河还在。
  
  他忍不住打听湘灵的消息,有人告诉他:“湘灵啊,还没嫁人呢,一直在等你。现在她爹娘都不在了,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日子过得挺苦。”
  
  白居易的心像被重锤砸了一下,他快步走向湘灵的老房子。走到门口,他看到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女人,正坐在院子里缝补衣服,头发里有了不少白发,脸上也有了皱纹,他还是一眼就认出——那是湘灵。
  
  湘灵也看到了他,手里的针线一下子掉在地上。两人就这么站在院子里,相顾无言,时间仿佛静止了。二十多年的时光,在他们之间划下了一道深深的鸿沟,想说的话太多,却一句都说不出口。
  
  过了好久,湘灵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你……回来了。”
  
  白居易点点头,喉咙像被堵住一样,发出微弱的声音:“你……还好吗?”
  
  湘灵笑了笑,眼泪却掉了下来:“我挺好的,你呢?听说你当大官了,娶了媳妇,孩子都有了吧?”
  
  白居易不敢看她的眼睛,低下头说:“嗯,都有了。对不起,湘灵,我……”
  
  “别说了,”湘灵打断他,“我不怪你,那时候的日子,咱们都身不由己。你能回来看看,我就很高兴了。”
  
  那天,湘灵给白居易煮了碗粟米粥,还是当年的味道。两人坐在院子里,聊起小时候的事,聊起符离的变化,唯独没提那些错过的岁月,没提那句“我等你”。
  
  临走前,白居易想给湘灵留点钱,湘灵拒绝了:“你不用给我钱,我能养活自己。你能来看看我,就够了。以后……好好过日子吧,别再惦记我了。”
  
  白居易走出湘灵的院子,回头看了一眼,湘灵还站在门口,朝他挥手。他知道,这一次,是真的告别了。
  
  回到江州后,白居易心里的愧疚和思念再也忍不住,他写下了《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思悠悠,恨悠悠”,思的是那个等了他一辈子的湘灵,恨的是没能兑现承诺,恨的是门第观念拆散了他们,恨的是岁月再也回不去了。他还写了《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这里的“所念人”,就是湘灵。
  
  她是他诗里的白月光,也是他一辈子的痛
  
  白居易的一生,写了无数首诗,帮了无数百姓,可他却没能帮到那个最想帮的人——湘灵。湘灵用一辈子的等待,换来了他诗里的几句思念,换来了一场四十四岁的泪眼相对,却没能换一句“我娶你”。
  
  后来,白居易回到长安,当了更大的官,晚年归隐洛阳,过着诗酒余生,可他从来没忘记湘灵。他把那个木匣一直带在身边,直到去世,都没舍得扔——那是他和湘灵唯一的念想,是他心底永远的白月光。
  
  有人说,白居易太懦弱,要是他再坚持一点,就能和湘灵在一起。可只有他知道,在那个门第观念比天还大的年代,在母亲以死相逼的现实面前,他的坚持有多无力。他能对抗贪官,能对抗贬谪,却对抗不了命运的安排。
  
  湘灵终身未嫁,最后在符离的老房子里孤独终老。她到死都没等到白居易的回来,却始终没怪他——她知道,他们的分开,不是不爱,是身不由己。
  
  再读白居易的《邻女》《长相思》,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首首诗,更是一段藏在岁月里的遗憾,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那个叫湘灵的姑娘,虽然没能走进白居易的生活,却走进了他的诗里,走进了他的心里,成了他一辈子都忘不掉的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