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133章 铁流西进 潜龙入山布疑阵

第133章 铁流西进 潜龙入山布疑阵

第133章 铁流西进 潜龙入山布疑阵 (第1/2页)

第133章铁流西进潜龙入山布疑阵
  
  六月底江淮大地暑气蒸腾,蝉鸣聒噪。然而,比天气更炽热的,是139师全体将士西进赴命、迎击老敌的昂扬斗志与凛冽杀机。
  
  自接到国防部严令、王林师长在老山深处做出决断之日起,这支庞大的战争机器便以惊人的效率运转起来。三万二千余将士,连同必需的武器装备、粮秣弹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集结准备。没有锣鼓喧天的誓师,没有拖泥带水的告别,只有各级指挥员简洁有力的命令和战士们眼中压抑不住的战意。
  
  西进序列悄然启程。王林深知,此行需横穿数百里敌占区或日军势力边缘地带,虽有江北支队在外围策应掩护,但大军行动,难保万全。他再次展现了其精准的调度能力:
  
  以李云龙新编第一旅为全军前锋,配属师属骑兵团大部。这支由原來安支队悍卒为骨干、补充了大量经过诉苦教育和初步实战锻炼的解放战士组成的劲旅,如同出鞘的尖刀。李云龙将麾下精锐侦察连远远撒出,化装成农民、商贩、溃兵,甚至胆大包天地冒充伪军小股队伍,前出主力二十里,严密侦察敌情、地形,清理可能存在的日伪眼线,为主力开辟安全通道。骑兵团则负责侧翼警戒和快速反制,随时准备扑灭小股遭遇之敌。
  
  师主力则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由陈阿海的417旅、孔杰的418旅这两个老牌主力旅构成,护卫着师部、炮兵主力以及部分重要物资。他们行军序列严整,虽长途跋涉,但各级军官不断低声督促,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肃静。沉重的75mm山炮和迫击炮由骡马牵引,车轮用布条包裹,尽可能减少声响。战士们枪不离肩,弹袋饱满,尽管汗流浃背,但步伐坚定,无声地彰显着这是一支训练有素、久经战阵的铁军。
  
  第二梯队则由丁伟的新编第二旅和周志明的新编第三旅组成,负责殿后并掩护庞大的、由林火旺统筹的后勤保障队伍。这支队伍包含了缴获的卡车、骡马大车以及数以千计肩挑背扛的民工(多是根据地组织的支前队),运送着全军赖以持续作战的粮食、药品、弹药和被服。丁伟和周志明将部队分布在后勤队伍前后左右,构成了一个移动的防御体系。
  
  全军昼伏夜行,尽量避开大道,穿梭于丘陵、河谷、密林之间。王林的“活点地图”系统在此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能提前标识出最优路线和潜在危险区域,通过通讯参谋化为一道道简洁指令下发各旅。电台保持静默,联络全靠骑兵通讯兵和徒步传令兵,确保了行踪的隐蔽。
  
  即使如此,数万人的行动也不可能完全瞒天过海。偶尔会有日军的侦察机从高空掠过,茂密的植被和部队严格的伪装纪律起到了保护作用。也有零星的小股日伪军或土匪撞上锋线或侧翼,但往往还没来得及发出警报,便被李云龙的前锋或沙马尔格的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清除,真正做到了一声枪响都难传远。
  
  这种沉默而高效的行军,本身便是一种强大的威慑。沿途敌占区的伪政权和零散日军据点,或多或少都察觉到了这股暗流的涌动,但慑于其规模不明、动向诡异,更惧其可能爆发的毁灭性力量,竟大多选择了紧闭寨门,龟缩不出,眼睁睁看着这条“沉默的铁流”向西涌去。一种无形的压力,随着139师的推进而在江北敌后弥漫开来。
  
  经过近十天的艰苦跋涉,七月中,139师先头部队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大别山东北麓门户,霍山地区。
  
  眼前的景象让久在江淮水网作战的139师将士们也感到一丝新奇。霍山一带,山势虽非绝险,但丘陵起伏连绵,林木葱郁,峡谷纵横,道路崎岖,与一马平川、水网密布的滁县-明光地区截然不同。这里是遏制日军从合肥方向沿陆路西进,迂回攻击武汉的天然屏障之一。
  
  先期抵达的师部参谋人员已与原驻防此地的71军某部及第五战区派出的联络官接上了头。简单的换防程序在一种略显微妙的气氛中进行。驻守此地的71军部队兵力不足一个师,且装备较差,面对兵强马壮、杀气腾腾的139师,不免既觉松了口气,又暗生几分敬畏与隔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