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不能让明珠蒙尘(求收藏!)
第20章 不能让明珠蒙尘(求收藏!) (第1/2页)《君子》《布朗克斯的故事》这两份稿件,在这几日经过助理编辑的筛选后,终于被呈上了范妮·埃里森的办公桌。
而在这个“男性主导职场”的不平等年代,范妮·埃里森能成为《黑面具》的责任编辑,自然是有两把刷子——这点从她喜欢抽烟就能看出来,性格的强势程度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范妮·埃里森并不是白人,而是一个黑人!
在这个年代,要是一个女性能当上杂志责编,凭借的可能是过硬的文学素养。要是一个黑人女性能当上杂志责编……那么在业务能力过硬的同时,必然也在承受着不平等的剥削。
所以,纵然范妮·埃里森现在是《黑面具》的责编,但她的周薪只有其余责编的四分之一。
而且在回复作者和读者信件的时候,也只能使用她的男性笔名「F.M.艾略特」——也就是她的姓名首字母重组——来隐蔽她黑人女性的身份。
而这种歧视在她1936年机缘巧合之下,担任《黑面具》主编的时候更加严重。不仅她在出版刊物的刊头署名上,必须使用笔名来掩盖身份,以避免白人读者的抵制。
甚至,著名的法律侦探作家“厄尔·斯坦利·加德纳”,在得知退他稿件的人是范妮·埃里森后,还专门回了一封信件,在范妮·埃里森的退稿修改意见中写到:请转告贵社真正的编辑。
除了这种在业务方面的歧视,在整个出版行业中,范妮·埃里森也无时无刻不承受着歧视。
美国的媒体编辑协会拒绝她加入协会,理由是“杂志类型不符”,可实际就是因为种族排斥。
在她1936年担任主编的期间,故事出版社的总裁名义上让她担任主编,可合同上的实际签约职位却是“临时执行编辑”,并且还在合同条款中剥夺了范妮·埃里森的商业决策权,禁止她以杂志名义与广告商洽谈。
总而言之——要不是范妮·埃里森拥有过硬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组稿资源,她是不可能会在这里生存下去,甚至还担任过临时的主编。
范妮·埃里森呼出一团烟雾,摒弃掉心头的杂念,开始专心审阅稿件。
先是花了20分钟,她审阅完了《君子》。
评价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暴力小说。
超越了那种廉价、空洞的暴力描写,以情报科间谍为主角,用冷峻、硬朗的风格书写了一个兼具故事性、社会批判、哲学隐喻的爽利故事。
人物对话也是简洁有力、富有韵味,也展现出了主角的人物弧光。
在文学性、商业性、革新性这三个维度,都无可挑剔。
虽然说故事主体是有些“擦边”,涉及到了甚嚣尘上的孤立派,但《黑面具》杂志的受众群体也不是精英阶层,反而会喜欢这种隐喻社会阴暗面的故事风格。
最重要的是,只要在商业性上能过关,现任主编“奥斯卡·奥兰德”,和出版社的总裁“埃尔丁·考德威尔”,就不会拒绝这么一份稿子。
“那两个唯利是图的、可恨的家伙!”
范妮·埃里森心里想着,将《君子》放到一旁,开始审阅下一份稿件。
这一次的审阅过程,让阅稿无数的范妮·埃里森,再也无法保持平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