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万法同源
第178章 万法同源 (第2/2页)搞事情前占卜一下,有备无患,但不能尽信,占卜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
「镜影术」能创造三个自身的幻象分身,分身会模仿施法者的动作和位置变换,迷惑敌人,以假乱真,对目盲或拥有真实视觉的生物无效。
战斗前放一个镜影术,效果肯定不错。
【专长:龙族属性提升(智力+1)、元素掌控(寒冷),天生魔法:混乱箭、雾凇霜缚、粉碎音波,法师法术:虚假生命、吸收元素、秘法锁、敲击术、卜筮术、镜影术,戏法:次级幻象,是否确认?】
安瑟没有立刻确认,而是先传送到黑塔底下的球形星象仪轨法阵内。
“确认!”
下一刻,天旋地转,他的精神意志徜徉在一片闪闪发亮的灵力海洋中,一点璀璨的灵光蓦然诞生,华丽的辉光照耀四方,将一切变得更加澄澈而灿烂。
安瑟还沉浸在这种难言的舒适中,海量的知识与感悟却如洪水般涌入脑海,汹涌澎湃,让人根本无暇思考其他,只能全身心地沉浸其中。
这种体验与术士等级提升时差别不大,就像伤病痊愈后的剑豪重新拿起剑,曾经的感觉很快回到身上,并没有初学乍练的那种生涩。
不知道过去多久,安瑟睁开眼睛,眸子神采奕奕。
‘这就是法师啊,好像也不难。’
原主学徒时期拼尽全力也无法逾越的鸿沟,对他而言好似不存在一样。
最大的差别不在于智力的高低,而是角色卡的存在帮他省去了枯燥漫长的学习时间,妥妥的作弊。
要知道学习才是让无数法师最头疼的事情,学霸不一定爱学习。
他还发现一个关于法师的误区,那就是法师都理解掌握魔法理论。
这当然是错的!
绝大部分法师就像前世的学生一样,照本宣科学习数学、物理等学科,运用公式定理解题,虽然考验智商,但距离理解底层逻辑还很远。
很多法师穷极一生都在学习前人的法术模型,还学不明白,能改善优化法术的法师如凤毛麟角,个个都是冠绝一时的天才,比如马友夫、毕格比。
法师的法术虽然多,但与整个托瑞尔漫长的历史完全不成正比,由此可见魔法的研究难度。
所以,传奇之前都是以学习积累为主。
‘果然,打破职业光环的最佳方式就是成为其中的一员。’安瑟吐槽道。
尽管如此,他还是需要尝试兼容术士、圣武士和法师的施法模式。
术士依赖天生魔法,法术源于血脉和本能,想放就能放。
传统法师的施法方式跟圣武士有点像,在施放法术前必须先进行“准备”,将复杂至极的法术模型记忆到大脑中,不然就无法施放。
这个过程就像将一段写好的程序加载到内存中,内存容量决定准备的法术数量,而施放法术就是接入能量,执行程序。
理解这个过程,就能明白“知识就是力量”并非哲学,而是规则。
相比于魔力施法,原本的法术位施法更加容易,模型量少,构筑稳定,施法过程被大幅度简化,对施法者很友好。
魔力施法难度骤增,原始魔力像个不听话的孩子,哪有魔网来得稳定,引导起来本就吃力,还要构筑模型,不光慢,失败概率还贼高。
好在安瑟对魔力的掌控极强,这对他来说并不难。
而且他的智力非凡,记忆力极高,很多复杂的法术模型无需法术书就能轻松记忆,至少目前的二环法术是这样。
术士和法师的魔力和应用技巧是共通的,施法前只要区分好不同法术的施法方式,别搞混了就行。
兴许两者之间还能碰撞出别样的灵感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