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我自横刀向天笑!【求双倍月票】
第179章我自横刀向天笑!【求双倍月票】 (第1/2页)“铛——!”
午时二刻,悠远而沉重的钟声从皇宫方向传来。
不仅老朱所在的华盖殿听到了,也穿透了层层宫墙,传到了那座僻静的佛堂。
此时,佛堂内檀香袅袅。
那素衣妇人依旧跪在蒲团上,手中的念珠却不知何时已经停止了捻动。
她微微侧耳,听着那昭示着行刑时刻将近的钟声,闭着的眼睛里,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时辰快到了……张飙……你终究还是要死了。】
她心中并无快意,只有一种‘碍事的石头,终于要被搬开’的淡漠。
张飙知道得太多了,疯得太不可控了。
他的死,对所有人,尤其是对她和她的儿子而言,都是一种解脱。
虽然她也不知道,张飙知不知她和她儿子的事,但张飙一死,任何事都不重要了。
毕竟’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阿弥陀佛!”
她无意识的念了一句佛语,似是在为张飙超度,又似是在安她的心。
“娘娘.”
就在这时,佛堂的门被极轻地推开了,一名老嬷嬷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步履比任何时候都急,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疑。
“前朝传来消息……”
老嬷嬷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
“皇上……皇上已经下旨,停止了所有关于太子殿下死因的调查!”
妇人捻动念珠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但依旧没有睁开眼。
老嬷嬷继续急促地道:“非但如此,之前咱们安排给李贤妃传递消息的那个小太监,竟然被放回来了!”
“而且毫发无伤!宋忠只是例行问了几句,就把他放了!李贤妃临死前,也……也什么都没说。”
这消息太过反常了!
以朱元璋的性格,尤其是涉及太子死因,怎么可能在掀起如此滔天风浪后,突然毫无征兆地戛然而止?还放回了可能知情的关键人证?!
妇人缓缓睁开了眼睛,那双看似平和的眼睛里,此刻锐光一闪而逝。
她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消化这极其反常的信息。
“引蛇出洞……”
她轻轻吐出四个字,声音低沉而肯定:“他这是在引蛇出洞。”
“皇上查了这么久,杀了这么多人,却始终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指向更深层的人。”
“他这是故意摆出放弃追查的姿态,想看看谁会因此放松警惕,谁会忍不住跳出来活动……或者,灭口。”
她的分析冷静得可怕,瞬间洞悉了老朱这反常举动背后可能的狠辣算计。
“那……那我们……”
老嬷嬷有些惶然。
“按兵不动。”
妇人语气斩钉截铁:“告诉下面所有人,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有任何动作!尤其是与陕西、与东宫旧事相关的线,全部静默!”
“是。”
老嬷嬷连忙应下,又想起一事,回禀道:
“娘娘,王爷那边……已经收到您的家书了。”
“王爷看完后,苦涩不已,旋即书写了一封对皇上怀疑儿子的悲愤,以及对皇上忠心耿耿,对储位无望的回信。然后便如常处理军务,并无任何异常举动。”
妇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与骄傲。
【我的儿子,果然沉得住气。】
“皇上那边呢?”
她又追问道:“对王爷可有什么……特别的表示?”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没有。”
老嬷嬷摇头:“皇上只询问了燕王朱棣的一些情况,似乎曾将有关陕西旧案、太子之事,包括傅友文他们的供词,送去了北平。”
“燕王也回了一封信,皇上看完后,同样没有大的动作,但据我们的人分析,皇上应该将燕王的嫌疑提升到了最大。”
妇人听后,默然片刻,缓缓点了点头。
这似乎是个好消息,但结合皇上突然停止调查的举动,又显得格外诡异,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她沉吟良久,最终下达了一个冷酷的指令:
“去告诉外面的人,李贤妃的家人……‘照顾’一下。选个合适的机会,做得干净些,像是意外。”
“老奴明白。”
老嬷嬷心领神会,这‘照顾’便是灭口。
李贤妃虽然没咬出什么,但她的家人终究是个隐患,必须清除。
吩咐完这一切,妇人重新闭上双眼,手中的念珠再次开始缓慢地捻动,仿佛刚才那些关乎人命的指令与她毫无干系。
佛堂内重归寂静,只有檀香依旧袅袅。
然而,她的心神却并未完全沉浸在佛号之中。
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佛堂的墙壁,望向了西市刑场的方向,嘴角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无声地呢喃道:
“马姐姐……”
“你男人的运气,还真是好……”
“每次都能被他撞到‘大义’,占尽‘民心’……”
“可惜啊,他从来就不懂得,什么叫珍惜……”
这声呢喃里,带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意味,有嘲讽,有嫉妒,更有一种沉淀了数十年的、冰冷的恨意。
午时二刻的钟声余韵早已消散。
而这深宫佛堂内的暗流,比刑场上的鲜血,更加冰冷刺骨。
………
另一边,刑场。
“周御史,你这手把件怎么感觉有些不对劲呢?这造型,这湿漉漉的,你该不会跟你小妾……”
“张飙!够了!”
蒋瓛终于忍无可忍,站出来厉喝一声,打断了张飙的胡闹。
“来人!给本指挥使将他按在断头台上,准备行刑!”
虽然午时三刻还没到,但提前准备行刑,也不算违抗老朱的旨意。
因此,在蒋瓛命令下达的瞬间,早就被张飙煎熬得快要成‘人干’的锦衣卫,立刻如狼似虎的朝他冲去。
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朱允熥却突然上前一步,稚嫩的声音带着与他年龄不符的坚定,朗声道:
“蒋指挥使且慢!”
唰唰唰!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这位皇孙身上。
蒋瓛也眯起了眼睛。
虽然他与这位皇孙的交集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交集,毕竟老朱的心思,一直都是放在朱允炆身上的。
但最近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尤其是朱允熥‘血溅华盖殿,呈上铁盒’的事,让他不仅对这位皇孙有些刮目相看,也有了不小的印象。
如今,朱允熥能出现在这里,是因为老朱的‘开恩’,但也不排除老朱的‘试探’。
而他作为老朱的金牌打手,兼情报站站长,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阻止朱允熥。
因为老朱想看到的,或许就是朱允熥对张飙的态度。
所以,在朱允熥话音落下的片刻,他就对那些奔向张飙的锦衣卫,摆了摆手,示意他们暂停行动。
而朱允熥则若无其事的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双手捧着,走到刑台前,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张飙耳中:
“好人……张先生,这是我今早亲手做的酸辣猪蹄,您……您要不尝尝?”
他本想喊‘好人大哥’,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还是改口了。
因为他二姐曾在老朱面前说他将张飙当作‘半个老师’。
尽管他从未承认过,但在他心里,这就是事实。
所以,他觉得称呼‘张先生’,更符合弟子对老师的称呼。
而张飙看到他,先是微微一愣,然后又看了眼他手中的酸辣猪蹄,不由会心一笑。
当初朱允熥偷偷出宫,恰好遇见了正在吃猪蹄的他。后来,两人有过短暂交集。
没想到,这位大明历史上有名的’悲情皇嫡孙‘,竟然这么重情重义。
倒是让张飙颇感意外,随即仔细打量这个少年。
他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澈中带着决绝的少年,脸上那玩世不恭的笑容也逐渐收敛。
随后看了眼蒋瓛,淡淡道:“皇孙殿下就不怕被我牵连吗?我可是朝廷钦犯,人人喊打喊杀的国贼、妖孽!”
“不!”
朱允熥坚决摇头:“你不是!你是个大好人……”
“行了!”
张飙有些无语地打断了朱允熥:
“我都快死了,你还给我发好人卡!”
说完,又看向朱允熥身后的朱明月、朱明玉两姐妹,笑道:
“两位美丽的小郡主,你们也来了?可惜,我没有展现我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英姿给你们看!否则,保证将你们迷得不要不要的!”
朱明月:“……”
朱明玉:“……”
“张飙!你真是个疯子!还不要脸!”
朱明玉哭得眼睛像桃子,她走到张飙面前,抽噎着从发髻上取下一根朴素却精致的银簪,塞到张飙手里:
“这个给你……我……我以后再也听不到你骂人了……”
说完,‘哇’的一声哭得更凶了。
张飙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接过了簪子,难得收起嬉皮笑脸,叹息道:“傻丫头,骂人有什么好听的。”
“张……张御史……”
朱明月站在最后,她性格温婉胆小,此刻看着张飙,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不知该说什么。
最终,她默默地褪下了手腕上那只晶莹剔透的玉镯,轻轻放在张飙身边的‘礼品堆’上,红着眼圈低声道:
“一路……走好。”
“谢了啊!”
张飙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又看向朱允熥:
“还愣着干嘛?不是给我做了酸辣猪蹄吗?快拿来我品鉴品鉴,看看你小子有没有做菜的天赋?”
“哦哦,好!”
朱允熥反应了一瞬,连忙打开油纸包,露出里面色泽红亮的酸辣猪蹄。
张飙瞥了眼,挑眉道:“王麻子教你的?”
“嗯……”
朱允熥有些尴尬地嗫嚅道:
“他说他是看着您做的,香料也是他提供的,保证没错……”
“呵,看一遍就会了,真当他跟我一样,是个天才啊!”
张飙不屑的吐槽了一句,朝朱允熥努了努嘴。
朱允熥立刻会意,捏起一块就送到了张飙嘴边。
张飙尝了一口,立刻龇牙咧嘴:
“呸呸呸!酸死了!酱也放多了!朱允熥你小子是想齁死我,省得刽子手动手是吧?!”
“啊?”
朱允熥被他骂得愣了一下,但却没有生气,反而破涕为笑,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却充满了不舍。
而看到这一幕的文武大臣,公侯勋贵,不由面面相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