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娜拉走后怎样(1万票加更)
第282章 娜拉走后怎样(1万票加更) (第1/2页)伦敦的报纸一开始带着调侃口吻报道此事,真正将“香艳”推向极致的,是一家名为《私语报》的小报。
它不仅在头版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报道此事,更在内页直接刊登了一幅画家根据想象绘制的“决斗场景图”。
画面上,两位身姿曼妙、面容艳丽,但曲线毕露的女士,完全暴露着上身,手持利剑,正在一座华丽的厅堂内激烈交锋。
整体充满了暗示与张力。
尽管画作水平不高,细节也经不起推敲,但这张“想象图”一经刊出,立刻轰动了整个伦敦,乃至整个英国。
这是第一次有公开发行的报纸,在版面上刊登衣不蔽体的女性图片!
这期《私语报》很快就引发了疯抢,整整50万份的备货,在三天内销售一空。
然后被疯狂翻印、转载,而原版在黑市上价格飙升,甚至要卖到10先令一份!
原因没有别的,它满足了无数人对那场隐秘决斗最直白的窥探欲。
这张图片也成为了这场决斗事件在民间传播中最具标志性的形象,其影响甚至超过了无数篇长篇累牍的评论文章。
《泰晤士报》都报道了《私语报》这一疯狂的举动,认为这是对社会秩序与英国法律的公然践踏!
伦敦警察厅迅速出动,冲进了《私语报》的办公室,但发现那里已经人去楼空,只留下满地的狼藉。
——————
就在巴黎的舆论还在为两位贵妇的决斗争吵不休,小报仍在乐此不疲地挖掘和编造各种“内幕”时……
一则刊登在《费加罗报》剧评版块上的戏剧预告,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预告宣布,由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在去年创作的戏剧《玩偶之家》,在经过巴黎歌剧院的秘密排练后,将于今年10月在巴黎进行首演。
预告指出,《玩偶之家》以其新颖的形式,和大胆的主题,已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德语地区引起巨大轰动和争议。
这则消息本身或许还不足以立刻吸引所有眼球,但紧随其后的那篇剧评,却笔锋犀利,直指当下巴黎舆论的核心:
【……当我们的报纸还在为两位贵妇人是否该为荣誉而脱去上衣、持剑相向争论不休时,当我们热衷于用猎奇的眼光去窥探上流社会的私密恩怨时——
在大陆的北方,一位真正的戏剧大师,已经用他的笔,剖开了一个看似美满的中产阶级家庭外壳,向我们展示了其中的女性,作为“玩偶”的真实处境。
《玩偶之家》的女主角娜拉,并非生活在遥远的古代,或者俄罗斯那样的地方,她就生活在与我们同时代的欧洲文明城市里。
她不需要用利刃和裸露的身体来证明自己的勇气,她所需要的,仅仅是作为一个“人”的觉醒。
她走出了那个被丈夫、被社会所规定的‘玩偶’角色,这种勇气,远超任何如今占据了报纸头版的女人!
当她最终那声关门巨响回荡在剧场时,观众精神上的震动,也远非任何一场流于形式的决斗所能比拟。
那些自诩开明,热衷于在沙龙里高谈“女性解放”的先生女士们,是时候抬起头,看看《玩偶之家》了!
看看什么才是真正关乎女性命运、触及灵魂的“觉醒”,而非沉溺于那些被绯闻裹挟的无聊游戏……】
这篇剧评的作者正是前段时间,以“谴责”的口吻,夸过莱昂纳尔和《血字的研究》的让·勒梅特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