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重构《血字的研究》
第261章 重构《血字的研究》 (第2/2页)——公平性!
原著的线索太不公平了。
动机和凶手的背景完全隐藏在伦敦视野之外,读者根本没有参与推理的机会。
这违背了后世的侦探最迷人的“公平游戏”原则。”
莱昂纳尔在这个全新版本当中,也做了改进。
先是在现场埋下了更多“可见”的线索。
“RACHE”这个词,不仅仅是凶手的误导,更暗示了蕴藏复仇情绪。
凶手遗落的痕迹,无论是马车轮上的特殊泥土,还是靴子的磨损……都让读者也能隐约感知到。
要让读者感觉,如果他们足够细心,也能像福尔摩斯一样得出结论,而不是只能被动地听一个“神话”。
包括福尔摩斯的推理本身,在原著里很多情况下像是变魔术,直接给出结论,缺乏过程展示。
莱昂纳尔则要让他的每一步思考都清晰可见。
从血字开始的语言分析,到毒药谜题,再到连环杀人的模式,最后锁定车夫身份,并设计诱捕……
每一步都是一个可以独立分析的小谜题。
甚至福尔摩斯在现场指出凶手身高、职业时,都是通过具体的脚印深浅、绳索摩擦痕迹等描写,让读者“看到”他所看到的,而不仅仅是听到他的断言……
爱弥儿·左拉一直安静地听着众人的讨论,忽然他缓缓开口,打断了莱昂纳尔的思绪:“莱昂,我最感兴趣的,是‘演绎法’。”
他坐直了身体,眼中有光:“这是一种充满了科学、理性和实证精神的方法!观察、假设、验证、排除……”
左拉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桌上的手稿:“你看,尽管故事有猎奇的成分——离奇的死亡、神秘的宗教背景……
但福尔摩斯的推理不依赖超自然的力量或者浪漫的灵感,而是基于对物质世界的细致观察和严密的逻辑。
他像一位科学家在分析实验数据一样,分析犯罪现场的每一个细节——泥土的成分、烟灰的形状、笔迹的特征……
这些细节,都是‘环境’的产物;而他的推理,就是揭示这些细节如何决定‘人物’行为和命运的过程。”
说到这里,左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狡黠:“亲爱的莱昂,你虽然总是嘴上否认,不愿被贴上‘自然主义者’的标签
——但看看你笔下这位侦探,看看你讲述这个故事的方法!你的笔,可比你的嘴巴要诚实得多!”
莱昂纳尔面对左拉的“指控”,只能无言以对。
他试图引开话题:“爱弥儿,我只是觉得,一个侦探故事要想让人信服,推理过程就必须经得起推敲。
福尔摩斯只是选择了一种在他看来最可靠的方法罢了。至于自然主义……或许只是巧合。
我们都希望笔下的世界更真实一些。”
左拉还想再说点什么,莫泊桑却想起了什么,抢先问:“莱昂,‘夏洛克·福尔摩斯’这个侦探形象太特别了……
你把这个英国佬写得实在有点意思——他有原型吗?”
莱昂纳尔大喜过望,连忙道:“当然有,你们还记得我去年在伦敦病倒那次?
我遇到了一个医生,名叫‘约瑟夫·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