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点火的回响
第400章 点火的回响 (第1/2页)就在指控中心里众人欢呼的时候,一道西装革履的身影没有留恋眼前的盛景,而是转身悄然离去。
正是领导的专项秘书吴昀。
是的,领导虽然没有亲自来到禺谷基地,但仍然安排了负责这一领域的专项秘书过来。
当听到洛总亲口宣布“点火成功”的消息后,这位吴秘书便第一时间退出了指控大厅,准备把这个好消息汇报上去。
推开厚重的防辐射门,步入一条光线略显昏暗的专属通道,外面的欢呼声瞬间减弱。
一直走到通道尽头,吴秘书输入密码走了进去,这里,是除了聚变堆本身,整个基地保密性最好的地方——洛珞的办公室。
他反锁好门,迅速拿起桌上的卫星加密电话线缆,熟练地将洛珞的黑色通讯器连接上去。
这是洛珞上午就亲手交给他的,一并交给他的还有他办公室的密码,对于领导秘书到来的目的,洛珞当然十分清楚。
显然领导应该也知道,无论点火后的结果如何,洛珞应该都会很忙,因此把这个传递消息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专项秘书。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吴秘书这边走出指控大厅没多久,那边洛珞就已经开始张罗起各个部门和项目组,这个时候先不要松懈,收集好点火后这段时间的第一手数据了。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部通讯器……自然是因为吴秘书自己的手机……还没信号。
虽然点火已经成功,但基地的全方面封锁还没有结束,什么时候解封还要等上级的消息。
屏幕亮起,几秒钟的等待后,代表安全链路的绿色光点稳定闪烁。
吴秘书深吸一口气,拇指在拨号键上用力按下。
听筒里传来几声短促的“嘟——嘟——”声此刻在这空档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不过没等他紧张太久,几乎是响铃瞬间,电话就被接起。
“首长,是我,吴昀。”
吴秘书率先说道。
“嗯。”
听筒里传来一个沉稳但立刻充满了询问意的单音节回应。
吴秘书微微挺直脊背,仿佛能感受到千里之外那目光的重量:
“报告首长,黄泽岛禺谷基地,盘古核聚变示范堆,已于本日北京时间下午6时整,成功实施首次点火!”
他没有丝毫寒暄和废话的打算,确定彼此身份后,第一时间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随即又顿了顿,清晰报出决定性的数字:
“当前输出功率稳定在53.8兆瓦,核心聚变区域燃烧稳定!首长,成功了,聚变之火点燃了!”
电话那头,出现了极短暂的、不超过两秒的沉默。
“好……很好!非常好!!”
首长连用了三个“好”字,声音比刚才微微提高,透出难以抑制的激动和一种巨大的释然。
紧接着,他那标志性的沉稳迅速回归,但语气中的赞许和力量感更为深沉:
“具体参数确认无误?”
“绝对无误!首长,全体技术人员反复核验,各项数据均达到并超过预设目标阈值,现场……已经沸腾了。”
“沸腾是应该的!这是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时刻!”
首长有力地肯定道,随即语气带上了一丝感慨万千的凝重。
这意味着什么,他十分清楚,这是掌握了未来终极能源的钥匙!这不仅是国家能源安全和百年大计的根本性保障,更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颠覆性贡献!
他们……已经踏上了一条再无退路、也必须继续领先的道路。
世界的能源格局,此刻,已由他们,在黄泽岛上,率先改写!
首长的声音顿了顿,一种复杂的情绪流淌出来,是满意、是骄傲、是期许,最后,都汇聚到了那个核心的名字上:
“洛珞呢?他还在现场?”
“在!首长,洛总是整个行动的总指挥核心,全程在第一线,正是他在最后时刻下达的点火指令,不过这会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一时脱不开身。”
吴秘书立刻回答道。
作为跟随领导多年的人,他十分清楚领导想要什么,相比于他这边笼统的汇报,领导肯定更想听听洛总怎么说。
哪怕是同样的数据,从洛总口中说出来,分量也跟其他人不同。
就好像刚才在指控大厅,一直到洛总亲自宣布“点火成功”时,众人才开始彻底的欢呼,至于在此之前其他工程师们的惊呼,他们也听到了,但还是要洛总亲口确认,那才算数。
“是了,理应如此,还是工程本身要紧,三年都熬过来了,可不能在这成功的关头松懈。”
领导在电话那端点了点头,随即便是一声极轻、但却异常清晰的赞叹:
“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年轻人!”
首长的声音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欣赏与肯定,毫无疑问是给洛珞的。
电话的这头吴昀不由的暗暗心惊。
连续两个了不起,在吴昀的印象里,还从来没有听过领导如此称赞一个年轻人……不,是从未这么称赞过任何人,洛总还是第一个。
当然了,作为在能源方向上的专职秘书,他的专业素养未必比梁局长等人来的低,因此他也十分清楚,洛总做到的这一切,完全配的上领导这样的称赞。
如今聚变堆点火已经成功,一切虽说还没有尘埃落定,距离他们彻底掌握聚变能源还差得远,毕竟试验堆仅仅50兆瓦,供应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都勉强。
但千里之心始于足下,更何况他们岂止是迈出了一步那么简单。
如果把这场聚变战役当做出行,那他们现在起码相当于找到了一辆加满油的汽车。
当别人还在纠结着往哪个方向徒步前行时,他们已经开车出发了。
虽然他对于科研的具体内容了解的不多,但站在这一位置上,结合国际局势,他对这一领域的宏观判断还要更高。
他们能源的梦想的延伸——EAST项目,这座磁约束核聚变的堡垒,在合肥科学岛上默默耕耘了二十年。
万明远院士率领团队,夜以继日地调试超导线圈、收集等离子体数据,他们相信,这条托卡马克之路终将照亮世界。
但接下来的几年研究,让华国科学家们深知,EAST虽已抵达物理极限,却始终距离“点火”相距甚远,就像一颗在黑暗中燃烧的星,耀眼却无法驱散长夜。
而退出ITER的华国,更宛如一艘孤舟驶入未知海域,对于夸父工程已经是孤注一掷了,如果不能成功,那他们的激进势必成为一个天大的笑话。
幸好,他们有洛珞这位虽然年轻,却无比可靠的总设计师。
老人依稀还记得三年前的那个春天,洛珞拿着那份“夸父逐日”的设计方案来见他第一面的时候。
那个年轻人,纵然是面对山岳般的压力,眼神却依旧明亮而平静。
即便是当着他的面,也就敢夸下海口,打算三年内点燃聚变之火。
他还记得自己当时只是轻笑了一声,感叹了一下后生可谓,实际上却并没有完全相信,只是出于对这个年轻人的看好,也不会出言打击。
既然洛珞说三年,那也就由着了,反正他到时候下具体任务的时候又不会真的如此苛刻。
毕竟才三年!根据他让人询问的几个专家得出的结论,聚变工程领域的三年,寻常科研人员或许连核心理论都没啃透,顶尖工程团队也就刚进入详细设计。
可洛珞呢?他不仅独立完成了从0到1的理论构架,更打算在三年内完成实验验证甚至包括试验堆点火,这份骄傲他是看的真真切切。
虽然包括张云超在内,许多跟洛珞有接触的人,对其的评价都是“十分谦逊有礼的年轻人”,但只是经此一事他便确定了,这个年轻人很骄傲、
如果你感觉他谦逊,那是因为你还没站到那个能看到他骄傲的高度,他的傲是傲在了骨子里的。
不过,如果只是盲目自信却难以成事的人,那叫自负。
但像洛珞这样说到做到,即便是三年点燃聚变之火,这种他们甚至都没敢将其当做目标的约定,都能达成。
几乎以一己之智为枢纽,统领全局,硬生生地在惊涛骇浪中将“盘古堆”从图纸和名字,变成这座屹立海疆的钢铁巨人!一直到这把火彻底点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