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398章 盘古堆——建成

第398章 盘古堆——建成

第398章 盘古堆——建成 (第2/2页)

在恒温恒湿、尘埃粒子数严格控制的特殊洁净空间内,巨大的光学反射镜面光可鉴人,必须时刻保持洁净。
  
  任何一粒尘埃或指纹沾染,都可能在激光高功率照射下瞬间烧毁昂贵的光学元件,或导致光束偏移。
  
  机器人手臂和远程操控设备被广泛运用,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进入对环境的污染。
  
  激光系统正进行逐通道的能量校准与相位同步测试。
  
  低功率的测试光束沿着预定光路射出,借助精密的波前传感器和光束分析仪,反馈系统实时调整着每一面镜子微促动器的位置和角度。
  
  目标只有一个:确保未来点火时刻,来自不同路径、不同位置的数十束甚至更多的高能激光,能够以皮秒级的精度同步抵达靶丸的几何中心点,并在百万分之一秒内精准聚焦。
  
  这要求光束路径上的任何振动、热变形甚至重力的微小影响,都必须在实时闭环控制系统中被精确补偿。
  
  负责激光阵列的工程师在加密通讯线路上向洛珞报告:
  
  “主光路闭环调节完成,第17子束路波前畸变校正已完成。”
  
  洛珞的回复只有一个字:
  
  “好。”
  
  当月下旬,洛珞下达了首次全系统功能自检序列的指令,也是让整个盘古堆活起来的“神经系统”——中央控制系统。
  
  随着全系统功能自检指令的下达,一场静默的神经信号风暴席卷了整个装置。
  
  成千上万个遍布杜瓦、磁体、激光系统、辅助系统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开始被轮番询问、激活、测试。
  
  压力、温度、流量、电压、电流、位移、真空度、光束参数……海量的数据如同潮水般涌入主控中心的超级计算机。
  
  自动化测试脚本执行着预设的数万条逻辑判断,模拟着启动、运行、停机、故障等各种预设工况。
  
  主控大厅巨大的弧面屏上,整个盘古堆的数字孪生模型被点亮。
  
  洛珞坐镇主控位,面前悬浮着多个操作界面,如同整个神经网络的终极大脑处理器。
  
  S7序列启动:从真空泵组预热,到磁体系统逐级升流,再到激光阵列能量注入模拟,以及至关重要的——在能量注入瞬间,控制系统的实时反馈调节能力测试。
  
  整个主控中心只剩下仪器的嗡鸣、操作的点击声、以及合成女声平稳的系统状态报告。
  
  “真空压力稳定在10^-6Pa。”
  
  “超导磁体各单元电流达到预设值,磁场分布曲线符合理论模型±0.3%。”
  
  “激光发射序列启动…模拟束能注入…能量吸收模块反馈正常…”
  
  “磁流体动力学反馈系统激活…实时湍流抑制算法执行中…模拟约束场强度稳定度提升至95%……”
  
  这是无数个子系统第一次共同协作。
  
  洛珞的目光如同高速扫描仪,掠过瀑布般倾泻的实时数据流。
  
  他不仅看当前数值,更看趋势、看关联、看微小波动背后隐藏的意义。
  
  他强大的心算能力和对全局的掌控在此刻发挥到极致,数次在参数出现微小漂移但尚未报警时,就果断下达了修正指令,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S7序列运行了整整三天,中间经历了数次暂停排查和局部优化。
  
  当序列最终提示“所有预设测试项目执行完毕,通过标准达成”时,控制室内所有人都长长地吁出一口气。
  
  但这并没有带来欢庆,只有一种更加沉重的、对下一步实质性点火挑战的责任感。
  
  时间悄然滑入十二月的最后一周。
  
  杜瓦的真空检漏报告上终于盖下了验收通过的印章,并持续维持超高真空数周无异常波动。
  
  超导磁体系统在各种极端工况模拟下保持着令人惊叹的稳定。
  
  激光阵列的联合点火测试报告显示能量耦合效率达到了设计预期下限,并留有余量用于后续持续优化。
  
  控制系统的反馈速度与精度通过了S7序列的严酷考验。
  
  盘古聚变试验堆堆——这个被赋予“开天”使命的装置,其钢铁的躯干、真空的内腔、激荡的磁场与锐利的光芒,在历经大型土建、部件安装、密封测试、冷却调试、系统联合自检后,终于在黄泽岛的海风中宣告:
  
  建设完成,系统初步完善!
  
  禺谷基地主控大厅。
  
  巨型屏幕上是盘古堆结构的实时数字化全息模型,数据流依旧流淌,但核心参数区域一片平静的绿色。
  
  大厅内灯火通明,却几乎无人交谈,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前方。
  
  洛珞走到指挥台前,环视大厅,目光扫过王世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小组负责人、系统负责人、骨干工程师……最后落回巨大的屏幕上,定格在那个凝聚了无数智慧、汗水与期望的庞然大物上。
  
  正是盘古堆的数字模型。
  
  从选址黄泽岛开始到现在,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如果从前期的筹备和试验开始算起,他们准备了近三年,这个试验堆终于建成了。
  
  这颗被无数汗水、智慧乃至牺牲托举而起的“人造太阳”终于要冉冉升起。
  
  三年的工期是他给自己的约定,但……包括他自己在内,恐怕也没有真的能在三年时间点燃他的必胜决心,没想到居然真的建成了。
  
  不可思议吗?或许。
  
  但洛珞深知,这份“顺利”绝非天赐,它来自每一个角落无声的付出,这其中的每个小组,甚至到每个人的努力,他比谁都清楚。
  
  总装车间里焊工师傅专注的眼神,那些对焊缝要求苛刻到微米的接头,是他们屏住呼吸在氩气保护下一点点完成的。
  
  主控系统里每一行稳定的代码,是工程部赵工和团队无数个日夜的调试优化,他甚至能想象赵工接到自己“验算基桩0.3毫米偏移”指令时的惊讶与认真执行的模样。
  
  还有海军陆战队在凛冽海风中的警戒巡逻,吴峻构建的那层层迭迭、密不透风的安全保密网……少了其中任何一环,这艘巨轮都不可能如此高效地驶向目标。
  
  当然,还有那些牺牲与转折。
  
  万明远院士愤懑质问EAST为何被无限期暂停的神情,依旧清晰。
  
  那不仅是一项研究的停滞,更是整个磁约束路线无数人二十年心血的折戟。
  
  这位可敬的对手最终在他家书房里的喟叹,那种复杂的滋味,洛珞感同身受。
  
  这是时代浪潮下的选择,也是不同技术路线残酷竞争的结果。
  
  他庆幸万老理解了,但那份“输掉”的黯然,是对“盘古”成功的必要衬托。
  
  退出ITER的风暴,如同一道惊雷,最终却化作了无形的推力。
  
  扯皮和掣肘消失了,只剩下背水一战的力量。
  
  主控台发出的细微嗡鸣将洛珞拉回现实。
  
  屏幕上,盘古堆的各项关键参数稳如磐石:杜瓦真空度完美、超导磁体在液氦浸浴下死寂般寒冷、激光阵列联合测试精准无误……这不可思议的顺利,是千百次精确计算、无数次排查隐患、千万人协同攻坚共同写就的。
  
  指尖划过冰冷的控制台,洛珞的嘴角浮起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
  
  成功了吗?还差最关键的那一步。
  
  “各分系统报告准备状态。”
  
  只见洛珞沉声说道。
  
  “真空系统准备就绪!”“磁体系统准备就绪!”“激光系统准备就绪!”“控制系统准备就绪!”“辅助系统准备就绪!”“安全系统准备就绪!”……
  
  一连串坚定而清晰的报告声依次响起。
  
  洛珞微微颔首,指尖在触控屏幕上划过。
  
  “现在启动,第一次试点火模拟推演程序。”
  
  大厅内响起程序激活的轻微嗡鸣。
  
  接着,他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一种无可置疑的决然:
  
  “目标点火时间窗口:2010年12月31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