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你不体面,别怪我们帮你体面!
第281章 你不体面,别怪我们帮你体面! (第2/2页)耕战体系下的单一士兵的战斗力或许不如营兵的精锐,但是如果将战争的规模扩大十倍,变成数万甚至十几万大军的对垒,耕战体系下的士兵是有其独特的优势的。而朝廷复置卫所,与营兵并行,必然也是考虑到了卫所的独特价值所在。
旧有的卫所想要救活十分的困难,但新的卫所却不需要考虑太多,反正皇帝放话了,辽东原有的地契全都不被承认,你都当了建奴的顺民了,朝廷不治你通敌之罪算好了,还想要家产?!
收复的所有土地一律归公,所有人都可以租种,只要按时交税交租就行了,所以屯田卫所可以随意地跑马圈地,不需要考虑复杂的田地归属问题。
……
北京到广宁全程八百里,半个月后,祖大寿与熊兆璧的队伍抵达广宁城外。此时,广宁城外有三千关宁铁骑包围广宁,但并未进驻城内。
祖大寿从锦州调来自己的六千老营,原本锦州有大概一万兵力,被祖大寿抽走六千,就只剩下四千,不过曹文诏从京营带了三千人过来,在他驻守锦州城的时候,又新招募了两千人,所以锦州并不会因此而变得空虚。
明军在城外列阵,通知城内受降仪式开始,广宁城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建奴三等总兵官李永芳头戴枷锁,步履蹒跚地走了出来。此时的他俨然头发灰白,面有病色,就算不投降也活不了多久了。
如果有得选,李永芳也并不想接受明廷的审判。要说他是因为良心发现才选择的投降,那纯属扯淡。
作为大明第一个投降建奴的高级将领,李永芳做汉奸的时候可卖力了,他不止自己投降,还到处招降纳叛,还利用自己对辽东的熟悉,大搞间谍活动,毛文龙对辽东的渗透比起李永芳对大明的渗透差远了。
李永芳显然有一种皈依者狂热,将建设后金当成自己的事业了,他雄心壮志,野心勃勃,幻想着某一天杀进关内,辅佐努尔哈赤坐上皇位,因为只有实现改朝换代,才能抹去他变节的污点,到那时,别人不敢嘲讽他是汉奸,而是会称赞他眼光独到,不违大势。
然而他心爱的事业最近屡屡遭受打击,先是他认定的主公、一代雄主努尔哈赤死掉了,而后,紧接着他岳父阿巴泰死掉,再然后他最后的希望皇太极也死掉了。
努尔哈赤的死证明了他并不是天命所在;阿巴泰的死让李永芳的处境迅速恶化,以前建奴针对汉人,但因为他是阿巴泰的女婿,旁人多少还是会给阿巴泰几分面子,不会来找他的麻烦,阿巴泰死了,他最大的靠山也就没了;
加上那时候建奴在关内惨败,对汉人的恨意大到无以复加,就连建奴的一些小小的牛录额真都开始对李永芳蹬鼻子上脸了,公开说李永芳的官职再高,那也是个奴才,他们虽然官职不如李永芳,但却是主子,哪有奴才指挥主子的?!
而皇太极之所以会死,竟然是为了来接管广宁城,在这之前却并没有通知李永芳,这也让李永芳彻底寒心。但他们这一类人,是不可能用情绪来做事的,寒心归寒心,但也还是没能让李永芳下定投降的决心,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
他犯的事,必定是要死的,就算他现在生病了,也还是想活着,只是他想活,他手下的汉八旗的兵将也想活,并且他们一致认为唯有李永芳死了,他们才能活。
不过大家相处了那么久,还是有几分感情的,他们愿意给李永芳一个体面,并且承诺在李永芳死后照顾他的子女,如果李永芳不答应,那就是他们拿着李永芳的人头去找明军献城了。
其实建奴的局势还没有恶化到大规模丢失核心城市的地步,但大势就是这样不讲道理,只要底下的人明显感知到双方战争态势的差异,就可以传檄而定,他们本就是汉奸,并没有什么负隅顽抗的理由,他们可以背叛一次,就可以背叛第二次。
对于李永芳的反正,朝廷上是有过争论的,有性子比较耿直的人认为,不应该接受李永芳的投降,朝廷势微就叛变,朝廷势大就投降,哪有那么好的事,大明失去的城池就应该自己夺回来,而这些叛贼一个都不能放过。
不过朱由检再三考虑,还是接受了李永芳的条件,因为广宁城高池深,一万人驻守抵御数万之军不成问题。
虽然现在战争科技进步,可以用红夷大炮直接轰塌城墙,但伤亡依旧在所难免。大家都是爹生娘养的,为了抵抗外敌入侵,不得不流血牺牲,但如果只是为了帝王功业,就白白牺牲了性命,这是完全不值得的。
底线必须要守住,此外,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灵活变通的,况且李永芳很识趣地愿意受死,如此对各方面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李永芳一步一步地走进了明军为他准备好的囚车里面,祖大寿呲着个大牙傻乐,他能够起复,还真要好好感谢一下李永芳这个老朋友。
祖大寿将拇指粗的铁链在木门上绕了几圈,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随着上锁的咔哒一声脆响,大汉奸李永芳宣告落网。
李永芳蹭着囚车的边缘,缓缓坐下,他低垂着头颅,任由披头散发将他的脸覆盖,从始至终一言不发。祖大寿看着他,有一丝怜悯,又有几分后怕,还好他没有投建奴,不然他现在恐怕得坐里面跟李永芳挤一挤了。
城内的守军也有序出城,明军张弓搭弩,甚至将大小火炮摆成圆弧形,包围了广宁城西门。城内守军先是押出来几百女真俘虏,还有几十颗建奴的头颅,他们是宴请女真,趁着建奴酒醉后才动手的,所以并没有花费太多手脚,也没怎么流血。
将俘虏交给明军接管以后,汉八旗兵将将自己手上的武器往地上一丢,彻底束手就擒,将自己的命运交到了明军的手中。
这其实还是朱由检的功劳,朱由检本人和他这届朝廷还是非常讲信用的,大明几乎破产的信誉,微微反弹,也正是拿到了朱由检的圣旨,广宁城内的汉八旗兵将才敢真的投降。
各式各样陈旧不堪的兵器在城门附近堆积如山,从这里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汉人在建奴手下当兵待遇是真的不好,就这还是因为李永芳是开服玩家,他们这些人的待遇已经算是汉人仆从军里面待遇最好的了,不好的已经被送去填壕沟了。
广宁城沦陷之前,广宁卫及周边辅助左、中、右卫管辖范围内的人口总数超过三十万,而祖大寿接收广宁城以后,统计出城内人口仅有万余,驻军三千四百人。
原本广宁城的驻军里面,女真人的比例是要超过汉人的,只是打着打着,建奴的兵力捉襟见肘,只能把兵力调走,如此重要的一个城市,只剩下了几百女真人。
而城外的情况更凄凉,熊兆璧带着手下,将广宁城外方圆百里都扫了一遍,最后也才找出几千人来,这里面成年男丁寥寥无几,熊兆璧的心都凉了半截,他原本还雄心勃勃想要创建屯田卫所呢,现在的情况,连千户所的人都凑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