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文娱:1990 > 第25章 想不想写个本子

第25章 想不想写个本子

第25章 想不想写个本子 (第1/2页)

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恐怕很难理解摇滚音乐在那个时代的影响力。
  
  甚至于就算置身其中,也未必能够完全理解。
  
  比如在张延看来,太平间里那场所谓的茬琴,不过就是两帮人互相怄气的一场闹剧罢了,事后想想,他甚至还觉得打搅死者有点不道德。
  
  可让张延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在京城越传越邪乎,等到十月底窦维复出,一曲《梦回唐朝》技惊四座后,更是被炒作成了摇滚圈的天王山之战。
  
  当然占了最大好处的还是唐朝乐队,现在很多人都对他们没完成的那一版《梦回唐朝》充满好奇。
  
  中国青年报的王牌记者郑铭就是其中之一,要不是好奇两版《梦回唐朝》背后的故事,即便有史铁升出面,他也未必会接下这趟活儿。
  
  在和张延联系上之后,郑铭先把已经发表的小说内容反复读了几遍,这才赶到津门进行采访。
  
  见面后,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小说里面有些桥段,其实挺适合改编成影视剧本的,可惜咱们国内有点名气的导演,拍电影基本都是为了拿奖,尤其是去国外拿奖,很少有人会对商业片感兴趣。”
  
  张延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不是说要采访最近的争议,顺便聊聊摇滚圈的事儿吗,怎么一上来就跑题到影视圈了?
  
  郑铭见状,自失的一笑道:“对不起啊张老师,我是学摄影出身,以前还在电影制片厂干过一段时间,所以对这方面的事情比较在意。”
  
  “您千万别叫老师,叫我小张就行。”
  
  张延忙给对方戴高帽:“原来您是摄影系科班出身的,怪不得能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的殊荣。”
  
  这两天他也没闲着,多少还是打听到了郑铭的一些情况。
  
  “这算不得什么。”
  
  郑铭却有些落寞的摇了摇头,然后问:“咱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采访?”
  
  “现在就可以,咱们可以去《通俗小说报》的会议室,也可以去我住的宾馆。”
  
  “那就去你住的宾馆吧。”
  
  …………
  
  虽然是要回应红学界的攻讦,但郑铭这次来采访的主要目的,还是发掘张延创作《红楼名侦探》的心路历程。
  
  张延肯定不能实话实说,于是就编了个半真半假的故事。
  
  先讲自己87年怎么怎么追剧、怎么怎么痴迷,后来看到电视剧的悲惨结局,又是如何的食不下咽、夜不能寐。
  
  “我那时候就在想,如果自己能去到《红楼梦》的世界里,改变这一切就好了。”
  
  “所以就有了这本书?”
  
  “当然不是。”
  
  张延煞有介事的摇头道:“其实我一开始想的,是代入到贾宝玉的视角,因为这样是最容易改变剧情的——可后来一琢磨,这和高鹗的续作又有什么区别?
  
  而且少了那个原本的贾宝玉,还算是红楼梦的故事吗?”
  
  说到这里,张延又不好意思的挠头道:“再说我也没那个本事,能写出契合原著氛围的大观园,所以干脆避重就轻选择从外部破局。”
  
  “那你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刑警做主角?红楼梦和刑侦探案,在一般人看来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才对。”
  
  “这个么,其实我刚开始,也想写个文化人穿越到红楼世界,去走当时的科举正途,可是……”
  
  张延说到这里,指了指自己:“如您所见,我今年才23岁,构思这本小说的时候就更年轻了,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知识,去写好古代科举仕途的故事。
  
  后来我看到一本悬疑小说,里面有个非常厉害的刑警队长,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的主角孙绍宗,同时也保留了抄诗的桥段……”
  
  采访从上午10点左右开始,直到下午三点才宣告结束——期间也聊了‘死亡摇滚’事件的前因后果,不过这事容易引起争议,而且属于是郑铭的个人爱好,所以暂时并不会见报。
  
  郑铭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当天下午四点多就乘坐火车返回了京城。
  
  两天后,一篇名为《我与红楼:穿越时空的追梦赤子心》,就发表在了1990年11月18日的中国青年报第二版头条。
  
  文章刊发出来后,反响相当热烈。
  
  张延在报道中描述的创作心路,以及他自承年轻识浅,只能剑走偏锋的坦诚和谦逊,再搭配上一张朝气蓬勃的照片,引发了无数年轻人的共鸣。
  
  年轻人喜欢做梦、喜欢幻想有什么错?
  
  平时报纸杂志上不都在鼓励年轻人,应该将梦想付诸于实践吗,现在有人照着做了,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怎么就这也不行、那也不成了?
  
  人家既不违反公序良俗,又不违反道德法律,凭什么要受你们这些老顽固的打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