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烂掉的谱子才配叫曲儿
第425章 烂掉的谱子才配叫曲儿 (第1/2页)渔夫捧着的是一个墨绿色的琉璃瓶,瓶身被江藻和渔网缠得严严实实,瓶口用蜡封死,在阳光下透出一种古旧而神秘的光泽。
村民们闻讯围了上来,对着这个从江心捞出的古怪玩意儿指指点点。
渔夫在众人的簇拥下,小心翼翼地撬开蜡封,从里面倒出一卷干燥得不可思议的羊皮纸。
纸上只有一行字,笔迹清秀,带着一股超脱尘世的味道:“当你不再害怕犯错,你还需要导师吗?”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敬畏的议论声。
在这片土地上,谁不知道楚瑶导师的传说呢?
这句充满禅机的话,无疑是她留给世人的箴言。
不知是谁先跪了下来,紧接着,整个河滩上的村民都拜倒在地,将这纸条奉为圣谕。
几天之内,他们甚至自发筹款,在捞到瓶子的江边建起一座小小的“圣谕亭”,将纸条装裱起来,日夜供奉,香火不断。
消息传到楚瑶耳中时,她只是淡淡地叹了口气。
她亲自来到下游村落,村民们见她到来,更是激动万分,将她迎至圣谕亭前。
楚瑶看着那被供在香案上的、自己多年前一时兴起投入江中的漂流瓶,眼神里没有半点欣慰。
她平静地走上前,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取下那张纸条,又拿起那个被擦拭得锃亮的琉璃瓶,走到江边,用清水一遍遍冲洗,仿佛在洗去上面附着的盲目与狂热。
她没有在原来的纸条上写下任何答案。
那张纸,承载的意义已经被曲解,失去了本真。
她回到亭中,取出一张新的白纸,另写了一封长信。
信中,她并未解释那句话的深意,而是用最平实也最尖锐的语言,痛斥了这种将一句偶然的话语神化、放弃自身思考、转而寻求外部偶像的愚蠢行为。
她写道:“真正的道路,不在于解读他人的箴言,而在于走出自己的迷惘。神坛之上空无一物,只有你们自己的影子。”
写完,她将这封信封入瓶中,重新用蜡封好,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其投入江中,任其漂回上游。
村民们面面相觑,神情复杂。
而那张被奉为圣谕的旧纸条,楚瑶则不动声色地收了起来。
回到住处,她将其浸入早已备好的乱神丹汁液中,那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奇药,能扰乱心神,放大潜藏的妄念。
纸条很快晾干,看不出任何异样。
七日后,那位最早发现纸条、也是最虔诚的渔夫,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偷偷潜入楚瑶的居所,盗走了那张被她“废弃”的“圣谕”。
他以为自己得到了导师最核心的真传,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
然而,当他的目光触及那行字时,眼前的世界轰然崩塌。
无数个“楚瑶”的幻影从纸上浮现,有的在对他微笑,有的在严厉斥责,有的在悲伤哭泣,她们的声音在他脑中交织、驳斥、尖叫。
“你还需要导师吗?”“你需要!”“你不需要!”“犯错是唯一的路!”“不犯错才是正途!”渔夫抱着头发出野兽般的嘶吼,疯疯癫癫地冲出了村子,逢人便说自己看到了上百个导师在打架。
自此以后,再也无人敢宣称自己“读懂了楚瑶”。
迷路节在第二年如期而至。
今年的队伍里,有一支年轻人组成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信心满满,志在夺得“最快脱困奖”。
没人知道,他们怀中揣着一张私自绘制的地图,上面用隐秘的记号标记了走出迷谷的捷径。
张阿妹扮作一个佝偻的拾柴老妪,轻易地混入了这支队伍。
她沉默寡言,只是默默跟在队尾。
队伍凭借地图,一路行进得异常顺利,避开了所有已知的陷阱和歧路。
就在他们即将抵达终点,脸上已经浮现出胜利的笑容时,张阿妹突然脚下一滑,指向旁边一片看似寻常的草丛,说那边的柴火更干。
为首的青年一心求快,不疑有他,便带队抄了近路。
谁知那片草丛竟是毒蕨林,一种能散发致幻孢子的植物。
没走几步,众人便觉得头晕目眩,队伍顿时乱作一团。
张阿妹则“恰到好处”地惊呼一声,口吐白沫,“中毒”倒地。
青年们彻底慌了。
面对突发状况和倒地的“老人”,他们精心准备的地图成了唯一的累赘和罪证。
恐慌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都怪你带错路!”,争吵随之爆发。
他们互相推卸责任,最终在混乱中,有人失手将那张宝贵的地图撕成了碎片。
张阿妹躺在地上,用眼角的余光看着这出闹剧,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根本没中毒,只是含了一口皂角水。
她看着那些因为失去指引而彻底崩溃的年轻人,低声呢喃:“你们怕的不是迷路,是没人给你们打分。”
闹剧一直持续到黎明。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毒蕨林,青年们终于精疲力竭地瘫倒在地。
张阿妹这才慢悠悠地“苏醒”过来。
她站起身,从磨破的鞋底夹层里,摸出一小包素花园的草籽。
她走到队伍昨夜宿营留下的灰烬旁,将草籽均匀地撒了进去。
“真正的出路,”她对身后那些迷茫的脸庞说,“是从不想赢开始的。”
话音刚落,天空乌云密布,一场暴雨倾盆而下。
次日,当其他队伍还在迷谷中艰难跋涉时,这片营地的灰烬之上,无数新芽在雨水的滋润下破土而出,翠绿的生机彻底掩埋了他们所有的人为足迹和那张被撕碎的地图。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处山谷的符修弟子正被同一个噩梦反复折磨。
梦里,他总站在一座断裂的渡劫台前,无尽的雷霆在头顶盘旋,却永远落不下来。
这景象让他心神不宁,符法也日渐滞涩。
他知道这绝非偶然,冥冥中感觉与宗门失传的历史有关,却苦思不得其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