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485章 20亿美金的船队

第485章 20亿美金的船队

第485章 20亿美金的船队 (第2/2页)

“好的,父亲”
  
  “新加坡这边,暂时考虑投资一些物业吧,先搭建起来。最后就是资金不足的部分,我会补进去的,不用你们操心。”
  
  众人点点头,这场会议的投资部分便结束。
  
  稍后大家对家族办公室的建设,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例如陈文杰建议:“以后我们就依托这五个地区,组建家族办公室的全球五总部,香港核心依旧在香港。”
  
  陈文锦也建议道:“以后我们家族的每一个踏入工作的成员,都要进入家族办公室兼职,齐心协力发展壮大,和将制度和管理逐步完善。待家族办公室走入正轨后,例如每年的利润,是运营费的十倍以上,差不多运营费占每年收益的6%,我们就可以逐步将家族办公室的管理层交给职业家办管理人士。”
  
  陈文骅也建议道:“家族办公室以后可以设立外部理事会,作为一个补充。当然这个外部理事会,要邀请像严宽叔叔那样的‘家族老臣’,还可以让姐夫和未来的妹夫等加入,类似信托监管人。”
  
  “好,你们的意见都保留,我们共同发展这个家族办公室。”
  
  “是,父亲”
  
  大家的热情和归属感,让陈光良很满意,这才是家族凝聚力的体现。
  
  春节过后,陈光良来到德辅道的环球大厦。
  
  这座修建于三十年代中期的12层大厦,如今已经颇为老旧。陈光良有意在80年代‘华英谈判’期间才重建,第一是考虑到七十年代的大厦才会朝着现代化、电脑控制化发展(集成电路),第二是正好八十年代初中期地产要萎靡三年时间。
  
  环球大厦占地面积有2万平方尺,在中环算是比较大的地盘,可建三四十层的样子。
  
  走进大厦内部,这里的写字楼基本都是被环球集团自用,仅一楼二楼租出去做商铺或写字楼。
  
  “哥”
  
  57岁的陈光聪,看起来比大哥陈光良的年龄大的多。陈光良今年六十岁,打扮老像也就四十岁,实际身体年龄才三十多岁而已。
  
  陈光聪担任环球航运的总经理,兼香港航空的执行董事,一直是陈光良的左右手。
  
  “哥,这是环球航运现在的财务情况,你过目一下。目前,我们第一批的VCLL油船已经全部回本,第二批VCLL油船回本三成不过如果将前面500万吨赚取的利润算上,实际上我们有1200万吨的船只是没有负债的当然,我们还有800万吨的船只,也就是约10亿美金的债务及利息。当找当前的行情,3~4年可以还清.”
  
  陈光良看着庞大的船队财务资料,实际上每一艘船就是一个企业,财务都是单独核算的,当然财务人员还是那一波。
  
  按照陈光聪的计算,1973年10月石油危机前,环球航运2000万吨的船队竟然可以做到无负债,简直是太完美了。
  
  过了一会,陈光良说道:“从3月份开始,你和文铭负责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为我们55艘VCLL油船,签订一个5年的合约。特别是针对欧美的订单合约,而日本那边到期也可以签五年。我们用这部分合约的资金,去偿还银行的贷款和利息。”
  
  陈光聪一听就明白,大哥可能是觉得苏伊士银行重开,可能也就是三年内,所以他去和人家谈五年的合约。
  
  不过,他们自然很有把握,陈光聪说道:“嗯,只要价格有优势,就不担心欧美的客户不答应。日本的VCLL一部分是今年到期(三年合约),正好续签五年;一部分是今年陆续下水,我也直接和他们签五年”
  
  在这个签约谈判中,环球航运一直掌握着主动权,因为陈光良知道未来的走势,谈判总归是很有利。
  
  就那这次签约五年来说,客户不会去赌寒冰期,只会赌航运恢复正常,哪怕稍稍好一点。
  
  而如今苏伊士关闭已经接近三年时间,行情确实只是比1966年好上那么几成而已,所以签约五年时间,他们反而看中五年合约中的价格平均下来省很多钱。
  
  而陈光良为什么想签约五年时间呢?
  
  很简单,1973年10月爆发的石油危机,会造成石油运输锐减,也就是1974年的石油运输行情不算好,甚至是寒冰期。不过1975年货柜运输爆发,这也是一个风口。
  
  稍后,陈光聪便问道:“大哥既然已经安排了55艘VCLL,那些20万吨以下的油船该如何安排呢?”
  
  大哥特意交代至安排VCLL,显然别有用意。
  
  环球航运的55艘VCLL(还有部分今年陆续下水),总吨位是1300万吨出头。与此同时,环球航运还有4艘15万吨、4艘13万吨、12艘10万吨等300万吨出头的油船。
  
  陈光良思索一下后,说道:“合同尽力在1972年底完成,然后从1972年底开始出售掉,未来我们的油船主要经营VCLL。与此同时,我们要陆续减少散装船,货船以经营货柜船为主。”
  
  这样一番安排,相当于在1974年时,环球航运的船队可能仅剩下1800万吨以内,这是第一次减船。
  
  等到1980年时,将迎来第二次减船,届时理想的状态是油船和货柜船各400万吨,总计800万吨的船队。不超过1000万吨,陈氏家族也可以经营。
  
  “好,我明白了。”
  
  谈完这些。陈光聪犹豫了一下。
  
  “有什么事情直接说!”
  
  听到大哥的声音,哪怕已经五十七岁的陈光聪也立即挺直腰杆,说道:“大哥,文铭接替总经理的职位,也该提前安排了,我毕竟已经五十七岁,希望六十岁让位给他,我到时候做个董事什么的就行了。”
  
  这些年,陈文铭就一直负责业务,陈文博则负责行政,公司的人甚至都不明白,陈文铭能不能接班,还是陈文博接班。
  
  陈光良感叹一句:“文铭业35岁了,这些年你觉得他表现如何?”
  
  陈光聪马上说道:“完美!实际上,他一直表现不错,除了在工作以外的婚姻上,曾有一段时间迷茫过。但自从他结婚后,这8年时间,他一边是认真的工作,一边是照顾家庭。文博和他比起来,就缺乏大局的把控,所以至适合搞行政管理。”
  
  陈光良思索一下后,说道:“那就让文铭准备全面辅佐你的工作吧,三年后看看他能不能胜任总经理。文博这里,继续担任环球高层,并准备担任香港航空的执行董事。”
  
  “好”
  
  这些年来,陈光聪辅佐陈光良经营环球航运,股权依旧占约15%,身家也已经是2亿美金的样子。期间分红过两三千万的样子,所以他实际上是靠薪水过日子。
  
  当然,作为大哥的陈光良,期间也是送他了伦敦和香港的住宅物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