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母与子
第568章:母与子 (第1/2页)元初二年,
怀胎十月的李氏平安生下了一个男孩。
这是皇帝的长子,降生时的哭声十分洪亮。
邓太后抱着他,心里非常欢喜,认为这是皇室子嗣能够得到壮大的预兆。
借着皇长子诞生的机会,
邓太后还想缓和下皇帝后宫的问题——
虽然因为皇帝先前的言行,邓绥对他有了几分不满,归政的想法也随之中断。
但这天下到底是刘氏的天下,
她也有衰老死去的一天。
皇帝终究是要接过权柄,执掌社稷的。
所以,
邓太后便想着弥补一下皇帝的缺陷。
教嘛,
像明帝、和帝那样圣质超群的君主,纵观史册也没有几个,
总归是要教一教,还是让后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的。
哪怕皇帝已经二十一岁,是个拥有不少妃嫔,甚至生下了一个孩子的成年人。
邓绥想着:
她要教导皇帝明白,后宫安稳的重要性,皇家子嗣的重要性。
不能放纵内心的疼爱,让前汉成帝时赵氏姐妹、今汉章帝时窦氏的故事,再度上演。
奈何她的努力没有取得成效。
皇帝认为这是她不满于前朝的权力,还想进一步控制自己的征兆。
“朝堂上的事情,已经都让她去处理了。”
“后宫的事,难道她也不想让朕得一丝喘息吗?”
皇帝对自己的乳母王氏发出不满的抱怨,神情间满是委屈。
仿佛先前拉着路过的美貌宫女随地大小睡,事后不认账,还企图将之销毁的不是自己一样。
王氏连忙安慰他,说出来的话语却让皇帝愈发恼怒。
最后,
他选择忽略邓太后的建议,对生下皇子的李氏仍旧不理不睬,连带着对自己的血脉也生出了几分厌恶。
转过头,
他还册立了阎氏做皇后,想要用后位来安抚因长子出生,而妒火中烧的对方。
阎皇后初时平静了些许,后面却又想着:
“若我无法生出嫡子,日后大位又该如何?”
“李氏一个贱人,难道会当上太后吗?”
她怀抱着这样的忧虑,又回忆起邓太后对皇子刘保的重视,更加坐立不安。
于是,
阎皇后生出了对这对母子下手的想法。
奈何刘保被邓绥养在身边,她实在触碰不得,只能抓到李氏,将之鸩杀。
邓太后听说这件事后,当场为之震怒,认为阎氏没有尽到皇后的职责,想要废黜她。
善妒的皇后,邓绥是遇见过的。
汉和帝的第一任皇后阴氏便是如此。
但阴氏也没有做出过杀害后宫妃嫔的事情。
“皇帝的性子不像他的父亲,倒像他的祖父……”
“就连宠爱的女人,都这么相似。”
稚子刘保在乳母的怀中哭的厉害,邓绥怜惜的摸了摸他的脸庞,心里想到:
若不能更改制止,
难道要放任她像窦氏迫害梁、宋两位贵人一样,迫害当今天子的后宫吗?
但皇帝表示自己不在乎。
他是真的很像章帝,对后宫中不受宠爱的女子一点都不在乎。
听说邓太后想要废黜阎氏的消息,他只觉得自己一再忍让,却没能得到对方的尊重。
更重要的是,
今天的邓绥可以废立皇后,
来日是不是就要废立天子呢?
因此,
皇帝与太后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邓绥受了气,过去宵衣旰食带给身体的隐患也跟着爆发,不久便病倒了。
朝堂上的臣子们为了这件事,也向皇帝发出抱怨。
虽说他们暗地里,对一直打压世家,严管自己的女君怀有不满。
但皇帝这件事,办的实在是太差劲了。
太后辅佐少年天子执政,这是大汉祖制;
儿子孝顺父母,这更是诸夏制定礼法后的绝对正确。
现在做皇帝的儿子,把做太后的母亲给气倒了,说出去难道不会引来天下人的耻笑吗?
先帝清理窦氏势力的时候,都保留了明面上对窦太后的尊重呢!
皇帝感受到了压力,于是选择向太后道歉。
他服侍在名义上的母亲左右,并为之亲尝汤药,衣带逐渐宽松。
阎皇后也诚恳的认错,指天画地的向邓绥保证自己一定会改变。
邓绥对之反应平平,但最后没有再提废皇后的事。
她病了,
那日益不足的精力,还能支撑起为大汉更换一个新的掌权者吗?
且不说废立天子,会引发何等剧烈的风波,以至于摧毁她苦心经营而来的治世,
就说下一任皇帝,就一定会比眼前的刘祜还要优秀吗?
刘祜是她看着长大的,
虽然品性这种私密的变化,脱离了她的预料,但他的才能却是不假的。
对于国事,刘祜也的确上心。
不然也不会总想着掌握权柄,按照自己的心意驾驭天下。
他只是……
只是在后宫事务上任性了些罢了。
“母亲,该吃药了。”
皇帝的呼唤打断了邓绥的沉思,随之而来的便是苦涩的汤药。
邓绥看了眼神情憔悴的刘祜,叹了一口气,然后将药物直接饮尽。
又喝上一碗清水冲刷口中的药味,邓绥忽然询问皇帝:
“你能继承光武以来的基业,光大先帝的志向吗?”
皇帝原本暗沉的神色顿时绽放出光彩,当即回道,“可以的,可以的母亲!”
邓绥于是又叹了一声,语重深长的说道,“但愿你能像章帝那样吧。”
章帝再怎么疼爱窦氏,放任她迫害宫中的女子,对子嗣却是看重的。
对君主来说,
妃子和皇子,是两种东西,不可以同一而论。
对待二者的态度,自然也要有所区别。
所以当今天子的生父,身体不好的清河孝王刘庆,能够在窦氏手下顺利长大。
这也是前汉成帝至今被诟病的一大原因。
实在是没见过亲手扼断自己根的君王。
皇帝认为这是太后对自己的褒奖,也意味着她对自己的原谅,心中便安定下来,又生出了几分对邓绥的感激和敬重。
他那些在阴间的祖宗见了,便有碎嘴子武帝抱着手说:
“这小子性格也是奇妙。”
“先前邓氏对他友好,他却总想着对方的坏处,认为自己会遭到伤害。”
“现在邓氏对他显露出明确的不满了,他对邓氏的态度,却有了几分作为儿子的恭顺和孝敬。”
“用上帝的话来说,岂不‘正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的性子?”
旁边看热闹的刘荆也背着手说风凉话,“这也有些像孔子口中的‘女子’。”
“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驯。”
“唉,果然难养!”
说罢,他还对着板着脸的明帝挤眉弄眼。
有阴间的法度在上,
又有阳世的好外孙助力,
刘荆这段日子对刘庄更加不客气了,路过后者阴宅时,恨不得把头昂到背上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