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平与乱
第567章:平与乱 (第1/2页)“今年的气候还是很不稳定。”
“洛阳周边的蝗灾要驱使很多飞鸟才能稳住,不至于扩散……”
当邓太后为治国而苦恼时,
当少年天子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受到限制而悲愤时,
阴间的死鬼们也没有因为上帝的甩手而懒散偷闲。
毕竟上帝总是甩手,
有祂没祂,很多时候都是一样的。
“……不,还是不一样的。”
西门豹看着面前那记录了这些年中诡异气候的文书,感觉自己本就稀少的胡须和头发,再度损失惨重。
他原以为,
跟着鬼神从春秋末年的漳水,一路流淌到享用了新河道的黄河的眼下,
自己什么大场面没有见过?
结果上帝转手便告诉他:
大场面可多着呢,绝不能沾沾自喜!
这“上帝闹海”的戏码,西门大夫哪里见过?
上帝驾临海中,犹如大日沐于池中,由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总是应付不完。
蒸腾的水汽,
席卷的狂风,
飘忽不定的云流,
一不小心便会为凡人的生活带去巨大伤害。
而起初,
死鬼们还不能判断,那疾风骤雨是自然运转所致,还是上帝沐浴东海所致,
好在观望了一阵时间后,
那忽涨忽落的雨水,
那在大江南北肆意游走的旱涝,
都让死鬼们露出释然的微笑。
随后,
他们就开始弥补起上帝不经意间捅出来的窟窿。
没办法,
到底是顶头上司,
到底是受其庇护,
上帝养他们这么久,就是拿来干活的。
总不见得是将之当宠物包养了吧?
死鬼们哪有这姿色条件!
而为了更好的解决上帝闹海引发的灾祸,
西门豹甚至还专门从泰西聘用了一些学者过来。
他知道地中海的航海之民,在这种事上的经验总是多些的。
奈何那些得到上帝庇佑的罗马没能发挥出西门大夫想要的作用。
他们告诉中央之国的上官:
“地中海是一个较为封闭的海域,和与广阔大洋相连的东海相比,存在着不小差别。”
诚然,
上帝在润入东海之前,便伸出自己无形的大手,为东海与大洋划分出了一道边界线。
但蒸腾上空的水汽总是自由的,
太阳的普照也是慷慨大方的。
这些引导着天地规则运转的超然存在,从来不会因为所谓的“界限”,而拘束自己的光与热、水与风。
于是,
哪怕大洋不会因为上帝在东海的举动而暴怒,
哪怕何博也一直小心衡量着进出深浅的力道,
也难免会搅弄起一些风雨,随后与大洋顺应天道而孕育出的风浪聚合在一起,拍向陆地。
因着这个缘故,
曾放出豪言壮语,表示自己“一定会在上帝下海后为之冲两发”的南海大都督,在这些年里也受到波及,猛吃了几个飓风,吹得发型都乱了,
后面为了弥补暴雨淹没农田所造成的损失,更是差点把赵佗等手下再累死一遍。
偏偏天地间的水汽又有定量,
当暴风将云雨全都吸为己有后,一些距离海边较远的地方,自然会出现旱蝗之灾。
这又把本就消瘦的,受封于一地,负责调度水土的鬼神们再榨了一遍。
上次聚合议事,
他们的脸色都有些像病痨鬼和饿死鬼了。
而这,
还是在扣除自然运转本应降下的灾祸后的工作负担。
“东瀛齐国那边,只怕是更加糟糕。”
想起近来一些消息的死鬼,在感慨完“上帝的糊裱匠不好当”后,又说起了东瀛那边的事情。
东瀛的姜齐复立,已经过去了近二百年的光阴。
而时间总是无情,
人世的流转下的弊病积累,也不会因一两位圣君明主的出现而停滞,乃至于消磨,
所以姜齐发展到现在,内部已经有了许多毛病。
虽然充当海上马车夫,
以及紧紧抱住中原上国的大腿,
让齐国的生活比起困于一岛之上要好出许多,
他们开辟出来的海外领土,在熬过最初几年的艰辛后,也给予了齐国本土不少回报,
齐人也因此养成了向外出走,与风浪相搏的习惯。
但一国的发展,总逃不过“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的规律。
长时期的航海搏浪,
让开拓出来的一些海外之地慢慢的与本土离心,更加注重自我。
毕竟海上之国不同于陆地,
他们没有绵延坚挺,遍布疆域的道路,可以做到“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先是物产本就不够充盈,以至于要去海上卖命,
再是海路多磨难,天地自然的险恶在乘船之时,会完全显露于人前。
很多时候,
只要海浪汹涌一些,海风狂野一些,海外领土就会与东瀛本地断开联系。
如此,
他们谈何归心?
靠自己求活的时候没见着本土来人,
叛乱了……
哈哈,叛乱了本土也不一定能来人呢!
除此之外,
东瀛大岛上山地过众,平原稀少,也使得难以像长安、洛阳那样,据一地而控制四方,成为一个号令天下的核心。
吕姓齐国时,以田横的才能尚且要制定分封的政策,
姜姓齐国时,也就吕鹏及后三代,利用威望和开拓海外带来的资粮,维持住了集权的格局。
在此之后,东瀛也是诸侯蜂起,抗命者众。
这些年风暴多,
哪怕东瀛的鬼神也被吹得咸鱼翻身,对之进行了一定的安抚,也没能抑制住桀骜不驯者以此为理由,反抗朝廷的驱使。
早就死成一捧黄土,连坟头的树都因为狂风席卷而倒下一片的吕鹏因此感慨:
“不知姜齐之后,又是何人统治这里。”
“也不知后来者会不会延续此前的事业。”
对此,
具体行为很是符合“逝者如斯夫”这句话的东瀛分帝则是在漂过吕鹏身边的时候,对他进行了安慰:
“不用担心。”
“就算齐国封锁了自己前进的道路,也有宋人跟着呢!”
赵宋建立后,除了展现自己充沛的武德,跟北边突然冒出来的匈奴干架,跟西边一直侵吞诸夏自古以来领土的罗马干架之外,
在挣钱发展这件事上,也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更别说赵裕出身的家族,本就是以经商为业。
于是一掌握到足够的权力,赵裕便想办法召集人手,开辟起了商路。
他的军队打到哪里,
宋人的生意就做到哪里。
即便是罗马也一样。
毕竟争夺领土、爆发战争……这些只是政治问题,
老百姓们之间还是要做生意的嘛!
是以随着铁血大宋击败匈奴,火并罗马,国力日益昌隆的步伐,宋人也逐渐活跃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