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 第225章,小麦换石油、高科技武器、升职加薪

第225章,小麦换石油、高科技武器、升职加薪

第225章,小麦换石油、高科技武器、升职加薪 (第1/2页)

一九六零年十月底,土澳博丁顿地区。
  
  宋亚军一家五口已经安顿下来了,他们至今还不太敢相信自己所看到和接触到的一切,因为他们感觉这家名叫诺力纳顺的公司,好像是慈善企业一样。
  
  为什么?
  
  因为公司对他们这些矿工实在是太好了,简直好到炸裂。
  
  每一名矿工的月薪是固定的,目前就是每月两千五百港币,并且还包吃住,嗯,仅限于矿工自己。
  
  还有就是矿工的家里人,如果想要就业也可以,在食堂等地方工作,当然工资就没有那么高了。
  
  住宿这方面是免费提供,不过几个月后,隔壁工地里建起来的房子,如果没有被奖励的工人,如果想要住进去,可以有两套方案。
  
  一套是租,一套是购买。
  
  租的话很简单,根据面积的不同,每月租金也不一样。
  
  买的话也不贵,基本上都是成本价高百分之十左右,对诺力纳顺公司来说并不赚钱。
  
  拿宋亚军来说,他之前就是因为偷渡来到港岛,然后开始了在港岛的打工生活。
  
  一个月仅仅只是三百元港币,宋亚军就能够活得很好了。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成功拿到港岛的身份证,然后又让他两个弟弟过来,三兄弟一起勠力同心,一起打拼。
  
  半年多的时间,宋亚军拿到过的最高工资也仅仅只是八百港币,就这,他已经累个半死了。
  
  即便如此,他还是很高兴,因为只要肯努力干活,就能够赚大钱,他当然很高兴。
  
  九个月之后,他又安排人,然后把他媳妇孩子全都接来港岛这边生活。
  
  本来,他以为这就是幸福生活的开端,结果没想到,港岛发展银行等多家企业联合一起招工,是需要前往土澳这边工作。
  
  工资很高,每月两千五百块钱,就这一点,让宋亚军他们非常兴奋。
  
  三兄弟一合计,就打算举家都搬迁来土澳。
  
  以港岛发展银行这些企业在港岛的名声,肯定不会不讲信用,现在过来了,他们发现,这里真的是天堂。
  
  当矿工虽然危险,工作也比较辛苦,但工资高啊。
  
  而且还包吃,一个月下来,最少能够存两千元港币。
  
  工作满一年,最少能够存下两万四千港币,到时候完全可以回港九买一套房子。
  
  就算不回港九买房子,在土澳这边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也是非常不错的呀。
  
  并且他们还了解到,周边还有不少农场招工,当然,如果是当地洋人开设的农场,未必会有好人。
  
  可如果是港岛发展银行相关企业收购的农场,那就不一样了。
  
  反正据说未来一段时间,港岛发展银行还会从港九那边招募更多的员工来这里发展。
  
  对于诺力纳顺公司从国外招募大量的劳工这件事,土澳当地自然是非常欢迎的。
  
  因为在今年,整个土澳的人口仅仅只是一千零二十万罢了,太少太少了。
  
  然而,仅仅只是悉尼这座城市的总人口就达到了一百六十万,占据全国人口总量的百分之十五。
  
  恐怖如斯!
  
  在这样的数据面前,土澳本地自然不会拒绝更多的外来劳工,甚至还主动帮这些劳工办理移民手续。
  
  就在土澳这边一切发展顺利的时候,赵满仓已经来到了旧金山,准备收购更多的粮食,然后去莫斯科那边换石油。
  
  莫斯科已经调整了战略,他们既然想要这么‘一劳永逸’,依赖出口石油和进口粮食来解决他们境内的粮食问题,那没关系啊,赵满仓就顺便加速一下他们经济结构的转变呗。
  
  看莫斯科不爽,赵满仓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切的手段。
  
  北美境内的粮食非常便宜,赵满仓一次就可以运走十亿斤粮食,那就是五十万吨,虽然不算很多,但是一次性就占据了莫斯科进口粮食的十几或者是几十分之一了,并不算少了。
  
  前两年的粮食价格是每吨三十美元,相当于每斤粮食零点零一五美元,十分便宜。
  
  而今年,赵满仓来询问,价格更便宜了,每吨仅为二十七美元,并且看样子还能够继续砍价。
  
  一番了解之后,赵满仓才知道,原来今年北美这边又丰收了。
  
  现如今可是十月份,正好是他们的丰收季节,粮食都积压成仓,去年和上一季度的粮食都还没彻底卖完,现在又丰收了。
  
  所以价格不降下去的话,根本卖不完。
  
  于是赵满仓大手一挥,直接要了五十万吨粮食,每吨价格为二十五美元,总共花费一千两百五十万美元。
  
  面对赵满仓这样的大客户,旧金山这边的粮食公司都高兴坏了,足不出户,还不需要自己运输,就能够卖出去五十万吨粮食,太爽了。
  
  买到粮食之后,赵满仓就直奔海参崴,找到一家经营石油的国营工厂负责人科洛科利采夫,直接开门见山:
  
  “科洛科利采夫同志你好,我手里有一批粮食,我想跟你换石油,怎么样?”
  
  后者完全没有想到对方一见面就要跟自己聊这些,本来他不感兴趣的,毕竟这事儿对他没有什么好处。
  
  而且就算对方有粮食,又能够有多少呢?另外一个,粮食价格估计也不便宜吧?
  
  这儿可是海参崴,远东地区,粮食想要进来是非常困难的。
  
  他们本土的粮食种植又少的可怜,因为这里不适合种植粮食。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莫斯科永远死磕欧洲那边,也不想经营远东这片广袤土地,不是因为他们不想经营,实在是因为这片土地太过贫瘠,并且纬度太高不适合耕种。
  
  气候寒冷、冻土广泛、地形复杂和积温不足等自然条件因素都导致了远东地区的农业发展受限。
  
  科洛科利采夫虽然不太想搭理赵满仓,但还是多嘴问了一句,你有多少粮食?
  
  “你想要多少,我就能够运来多少,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吃得下!”
  
  听到赵满仓如此大的口气,科洛科利采夫顿时来了兴致:
  
  “那我要一万吨小麦面粉呢,你也有?”
  
  在莫斯科的远东地区,民众的主要粮食还是小麦面粉,当然还有杂粮等其他粮食。
  
  “当然没问题!”
  
  “价格呢?每吨多少钱?”
  
  “不贵,每吨仅为五十二卢布,如何?”
  
  嘶!
  
  莫斯科的粮食进口价格,每年都不同,但在国际市场上,一吨小麦的进口价格是六十多美元,而这还仅仅只是小麦,并不是小麦面粉的价格。
  
  偏偏现如今赵满仓给出来的价格,太吸引人了。
  
  科洛科利采夫顿时眼冒金光,迫切问道:“你真的能够弄来一万吨小麦面粉?不掺杂其他东西的优质小麦面粉?而且价格是每吨五十二卢布?”
  
  一美元等于零点九卢布的汇率,所以按照国际粮食进口价格对比,在莫斯科境内想要购买到粮食,价格相对会更贵一些。
  
  毕竟莫斯科的农业反哺工业发展,价格低廉也是有一定限制的,再说了,莫斯科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几百万吨粮食,加上从今年年初开始,赫鲁尤金就已经开始大力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玉米。
  
  玉米是给牲畜吃的,不是给人吃的粮食。
  
  所以这就导致了莫斯科更加依赖进口更多的小麦。
  
  先不管其他,总之赵满仓给出每吨五十二卢布的的价格,并且还是已经加工好的小麦面粉,科洛科利采夫绝对愿意为之冒险。
  
  “没错,而且我刚才也已经说了,不止是一万吨,你就算是要得更多,我也能够供应给你。”
  
  赵满仓微微一笑,只要有利可图,没人会是傻子。
  
  但为啥是找经营石油的国营工厂负责人呢?
  
  因为赵满仓没办法一下子就找到更高层的领导,能够找到这样一位负责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慢慢来吧!
  
  一万吨粮食已经不少了,科洛科利采夫能够吃得下这么多确实很牛逼。
  
  要知道,京城总共六百六十万人口,每年的粮食消耗就是二十七八亿斤左右。
  
  当然这是因为统购统销政策的限制,致使很多人的粮食消耗都在一个定数之内。
  
  可即便如此,十亿斤粮食就相当于一个两百二十万人口的城市一年的粮食消耗量了。
  
  在如今这个时代的海参崴,由于莫斯科的政策,所以这时候的城市人口超过一百万,远比后世仅为五十多万的人口多多了。
  
  即便如此,海参崴每年消耗的粮食,大概也就是六七亿斤多一些,也就是四十万吨左右。
  
  因此,科洛科利采夫能够消耗掉一万吨粮食,真不少了。
  
  赵满仓也已经挺满意的了,万事开头难。
  
  初次交易嘛,慢慢来。
  
  卖出去一万吨粮食之后,赵满仓换回来不少石油,大赚了不少钱。
  
  国际市场上,因为石油七姐妹的把控,国际原油价格处在1.5-1.8美元/桶的垄断低水平,而实际上,莫斯科境内的汽油价格也是每升几美分罢了,十分低廉。
  
  要知道,莫斯科境内的九十三号汽油是95戈比/10升,98号汽油则是1卢布5戈比/10升。
  
  1卢布等于100戈比,也就是说,十升九十三号汽油仅仅只是零点九五卢布,等同于一美元十升的价格。
  
  而一点五美元就可以购买一桶原油,一桶原油等于159升。
  
  受到提炼工艺等技术的影响,一桶原油大概是能够提炼出七十九点五升汽油。
  
  换句话说,赵满仓卖出去的一万吨小麦粮食,按照每吨五十二卢布的价格,总价就是五十二万卢布。
  
  然后按照每桶原油一点四卢布的价格,赵满仓能够换回来三十七万一千四百二十九桶原油回来。
  
  赵满仓并没有直接换汽油,换的是石油,也就是回去之后还需要自己加工提炼才行。
  
  只不过,海参崴还是太小了,赵满仓没办法卖出去多少粮食,所以他只能够前往欧洲那边。
  
  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赵满仓就这么忙碌。
  
  转眼时间已经来到了六一年的一月份。
  
  白云城,珠江码头,赵满仓再一次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尽管这一次赵满仓从棉兰老岛带回来的黄金仅仅只有三百万盎司,跟去年带回来的两千万盎司,相去甚远,但对于领导们来说,这也是非常惊喜的呀。
  
  根据目前国际黄金价格,每盎司三十八美元,那么三百万盎司黄金就是一点一四亿美金了。
  
  价值如此之高的黄金收获,谁不眼馋?
  
  领导很高兴,但却没有什么想法,谁让赵满仓是京城的人呢?
  
  上面可是非常关注赵满仓的,而且赵满仓自己本身又是‘杀神’一样的存在,毕竟赵满仓要是普通人,他也带不回来这么多黄金。
  
  一月十号,赵满仓回到了京城,飞机刚落地南苑机场,就看到了一群领导在迎接自己。
  
  这待遇是少有,但对于赵满仓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了。
  
  “赵满仓同志,欢迎你平安归来!”
  
  跟领导客套寒暄,赵满仓也十分开心。
  
  乘车回城里的时候,领导就问他,棉兰老岛那边还有没有可能继续挖到宝藏?
  
  “领导,这一点,我不敢保证,但我认为就算挖不到,盯紧那些木村特工,肯定也会有意外收获,当然,这事儿就跟大海捞针一样,并不一定能够真的就有收获.”
  
  “是么?那我们可得庆幸有你这样的一员虎将,没有你,我们国家”
  
  领导感慨万千,不过并没有说什么,但赵满仓却是察觉到了领导的语气变化。
  
  尽管只是一丝变化,但赵满仓还是察觉到了。
  
  聪明的赵满仓,并没有开口询问,因为这不是他应该关心的事情。
  
  就算真的有其他什么不好的事情,赵满仓也相信以他现在的功劳,领导们肯定会替他拦下来。
  
  如果这都拦不下来,呵呵,那赵满仓肯定会被寒心死,说不准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你对棉兰老岛那边比较熟悉,也更清楚那边的情况,既然这样,那往后就由你来负责这方面的事情.”
  
  顿了顿,领导接着说道:
  
  “你们部门的老卫,应该是下个月调离你们部门,到时候就由你来接替他的职位吧”
  
  赵满仓闻言,大感意外,然后谦虚推让了两句,这才勉强应下来。
  
  关于卫华勇退休这件事,之前赵满仓就听领导提及过,但当时的赵满仓并没有太在意,或者说也轮不到他说什么。
  
  只不过他并没有想到,这一切会来得这么快。
  
  并且如果要论资格话,肯定轮不到赵满仓,可谁能够成为百零八部门的领导,并不是看资格,更看重能力。
  
  如果赵满仓这样的人都无法得到重用,这才是最大的笑话呢。
  
  果子巷八号院,赵满仓跟卫华勇回到了这里,因为都没人在,所以两人直接回到了办公室。
  
  后者没有聊工作,而是真诚地感谢了一番赵满仓。
  
  卫守常的病症已经彻底好了,现在已经出院了,不过每隔一段时间,还是需要回医院进行复诊复查。
  
  盖因为卫守常是第一例成功通过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病人,对医疗技术的发展有很不同的意义,闫世荣他们这些肿瘤科医生都希望他能够活得好好的。
  
  “哦,出院了就是好事儿啊,不过我之前叮嘱他的那些生活习惯,他有没有坚持?”
  
  赵满仓顺嘴关心了一句,卫华勇点点头,脸上尽是笑容。
  
  没有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就是好事一桩。
  
  这个话题聊了一会儿,卫华勇这才转移到了关于他退休的事情上面。
  
  沉吟片刻,卫华勇这才斟酌语气说道:
  
  “满仓,这个位置并不好坐,虽然过去这一两年来,由于你在棉兰老岛那边带回了不少黄金,使得我们这个部门的地位水涨船高,但我相信你自己也十分清楚,棉兰老岛那边的黄金宝藏终有一天会没有”
  
  “我不知道这个时候退休,让你接手这个领导位置,对你来说是好是坏,按理说我都已经退休了,不应该操心这么多了,可我不忍心别人欺负你.”
  
  卫华勇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是因为百零八部门太惹眼了。
  
  前年五月份的时候,沈安荣、李振祖他们刚退役没多久,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二代穆柳清就被塞了进来。
  
  就因为穆柳清这个二代,差点害得莫长治他们回不来了。
  
  一个穆柳清就已经搞出来了不少事情,如果赵满仓接手百零八部门之后,被人这么搞的话,加上棉兰老岛上的那些黄金宝藏又陆续被挖走,到时候百零八部门怕是要被取消了。
  
  而赵满仓今年也才二十七岁罢了,确实很年轻,没必要因为这些勾心斗角的事儿浪费时间精力,甚至是毁掉自己的前途。
  
  这就是卫华勇担忧的地方。
  
  “老卫,我很感谢你跟我说这些,你要退休,这是好事儿,你年龄那么大了,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了,不过老卫啊,我还是希望你不要搬走,就住在这里,如何?”
  
  赵满仓笑着开口,不等卫华勇拒绝,他又接着说道:
  
  “正所谓家有一老如一宝,更何况,你在这里也住习惯了,待在这里还能帮我们震慑宵小,一举多得,对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