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匪夷所思(求月票)
第118章,匪夷所思(求月票) (第1/2页)一九五八年九月三号,京城,正阳火车站。
跟林婉她们挥手告别之后,赵满仓坐上火车,一路向南,前往川蜀之国这个目的地。
绿皮火车的龟速,确实没有后世的高铁那么快。
赵满仓望着窗边慢慢倒去的风景,躺在被子上,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
沈保艾给他安排的是卧铺,给的是专家待遇。
其实本来应该是坐硬卧的,但沈保艾怕怠慢了赵满仓,所以特地安排了下铺。
至于沈保艾自己,他还留在京城,并没有跟着一起返回川蜀之国。
甚至就连待在军都山的那三位饲养员学徒,他们也同样没有跟赵满仓一起回川蜀之国。
导致这一趟旅程,就只有赵满仓自己。
要不说,沈保艾心大呢,居然能够干出这样的事儿来。
当然,他已经在川蜀之国那边安排好了接待的人,肯定不会怠慢赵满仓的。
“同志,你是大学生么?”
在赵满仓对面,一个身穿中山装的青年陈德宏,好奇地询问道。
陈德宏是看赵满仓看书,便先入为主,还以为遇到了同样是去川蜀之国报道的同学呢。
“我不是大学生,我就是普通的工人。”
赵满仓冲对方笑了笑,然后继续看书。
他这个反应,已经说明他并不想跟对方交流。
但是陈德宏却好像没有发现一样,仍然喋喋不休,接连抛出问题。
“同志,那你看的是什么书啊?我是川大的学生,今年刚参加高考,被川大录取了,我的专业是航空工程”
见对方这么有聊天的欲望,赵满仓只好放下书本,跟对方闲扯淡了起来。
他手里的这本书,其实就是还珠楼主在一九三二年于津城《天风报》开始连载的一本,名叫蜀山剑侠传。
作为一部名气极大的仙道世界,神魔武侠大宗师还珠楼主创作的这本,赵满仓在前世的时候就听说过了。
但上辈子那个时候,文娱太发达了,他根本看不进去这本蜀山剑侠传。
甚至,他都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看这本书,只是简单了解过它的故事梗概和一些人物罢了。
而在五十年代,在绿皮火车上,加上又是去川蜀之国,所以赵满仓在逛书店的时候,顺便就把它给买下来了。
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看的是什么书,赵满仓还特意给上了报纸封皮,如此一来,别人就不知道他看的是什么书了。
毕竟在五十年代,看这样的,很容易被人误会或者说是玩物丧志。
即便这时代有很多文盲,可能很多人都不识字。
但万一呢?
比如现在,对面卧铺的陈德宏,人家就是一位大学生,而且还是川大高材生。
陈德宏这家伙还是真是特别喜欢说话,好像就有说不完的话一样。
滔滔不绝!
在川大读航空工程这个专业,看得出来,陈德宏他这个人就是十足的有志青年。
赵满仓夸赞了对方几句,对方聊得更加起劲儿了。
这让赵满仓更加无奈。
特别是他们两人聊天的时候,旁边也来了不少人,五六人聚在一起,其中有两人居然也是大学生。
这就更加有意思了。
还有几人是领导,开口就是夸赞,竖起大拇指。
“我们国家就是需要更多像你们这样的大学生来建设我们的家园,好样的”
乔大平满脸认真,冲陈德宏他们几人竖起大拇指说道。
这个时代,能够坐火车出行的都不是普通人,特别是卧铺,那就更是如此了。
赵满仓也不知道陈德宏、张布、方桥山他们这些大学生是怎么买到卧铺票的,他也不会去问这些。
现在乔大平开口了,那就让他们继续聊吧,他则是当起了观众。
相比聊天,他更喜欢当一个听众。
看戏,更有意思。
陈德宏、方桥山、张布他们这些人都是大学生,有共同话题。
至于说乔大平、刘志虎、郭晓鹏等领导,偶尔当听众,偶尔插嘴几句。
所以整个火车卧铺的气氛都挺好的。
只不过,他们聊着聊着,就不知道什么情况,突然就聊到了中医这个话题上面。
而且同样聊起了之昨天晚上苏婉珍说过的那个古代平均寿命这个话题。
赵满仓听着就感觉好笑,古代人的寿命短?大概就是三十岁左右?
其实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并不短,不然的话,孔子也不会说三十而立、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的话了。
还有就是古人常说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等等。
当然,古人寿命短这一点,其实是被战争、营养不良、近亲结婚、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等原因被拉低了。
比如封建王朝每三百年左右必然会经历王朝更替的规律,比如古人喝水都不煮开再喝凉白开的等等。
其实别说是古人了,就算是后世,不也有很多人喝水从来不喝凉白开么?
甚至,很多年轻人都只喝饮料,最后二三十岁,在很年轻的年龄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寿命没有几个月了。
癌症的年轻化,就是一大趋势。
而赵满仓觉得他自己上辈子之所以会得胰腺癌,跟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等有很多关系。
“赵同志,您是有不同意见么?”
就在这个时候,大学生张布注意到了赵满仓脸上的不屑,于是不由反问道:
“刚才我已经说过了,我们中国古代战争不断、王朝更替、医疗条件较差等原因才会导致古代人均年龄低下的原因,中医在这方面确实不如人家西医,您是认为我的观点不对么?”
“不不不,您说的都是对的,我没有不同意见,您开心就好。”
赵满仓直接罢手道,他才懒得跟对方争辩这件事,而且也没有什么好争辩的。
先不管输赢,对赵满仓来说,没有任何好处,何必呢?
聊天嘛,开心最重要!
其他都可以靠边站!
见赵满仓这么说,张布脸上的笑容更甚:
“对嘛,我就知道赵同志也是赞同我的观点,古代的人均寿命确实很低,而且中医确实不如西医”
这个时代的很多人,都持有这样的观点。
原因也挺简单的,那就是过去百多年的时间里,神州沉沦,战争不断。
虽然说新中国确实已经成立了,但很多人的脊梁骨早就软掉了,根本站不直,也站不起来了。
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之下,普遍会认为中医不如西医,实在太正常了。
赵满仓闻言,直接打断对方道:
“张布同志,你搞错了,我并没有赞同你的观点,我刚才只不过是懒得跟你掰扯这件事而已,请不要把你的观点强加到我头上来。”
“而且我们这只是闲聊,没必要上纲上线,就算真的如同你所说,中医不如西医,我也希望你可以向陈德宏同志学习,人家才是真正有志气的年轻人,愿意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你不行!”
听到赵满仓的话,张布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愈发兴奋了起来。
方桥山、陈德宏、乔大平、刘志虎、郭晓鹏等人全都露出好奇的笑容,都想看看赵满仓这位‘工人同志’接下来会有怎样的表现。
大家为什么会好奇赵满仓的表现呢?
因为赵满仓身穿钢铁厂制式工服,确实是一名工人同志。
可他却又出现在火车卧铺车间,而且还拿着一本书来看。
如果说他是八级工人,手上的老茧还差了点意思,再说了,他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岁出头,白白净净的脸,气势相当沉稳,怎么看都不像是八级工人。
然而赵满仓身上确实有着很多极为矛盾的点,让大家一时间猜不到他的具体身份。
刚才大家伙聚一起聊天的时候,赵满仓就一直相对沉默,并不怎么发表自己的观点。
没想到这会儿突然说了不少,大家当然惊讶了。
“赵同志,你刚才明明没有否认我的观点,并且还认为我的观点是对的,现在却又反驳说不赞同我的观点,不知道你怎么解释呢?”
张布笑着说道:
“你这样摇摆不定可不行啊,这个世界上就是因为有太多人像你这样,左右摇摆,也就是骑墙派”
“西医的发展非常快,从之前发明的青霉素到现如今,各类药物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很多医院也都使用先进的西医医疗器械作为辅助”
“反观中医,固执己见,全靠师徒传承,还讲究什么一病一方,完全没有任何的效率.”
赵满仓摇摇头,这孩子绝对是思想有点小问题,上政治课和历史课程的时候,肯定是走神了。
那么崇尚西医,其实也不是大问题,毕竟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教员都说了,要辩证地处理好跟西医的关系,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互相促进,互为补充。
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更加符合我们的国情。
结果按照张布的想法,那就是应该全面西医,否认中医的存在。
属实很危险。
“张布同志,我问你一个问题,在西医传人我们国家之前,我们古人是拿什么治病救人的呢?”
“中医啊!”
张布肯定地回答道,赵满仓便摊摊手道:
“喏,这不就对了嘛,中医在我们国家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从上古时代的神农尝百草到扁鹊,然后到华佗,再到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葛洪等等。”
“他们这些人传承下来的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千金方、针灸甲乙经、温热论、脉经、肘后备急方等等经典医书,随便拎出来哪一本不是吊打你口中所谓的西医?”
“历史的同一时期,中医绝对是全面超越西医的。”
“在现如今这个时代,之所以会让很多人都跟张布同志你一样,持有‘中医不如西医’这样的观点,那是因为你们睁眼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人家西方那些人想要给你们看到的罢了.”
“不可否认,西医在过去一两百年的时间里,发展确实非常迅猛,并且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之下,只会发展得更快。”
“但是中医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生存了几千年,不是靠张布同志你的一张嘴就否认得了的事实”
“为什么你看到的医院等很多地方都是西医医生居多?那是因为你接触的层面就是这样,因为我们教员坚持中西医结合啊,所以才会有很多西医”
“你本来就讨厌中医,崇尚西医,所以你看不到中医的好.”
“在你看不到的很多地方,全国那么广大的乡镇农村等地方,那些才是中医扎根生存的土壤,而且中医在很多医院、大学里面也是非常强势的,只不过你不是医生,所以你不知道罢了。”
被赵满仓这么一顿输出,张布顿时瞠目结舌,脑子都快转不过来了。
乔大平、刘志虎、郭晓鹏、陈德宏他们也同样目瞪口呆地看着赵满仓,旋即鼓掌。
很简单,赵满仓这一番言论,有理有据,确实更容易让人接受。
“赵同志,刚才听您的意思,您是一名医生?”
刘志虎目光闪烁,好奇地询问道。
“对,没错,我确实是一名医生,而且我也知道您有病,病得还不轻.”
赵满仓这句话直接把乔大平、陈德宏、张布等人的大脑给干宕机了,这怎么还骂人了呢?
话说人家刘志虎也没有得罪赵满仓吧?
就在大家都以为刘志虎会气急败坏地反骂回去的时候,刘志虎却是激动地伸出手,道:
“赵医生,您可真是厉害,仅凭眼睛就能够判断出我生病了,之前我看过的几位医生都没判断出来.”
“您可不可以帮我看看我这病还能治么?”
刘志虎患的是类风湿关节炎,已经治疗好几年了,但一直都不见好转。
他还是在京城这座城市治疗,享受的是全国最好的医疗服务了,但都没有用。
类风湿关节炎这种病症跟自身免疫异常、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系,病情会持续发展,除了关节受累之外,还可能并发类似肺间质纤维化、神经系统病变等其他器官病变。
无法被治愈,只能够通过预防关节畸形和残疾的发生。
不管是协和医院还是友谊医院,亦或者北大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其他医院,刘志虎都去看过了,但没用。
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被根治。
也因此,刘志虎被这种疾病给折磨得不轻。
如果不是靠着协和医院他们给出的药方子来预防或者减缓关节进一步发展,他早就变成残疾人了。
听到刘志虎的话,乔大平、陈德宏、方桥山、郭晓鹏他们顿时更加好奇了起来。
特别是张布,眼下这样的情况让他松了一口气。
刚才赵满仓的凌厉进攻,持续输出,确实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而且就算是现在,张布也依然没有想到可以反驳赵满仓观点的更好论述,所以他选择了沉默。
“当然能治,但这里是火车上,还真不好给你治疗。”
赵满仓笑了笑,接着说道:
“如果你相信我的话,你可以回京城之后,去钢铁厂找我就可以了。”
“类风湿关节炎这种顽疾,一般的医生确实是无法治愈的,只有部分医生才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就算是我给你开方子,也需要针灸加中药的双重加持,大概半年时间才能够看出效果.”
听到赵满仓这么自信满满,刘志虎可激动坏了,不停地道谢,就差直接给赵满仓跪下了。
很多人不知道类风湿关节炎对患者的折磨,那是非常痛苦的经历,没人会愿意体验这样的疼痛。
经过这件事之后,大家看赵满仓的眼神时,都变得尊敬了不少。
虽说赵满仓并没有出手给刘志虎进行诊治,但他只是简单看几眼,就可以判断后者患得是什么疾病,仅凭这一点,就知道赵满仓并不简单。
天下医生千千万,中医就有不少,但中医也讲究望闻问切啊,不是说看几眼就能够知道对方得了什么病。
要知道这里可是在火车上,并且赵满仓还那么年轻,他得接触过多少类似刘志虎这样的病人,才能够练就出这样一双火眼金睛?
因此,赵满仓这一手,确实把大家都给镇住了。
接下来的聊天风向就变了不少,而赵满仓也没有再开口说话。
只不过,时间过去了两个小时左右,中途又上来了一些旅客,有好几位旅客也都加入到了赵满仓他们这边的聊天群。
其中一位名叫曾雪瑶的女同志,十分年轻,样貌也非常出众,而且落落大方的乐观性格,确实非常吸引人。
反正张布、陈德宏、方桥山他们几位大学生,更是孔雀开屏一样,一直在展现自己的学识,以期能够获得曾雪瑶的关注。
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曾雪瑶确实很漂亮,而且还足够年轻,所以张布他们围着她转也很正常。
火车的前进速度缓慢,路途遥远,又没有后世那些现代化娱乐电子设备,自然是跟人聊天才能更好地打发时间嘛。
“曾同志,你这是要去哪里呀?”
“曾同志,你饿不饿,我带了糕点,这是京城西单桂香村食品店的糕点,这家食品店的糕点可好吃了,你尝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