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大军围城
第九百六十九章 大军围城 (第1/2页)刘泽宁很幸运,在他生命即将终结的最后一刻,等到了皇城司的赵歙。
或许是老天垂怜,不忍见忠臣陨落,天道无情,终究给人留了一线生机。
下邑县仍然很乱,当地的厢军和乡军团练都出动了,从各地调集来的数万人马围住了两座县城,但只是围城,并未攻城。
不是他们不敢,而是朝廷有令。
应天官场如此糜烂的情况下,官家和朝堂已经不能相信本地官府和厢军了,平定民变由汴京殿前司兵马接手,狄谘率领的禁军兵马已在路上飞驰。
下邑和楚丘两县被乱民占领,没等朝廷兵马镇压,他们的内部已经乱了。
民变是冲动的选择,冲动之后终究是要恢复冷静的。
人一旦冷静下来后,便被自己冲动的行为感到后悔,尤其是冲动之下竟然干出了造反的事,乱民都是普通百姓,谁能不害怕?
占了两座县城,已经是倒反天罡了,面对城外数万厢军和乡军的围城,城内的乱民惶恐不安。
故意煽动蛊惑百姓,发起民变的豪强地主,不知何时竟失踪了,城内群龙无首,乱民们没有主张,于是商量推选一位首领来领导大家。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没有人肯当这个首领,被人提到名字就倒地撒泼,打死也不肯,抽签抓阄也不干,有人索性直接开骂,说自己不过是个看热闹的,无辜被你们裹挟入城,我本是清白良善顺民……
这些乱民尽管不识字,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基本的王法他们还是知道一点的。
至少他们知道,自己干的是造反的事,如果当了这群人的首领,或许暂时手中有权,无限风光,可一旦被朝廷军队破城,这个首领就是被诛九族的下场。
不干,这首领打死也不干。
过不了几日,朝廷军队破城,自己还可以解释是被无辜裹挟,当了首领可就连辩解的理由都没有了。
没人幻想过成功,这是不可能的事。
如今时代不同了,听说朝廷军队装备了一种名叫“火器”的东西,这种武器无坚不摧,宋军就是靠它把辽军打得落花流水,大宋从此扬眉吐气。
穷凶极恶的辽军在火器之下都走不了几个回合,他们这群可以用“乌合之众”来形容的乱民算老几?能挨得了几发?
他们甚至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靠的是锄头,铁耙这些农具占领的县城。
赵歙领着皇城司暗部的属下,在距离下邑县不远的山神庙,将高烧昏迷的刘泽宁悄悄地接走,路上简单治疗后,紧急送往汴京。
而此刻的应天府城内,韩忠彦的马车已经到了。
随同韩忠彦一起来的,还有千名殿前马军司的禁军骑队,他们手执火器,骑马紧紧护侍在韩忠彦周围。
迎接韩忠彦的南京留守李淮站在城外,看这场面和架势,心中不由沉到了谷底。
京中文官出巡地方,官职再大,朝廷也不可能派千名骑队护卫。
韩忠彦是监察大夫,论品阶与当朝宰相相当,可他也没这个资格,这种排场除非官家出巡才有。
可这次韩忠彦偏偏带了这么多人来,说明什么?
说明官家和朝廷对应天府官场起了疑心,从而有了戒心。
李淮领着应天府官员,面不改色地站在城门外,朝韩忠彦躬身行礼。
韩忠彦眯眼打量着李淮,将他的模样深深记在心里,然后点了点头。
“李留守免礼,本官奉旨巡察南京,所为何事,想必你清楚吧?”韩忠彦淡淡地道。
李淮躬身道:“是,下官请罪,下官万死,南京辖下下邑县民变,是下官之罪。”
韩忠彦语气渐冷:“下邑楚丘两县被乱民所据,此事不必着急,朝廷已派禁军平息,乱民归降就在这两日,本官要知道这场民变是如何发生的,它为何会发生,希望李留守能给本官一个合理的解释。”
李淮小心地道:“下官在送往汴京的奏疏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韩忠彦眯着眼,缓缓道:“李留守的意思,是监察府的刘泽宁激起的民变?”
李淮垂头默不出声,但他的沉默已经回答了一切。
韩忠彦再扫视其他的应天府官员,见他们也垂头不语,显然默认了这个说法。
韩忠彦不由冷冷一笑,道:“是非曲直,终有定论。朝廷禁军兵马已对下邑楚丘形成合围,民变即将平息,事情的真相也将水落石出。”
李淮忍不住道:“韩大夫的意思,是不相信下官和应天府官员所说?您不能因为刘泽宁是监察府的官员,便存偏袒包庇之心,未免有失公正。”
韩忠彦点头:“‘公正’要有理有据,不能因为你的一道奏疏就什么都信了吧?本官此来,就是查实证据,这也是官家的意思。”
二人刚见面,场面便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