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侥幸余生
第九百六十七章 侥幸余生 (第1/2页)皇城司查办民变事件的目光很毒辣,毕竟是他们的传统手艺了。
甄庆出了汴京,当即便将目的地定在了下邑县,并且目标非常明确,先找到下邑知县陈素。
民变是在下邑县爆发的,下邑县城也成了乱民占领的两个县城之一,如果下邑知县死在乱民之中,皇城司自然会找别的人,谁知下邑知县命大,居然逃了出来,那就不必客气了。
这座宅子是会亭镇上一户地主的府邸,从宅子的规模就能看出,这地主发了不小的财,府邸规模甚至比汴京的一些权贵官员还大,里面的摆设也更豪华。
下邑知县陈素在民变之后逃出县城,选择的第一个落脚地点就是这座地主宅院,显然这位知县跟地主的关系不一般。
此刻的陈素站在甄庆面前,神情忐忑紧张。
一个小小的知县,有生之年居然能见到恶名昭著的皇城司,而且还是一把手,现在他都说不清究竟是幸运还是倒霉。
甄庆面沉如水,一双锐利的目光如鹰隼瞄准了猎物,准备在半空中向下俯冲。
安静的前堂内,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气氛在渐渐蔓延。
陈素的身躯抖得越来越厉害,脸色比死人还白。
皇城司为何找上自己,陈素心里大概有数。
民变是在下邑县爆发的,仅这一条,作为知县的陈素就难辞其咎,朝廷问罪下来,他这个知县是第一责任人。
安静的气氛并没有持续多久,甄庆已有些不耐烦。
皇城司以前办的大案要案,目标人物不是朝堂大佬就是亲王郡公,眼前这个小小的知县能被皇城司亲自审问,简直是他家祖坟冒青烟了。
“陈素,民变是如何发生的,你最好说实话,皇城司的手段你或许没体会过,但你一定听说过,本官也不想把场面搞得血淋淋,所以,大家互相配合一下,我问,你答,不准一字作虚,可好?”
甄庆此刻仍然和颜悦色,这个人物太小太卑微,甄庆怕话说重了吓死他。
陈素当即惶恐点头,然后不假思索地道:“上官明鉴,民变真的与下官无关,是一个名叫刘泽宁的监察府官员来到下邑县后,民变便爆发了。”
甄庆的眼睛眯了起来。
陈素或许自己不知道,短短的一句话,他已暴露了太多信息。
首先是扣黑锅的语气,与南京留守李淮的奏疏简直如出一辙,就像二人提前串好了口供似的。
其次,应天府及辖下七县的官员,似乎都达成了某种默契,相信此刻就算皇城司找到别的知县来审问,他们的口供应该都是一模一样,这显然不对劲。
看着面前神情紧张惶然的陈素,甄庆缓缓道:“你的答案,本官很不满意,刚才就当你失言了,咱们重新走一遍。”
“陈素,下邑县民变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记住,这件事是在你的治下发生的,你若还不肯说实话,朝廷问罪下来,可是夷三族的下场,本官劝你说话之前想清楚,莫害了你父母亲人的性命。”
甄庆的语气很缓慢,每个字都说得很清楚,陈素终于变了脸色,尤其是听到“夷三族”时,更是浑身剧烈抖了一下,表情愈发绝望。
不知过了多久,陈素突然咬牙道:“下官并未失言,民变确实因刘泽宁而起,下官治理下邑县多年,从未出过事,刘泽宁一来,民变就爆发了,朝廷若要冤枉下官,我无话可说!”
甄庆笑了,眼中却毫无笑意:“好!虽然不知南京留守拿捏了你什么把柄,让你这样豁出性命帮他圆场,你这宁死不招,铁骨铮铮的样子,倒是引起了本官一点点兴趣。”
“既然事情不能和风细雨地解决,本官也没时间与你周旋,该让你见识一下皇城司的手段了。”
说着甄庆拍了拍掌,前堂外的庭院里,缓缓走来一行人。
陈素忍不住扭头望去,见这群人都穿着绛色官袍,应该是一群宦官,可这群宦官却有些诡异,他们面色惨白,似乎常年不见阳光,走路的姿势也是非常阴柔,浑身仿佛没有骨头似的随风飘扬。
为首的一名宦官大约四十来岁,身形微胖,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只是这微笑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诡异的阴森的味道。
随着这群宦官缓缓步入前堂,堂内莫名吹来一阵阴寒的冷风。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在这股阴冷的寒风里,陈素似乎听到了一阵凄厉的惨叫声,痛苦哀嚎声,伴随着这群宦官的步履,仿佛无数冤魂萦绕在他们周身,跟着他们走进来。
这画面令人毛骨悚然,陈素的脸色更苍白了,浑身止不住地颤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