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串联(下)
第527章 串联(下) (第2/2页)你跟其他一些人不同,他们的立场有问题,上面都看在眼里,以后不会有多大支持,你不一样!”
铁总这里着重强调。
陈麟风若有所思。
这让他想到两个人,一个人是莫岩,一个是刘慈鑫。
按说莫岩拿了诺奖,后续应该会有官方层面的极大推广。
教科书选文、荣誉、历史地位这么来上一套,能直接把一个作家给推上文学神座。
典型例子就如史铁生,那可是跟莫岩、于华他们同代的人,就是因为上了教科书,逼格听起来就不太一样。
还有金庸,因为部分节选内容被放进教科书,其武侠就慢慢的有名著的势头。
更早的如鲁郭茅巴老曹这样的文学巨匠,就更不用提了。
一个文学作家如果有了诺奖,加上教科书选文加持,再加以持续不断的舆论攻势,假以时日,追上前辈,百年以后挂上个文学家、思想家之类的名头,也不是没可能。
但从后世的发展来看,莫岩也就新闻刚出的时候支棱了几年,后面就不太有动静了。
而大刘则不同,一部《三体》直接推上神坛,从后世的发展来看,地位一直是稳步提升的。
按理来说,诺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是远大于雨果奖的。
但结果呈现出来,却是对比明显。
一个畅销书作家,在地位上,竟有赶超著名严肃文学作家的趋势。
放在以往,根本不可能。
这应该就是背后支持力度的差异。
看来上面对于立场这块,多少也是有考虑的。
铁总语重心长的说道,“虽然这话说出来还有点早,但在我看来,你是有望能够在文学地位上,接巴老班的人。
他们那一代,固然是自身天赋和文学素养惊人,但其实也少不了时代的加持。
历史的进程给人带来的光环非常大。
后人想要追上他们,那真是太难了,难到近乎不可能。
可你不一样,只要按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不中断,未来说不定就……”
她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
身为体制内的人,话还是习惯不要说太透,但意思还是很明显的。
华教授忍不住插话,“这点我挺支持你铁姨的,你现在的条件真的太好了,让人忍不住畅想,真要因为一点小失误,导致本该出现的未来有了偏差,那也太亏了不是。”
“……”
陈麟风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对于未来,他也是有所考虑的。
或者说,从小起,他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如何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这一生的功业和地位。
在他看来,作品本身固然是绝对首要的最关键因素。
其他方面,诸如官方层面的推动,影响范围,以及行业影响力这块,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助推因素。
官方层面,正如他先前所想,有和没有,差距甚大。
那是自上而下,还有自下而上。
他在钱燕秋家里,提到的集众人之力,推动网剧剧本审核力度放宽,就是想要增加行业影响力,是自下而上的。
参考建国的第一代前辈们,他们能有极高的历史地位,脱不开时代因素。
而这个时代因素,很多时候就体现在,他们参与构建了最初的行业通行法则。
白话文、诗歌,现代话剧,现代史学研究方法,现代考古……
哪一个不是有着这些前辈们的身影。
这是他们影响力的体现。
就如胡适,以正常的眼光来看,他无疑是该批判的类型。
但就因为门人弟子帮忙鼓吹的多,再加上白话文推广上有一定功劳,历史地位竟也一直不低。
在行业发展上的贡献,某种程度上,是官方评价很难影响的。
在他看来,这是额外选项。
而官方层面的加持,只要屁股能一直坐正,未来总不至于太差。
这使得他不太担心一些细微的风险。
想了想,陈麟风还是稍微解释了几句。
长辈关心自己,总不能让他们太担心。
“你有自己的考虑这很好,不过你现在毕竟在上级领导那里挂了号的,凡事要多想想。”
“嗯,我知道的。”
陈麟风老老实实的应着。
感觉这事算过去了,他便将此前在钱燕秋家里商议的事提了提。
“铁姨,正常反应意见,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铁总无语,“你还真是会来事,真当相关部门无限宠着你是吧。”
转念一想,光电、文化口、出版总署的态度,说不定还真是。
毕竟是招牌,心头肉啊。
她头疼似的捏了捏眉心,“我也说不好,正常来说,只是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陈麟风喜道,“那……”
“但是要注意方法,”铁总立马打断,“万不能给人留下挟众相逼的印象,实在不行,要学会放弃。”
“嗯,我明白。”
“真明白?”铁总狐疑。
“真明白。”
这点他太懂了,这么多年也不是白过的。
“铁姨,到时候要不您也去凑凑热闹,帮忙镇镇场子?”
铁总摆手,“我去不合适,影视圈和文学界毕竟隔着一层,除非你能把老蔡找去。”
这个老蔡,应该指的是文化口的老大吧。
“额,我可没这个本事。”
“你还知道啊,”铁总白了他一眼,“行了,这几天如果有能说的上话的人上门,我给你提一嘴。”
陈麟风一喜,“那可太谢谢铁姨你了。”
等正事聊完,华教授迫不及待的问起了《南宋昭烈传》的相关事项。
怎么想起写这个剧本的?
拍摄的时候,战争场面如何搞的那么大?
还于旧都之后,还有没有后续?续集?金国能灭了吗?
以及拍摄时的相关细节等等。
毕竟是近期最热门的话题,华教授也免不了好奇。
自从看了开头之后,不知不觉的就看完了全剧,现下正是最感兴趣的时候。
陈麟风一一解答。
会不会续集,得看情况。
他倒是想,但还是得上面的意思。
拍摄前后的一些细节,包括剧本编写时的推演情况,陈麟风说的更多,这些他知道的最清楚。
男人一说起历史就没个完,说到他们几个编剧所设想过的种种画面,譬如将秦桧逼到金国,最后一块砍了之类的。
华教授听得直扼腕叹息。
“哎,这段可惜了,要是能拍上就好了,秦桧值得这样的结局。”
“我们也想,不过这样有点不太合理,毕竟刘备一个三国的人,不知道秦桧造了多大的孽。”
“也是。”
“……”
铁总也饶有兴致的在一旁听着,虽然不满小陈搞偷袭冒险,但剧本身她也是喜欢看的。
毕竟早年也是文学女青年,知识储备是够的,对历史本身也感兴趣。
这一点倒是和现在的茜茜有点像。
聊了几个小时,眼看天色渐暗,陈麟风告辞离开。
坐在车上,他拿出手机,拨通电话。
“梅姐,之前咱们聊过的那事,这几天就开始联系吧。
咱们来搞一出六大派围攻光明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