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一家人幸福的吃喝,倒霉的是老雀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一家人幸福的吃喝,倒霉的是老雀 (第2/2页)“我说下个星期还是啥时候,我到时晚上过去看看,也捂一些弄回来卤上。”李龙说道,“马号里有空的圈,说是野鸽子钻进去后在里面睡觉。只要进去后把窗户和门一堵,抓就行了。”
“那下个星期我也去看看。”李建国也来了兴趣。冬天没事,晚上除了看电视再无其他娱乐活动,不然上一回谢运东他们也不会想起来拽着李龙去弄呱呱鸡。
近两百多个老雀,四十来分钟就处理完了。这边梁月梅和顾晓霞也把干辣皮子、花椒泡好切好了。
李建国过去拿着菜刀,咣咣咣一顿乱剁,把老雀的克郎子全都剁成指头大小的块,这样炒起来熟得快。
李强匆匆跑过来,身后跟着明明昊昊,明明昊昊的嘴上还带着黑灰。
“爸,小叔,老雀还有没有?我们吃完了!”
“没有了,等吃炒的吧。”李建国说道,“一会儿就好。”
三个孩子脸上都是失望。
“炒的更好吃!”李龙笑着说,“去擦擦嘴,呆会儿你们就知道了,炒的啊,比烤的好吃的多!”
明明昊昊顿时就期待起来,也不失望了,跟着李强去擦嘴。
“多放些油。”李龙看大哥掌厨,便说道,“炸一下味道更好。”
“这个你放心。”李建国笑笑,“可不是那时候不舍得用油了,现在咱家吃油可厉害得很!”
这下李龙就放心了,去到里屋看电视。
桌子上摆着一盘炒花葵和一盘炒油葵。
一般人家哪会这么奢侈?通常情况下都是混着炒一些,油葵香,但小,吃起来麻烦。花葵大,但没油葵香,吃起来方便。
有些人喜欢吃油葵,炒熟的一把往嘴里塞,嚼出香味儿后,吐掉,再来一小把。
然后嘴上黑黑的。
李龙抓起一把花葵慢慢磕了起来。
现在电视上放的是《便衣警察》,这电视是真的红透大江南北,《少年壮志不言愁》这首歌更是老少皆会唱,火大了。
这时候的片子不那么清晰,但看着很有质感,年代感十足的发型服饰,加上很接地气、专业化很强的表演,看着就舒服。
老刘这时候唱歌还没那么粗的脖子,还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也难怪后世网上一直说,唯有影视音乐没有辜负七八十年代的人。
这时候的影视节目,真是演啥像啥,不像一零后的一些片子,演技打斗敷衍气息太足,导致看不过眼。
“哗啦”一声,料入热油,腾起一股子火光的同时也弥漫开一阵子香气来。
李娟带着李强,还有明明昊昊都躲进了这边屋子,期待的等着。
老雀被剁得稀碎,所以熟得快,加上又用热油炸了一下,七八分钟就出了锅,盛出来两大盘,分做两处。
“今天喝一杯?”李建国对李龙说道。
“行啊,我去叫老爹。”李龙正有此意,一年到头忙忙碌碌,不就为的是这点小幸福小自在吗?
梁月梅和顾晓霞带着孩子们在东屋吃,孩子们吵吵闹闹也很热闹。
“月梅,你们喝甜酒还是辣酒?”李建国问道,“今天高兴,都喝一点。”
“给娃娃倒小香槟吧,我们两个……”梁月梅看向顾晓霞。
“喝甜酒吧?”顾晓霞不喜欢喝白酒,说道。
“行,拿一瓶甜酒吧。”
李建国去取了一瓶红葡萄酒过来递给梁月梅,然后问杜春芳:
“老娘,你跟我们喝辣酒吧?”
“我喝辣酒,不过不跟你们,我和娃娃坐一堆,热闹。”杜春芳摇头。
于是东屋大桌子上,只有爷仨。李建国拿出两瓶酒来,笑着说道:“这酒还是八二年小龙卖了鱼买回来的白杨老窖,这拿回来也有五年多时间了,今天咱们尝一尝!”
“逮鱼卖钱啊,”李龙感叹着,“那时候是真辛苦,不过赚钱也快。”
“是啊,那小海子在那里好多年了,谁能想到那样逮鱼赚钱呢。”李建国给每个人倒了一杯,盖上盖子,说道:
“喝一杯?”
“来来来,喝一杯。”李青侠笑着说:“这日子过得真舒服,想吃啥都有,想喝啥也都有。还能吃到喝到外国的东西,这辈子,真值!”
李龙笑着说:“老爹啊,好日子在后面哩,现在才哪到哪?咋也得等你住到楼房才行啊。”
“那我可等着。”李青侠一点也不矫情,有福他能享受,有苦他也吃得起,活得真是乐观。
五十克的杯子,一口干了,辣嗓子,但入喉后到胃就是舒服,李龙放下杯子,拿筷子夹着块老雀肉嚼了起来。
“味道真好,骨头都炸酥了。”李龙又夹起一筷子说道,“看着是小,味道真不错!”
“嗯,就是。”李青侠也不吐骨头,边吃边说道,“谁能想着这小家伙味道也这么好呢?”
这时候主要的作物是粮食,所以麻雀比较泛滥,也直到棉花大规模种植铺开后,才少了起来。
抓一些吃并不算啥,还没人会觉得这玩意是保护动物。
这时候谁要提麻雀是保护动物,会被人骂的。
老家情况好了一些,不过地里种的粮食勉强刚够交公粮和自家吃的,想要富起来就难,所以许多年轻人出去打工了。
俊贤回去后就通过大队的电话打过来报了平安,说打算明年还要过来。
李青侠和老家联系的多一些,大队干部有他的子侄辈,经常能听到一些事情。
虽然杜春芳老说他打电话浪费电话费,但她说她的,他打他的,电话费自己也能交,多了解一下老家事情嘛,正常。
老兄弟们有过世的,也有跟着去打工的,这让李青侠越发觉得全家过来是正确的选择。
看看现在过的日子,这才日子嘛!
他抿了一口酒,夹了一筷子麻雀肉美滋滋的吃着。
神仙来了都不换!
至于李龙说以后日子会更好,他相像不来。毕竟现在的日子,他以前都是相像不到的,还能好到什么程度呢?
现在几乎已经天天吃肉了,天天还有苹果吃,大冬天也冻不着,屋子里面暖和得很,孩子们也孝顺,还求啥哩?
李龙和李建国两个就商量着开春种棉花的事情。
“还是种点播的吧,条播的要给薄膜开口子,那个麻烦。”李建国最后决定,“到时让俊贤多带几个人过来。对了,前进干活也不错,到时也让过来吧,咱们家里地多,正需要人哩。”
不光要点播机,要人,还要化肥、薄膜、种子,一开春就是一笔投入。
但兄弟两个说的很开心,因为都知道,可能会要开启一个新时代了。
四队头一回种棉花,虽然两个人都不知道头一年种下去情况怎么样,但都不担心。
家底子已经厚实起来,有钱托底,哪怕真有什么事情,也能兜得起。
不知不觉,一瓶酒见底,父子三个人都还在兴头,于是又开一瓶。
那边屋子已经吃完,顾晓霞也没打扰这边,带着孩子去前院准备睡觉了。
明明昊昊还不想睡,想要跟着哥哥姐姐一起。但顾晓霞不许,说这边睡不下,明天起来就能一起玩。
这么说了,明明昊昊才嘟着嘴跟着妈妈离开。
“明明昊昊真好玩。”李娟跟着梁月梅收拾着厨房,小声说道,“乖得很,也聪明得很,以后学习成绩肯定好。”
“你和强强好好带,后面的弟妹学习成绩就会都好的。”梁月梅现在对两个孩子的成绩也很满意,笑着说,“在学校不要太苦着自己,明天走的时候,给你用咸菜炒些肉带上。”
“哪可能苦啊,我是我们宿舍里最富的了。”李娟笑着说,“你们给的钱,小叔小婶有些时候过去看我也会给我钱,硬塞,不要都不行,哪花得完!”
“嘿嘿,那就拿着。”梁月梅笑着说,“在他们眼里面,都是一家人哩。”
“就是一家人嘛。”李娟理所当然的说。
以前小叔都是在家里住的,那就是一家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