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625章 无奈…

第625章 无奈…

第625章 无奈… (第1/2页)


  
  民族意识。
  
  在后世人看来,汉,恰恰是华夏民族,觉醒民族意识的关键历史转折。
  
  然而事实上,民族意识的萌芽,早在春秋战国早期,甚至是殷商万年,就已经萌生而出了。
  
  ——早在千百年前,华夏民族就已经懂得区分白狄、北蛮、南夷。
  
  虽然在这千百年的历史进程当中,曾经被排斥的各路蛮、夷,都成了华夏文明的一份子,但这个过程却是必不可少的。
  
  曾几何时,楚人被称为蛮,越人被称为夷;
  
  甚至就连如今的关中,在短短几百年前的春秋时期,也不过是为周天子养马的牧仆:嬴姓秦氏的养马地。
  
  现如今,楚人也好,越人也罢,亦或是秦人、赵人、燕人、梁人……
  
  凡是用诸夏文字,说诸夏语言,束发戴冠,衣衫右衽的,都被认同为诸夏之民。
  
  虽然‘汉人’‘华夏民族’的概念还没有清晰形成,但隐约可见的、模糊的民族意识,却已经悄然形成。
  
  只是不同于后世,华夏之民将世界上的人,分为汉人和洋人、龙国人和外国人——在如今汉室普行的价值体系当中,世界上只有一种人。
  
  诸夏之民。
  
  在这个时代的价值体系看来,除了束发右衽的诸夏之民、炎黄子孙外,世界上就不存在其他任何人种。
  
  北方匈奴——蛮夷也;
  
  西南诸夷——都说‘诸夷’了,还能不是蛮夷?
  
  甚至于,未来有朝一日,在世界的另一头闪耀璀璨光芒的罗马文明,将自己的使徒送到中原,恐怕也只会让这个时期的华夏文明,在‘野人图鉴’中多记一笔:远汉数以万里,极西之地,有白狄,金发碧眼……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华夏民族,虽然在严格意义上,还没有形成‘华夏民族与外族’的区分观念,但也已经形成了‘人和野人’的判定标准。
  
  而这里的人,自然就是实际上的华夏民族。
  
  至于野人——除了华夏民族以外的所有外族,都被纳入这个笼统的范畴。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说华夏民族,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初步觉醒了民族意识。
  
  只是这民族意识,并非精确地:本民族和外民族,此外民族和彼外民族之分;
  
  而是更为笼统且傲慢的:本民族和野人之分,此野人和彼野人之分。
  
  虽然画风有些奇怪,但本质上依旧是民族意识,似乎并不需要刘荣进行过多干涉。
  
  但刘荣却清楚地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华夏往后两千多年的路,几乎每一个不该走的岔路,每一个伤害华夏民族的绊脚石,都是源自外族。
  
  甚至可以指名道姓的说:北方游牧民族。
  
  ——对于北方游牧民族,贯彻华夏上下两千多年的封建史,刘荣并不觉得这是坏事。
  
  正所谓: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在距离近现代两千多年前的公元前,华夏文明独自占据着亚洲东半部,若是没有一个像样点的对手,就很容易故步自封,走上歧路。
  
  在后世,有这么一种有待商榷的说法。
  
  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几乎完全是以战争作为驱动力;
  
  每一场战争,都会激发新的技术革新,每一个文明的首创,也都会激发该文明所在的地区,不得不强迫自己快速进步,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外部威胁。
  
  尤其是后世,发生在近现代的两场世界大战,更是让这种说法甚嚣尘上,具备了不可撼动的坚实依据。
  
  事实上,似乎也确实如此。
  
  ——在那两次世界大战前,准确的说,是西方掀起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文明花费数千年,所得到的发展成果,甚至都比不上那两场世界大战后,人类科技花费一年所得到的发展。
  
  说的再具体一些,便是人类花了五百多万年,才从四肢着地的兽类,进化为了恐怖直立猿;
  
  又花了十几万年的时间,才从直立行走的‘猿’,进化成了靠智慧统治世界的人;
  
  而后,人类又花了五六万年的时间,将身上的草裙、兽皮换成了布帛,并从山洞、树洞搬进了自己动手建造的房屋。
  
  再然后,人类花费了至少五千年,形成了足以被称为‘文明’的种群传承。
  
  从猴儿,到有健全社会体系、保障基本人权的人类文明,花费了数百万年时间;
  
  但从落后体制下的农业文明,发展到近现代科技文明,人类却只花了不足百年。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那句话,似乎是对的。
  
  战争,确实是驱动着人类,不得不往前进步、探索的催化剂。
  
  因为只有战争所带来的危机,才会逼的文明、政权不得不进步。
  
  反之,若没有战争,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对手都没有,那再庞大的社会资源,也会被贵族用于奢靡享乐,而不是探索技术。
  
  在这一点上,华夏文明,是有过血的教训的。
  
  所以,刘荣从来都不觉得眼下的匈奴人,亦或是未来的鲜卑人、契丹人之类的游牧民族,是上天派来压制、惩罚华夏文明,以平衡机制的。
  
  恰恰相反。
  
  ——正是这些游牧民族的存在,才让华夏文明长期处于忧患意识当中,被迫的,不得不在强大自身的路上一路狂奔。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未来有朝一日,如果有机会消灭草原游牧民族,让华夏文明彻底吃下草原,顺带着把游牧民族也收纳为华夏民族的一份子;
  
  哪怕有这么做的可行性,刘荣大概率也会选择‘养寇自重’,给游牧文明留一个口子。
  
  就像狩猎成功后的成年狮、虎,会将猎物活着带回幼崽面前,让幼崽学习狩猎一样。
  
  因为作为统治者,刘荣实在太清楚华夏的统治者们,是一群怎么样的货色了。
  
  吴王夫差;
  
  励精图治的时候,那是女色都不近,结果一俟灭了越国,就开始白日喧淫,夜夜笙歌。
  
  唐玄宗李隆基;
  
  前半辈子做得多好,愣是将李唐王朝,推上了华夏文明从未有过的顶点!
  
  结果一有成绩了就飘,一场安史之乱,没差点成了李唐的亡国之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