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中国钱行
第920章 中国钱行 (第1/2页)中国钱行。
其楼阁门前不但车马络绎不绝,往来之人皆衣着华贵,甚至张肃还看到了一些盔甲鲜明的禁军守卫。
这是哪里?城中怎会有如此地方?
尤其是这中国二字,让张肃更是感到了一丝隐隐的不对。
中国,中原也,这个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大汉时其实是很少出现的。
不过,虽然它极少被人使用,但其背后的意义却非常明白甚至比今日意义更重。
中国二字不但象征着中央管辖的整个汉地,其出现场合还往往是在与四夷对应之时,体现的是圣天子居中而治的意识形态。
如此大的名头,如今居然出现在这个什么不知所谓的钱行上,实在是让张肃无法理解。
明明他只有十几年没来而已,现在张肃却觉得自己活像个十足的土老帽,看啥啥新奇,看啥啥奇怪,即便是比最初的自己刚到洛阳还要震惊十倍百倍。
“哈哈,别驾莫要惊讶,此乃是大将军设立的官办钱行。”
向导颇为自豪的解释:
“商旅在此存钱,可获少许利钱;若要借贷,只需抵押物什,利息比民间还要低上许多,如今不但各地商贾就连京中名门也多在此周转银钱,张别驾在这京中奔走,往后若有银钱往来的需要,记住这里那一准没错。”
“你说什么?!”
张肃听得目瞪口呆,大声嚷嚷:
“如今朝廷竟然做起了钱贷生意?这与民争利之举,岂是圣朝所为?!”
一时间,张肃听得莫名其妙,以至于他刚刚对苏曜极高的评价瞬间打折。
君子重义轻利,如此看重蝇头小利,行此与民争利之举,实在难说是目光长远之人。
“非也非也。”
向导还没说话,那钱行中走出的一个公子听到了他们的话,哈哈大笑走来:
“这位仁兄是外地来的吧,你道这钱行只是做放贷生息的勾当吗?远远不止如此!”
说着,他伸手入怀,取出一张印刷精美的纸张:“最关键的乃是这个!”
“这是什么?”
张肃一探脑袋,仔细端详。
只见那公子手中拿着的是一张约莫巴掌大小的纸片,上面印着精美的花纹和“中国钱行”的朱红大印,中间赫然写着“凭票即兑钱二十贯”几个大字。
“此乃钱票,只需凭这小小的一张票纸,我等便可在各地钱庄取钱,免去了携带重金长途跋涉的风险。”
公子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纸片:
“如今行商走贩,游学探亲,再不必携带沉重铜钱,只消揣几张这样的钱票,轻便又安全。”
“没错没错。”
向导亦是一脸骄傲:
“听说再过一段时间,大将军还有意让各地州郡都设立钱行分号,到时候不管是北边的幽州,还是南边的交州,只要拿着钱票,都能随时随地兑换银钱、铜钱,甚至可以直接用这钱票进行交易和纳税!”
“你说什么?!”
张肃闻言,瞳孔骤然收缩,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在东汉时期,成都便是与洛阳、邯郸、临淄、和宛城齐名的天下五大都市之一。
身为成都人,又是益州别驾,张肃立刻意识到这种钱票背后的巨大意义。
朝廷这是要用小小的纸片把天下财物尽收囊中!
一旦这钱票在全国通行,各州郡的经济命脉便如丝线般被洛阳紧紧攥住,商贾交易、赋税征收都将绕不开“中国钱行”这个枢纽,各地豪强再难像从前那样从容截留赋税、中饱私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