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陈白
第一百八十四章 陈白 (第1/2页)忽而阴风飒飒,鬼气森森。
有一阵迫人冷意沉沉自天中泻下,似是无孔不入般,叫人不寒而栗!
此时如众星捧月般被围在正中的,唯是一个丰姿俊爽、举止安祥的俊美男子。
陈白唇角微微带着一丝笑,脸上现出一股自信从容之意,似场中局势尽在他的把控之中。
在黯黯天光下,他头上那枚束发的玉钗显得更是光华莹亮,清透欲透,虽不知是有何功用,但其中隐隐透出的那一缕凌厉杀意,叫阴若华都是不由正色。
“陈白……”
阴若华瞳孔微缩。
玉宸曾经的十大弟子之首,钦罗岛主人,曾被君尧特意赐下了自己的出行仪仗,名传东州的修道伟器。
同样也是如今先天魔宗的堂堂真传,陈玉枢最为宠爱的子嗣之一,浊淮相的隔代传人,豢人经的又一位经主!
此时觉察到阴若华视线看来,陈白略一垂眸,含笑点了点头。
然后他又将目光落到陈珩身上,轻轻拍了拍手,做出一副感慨万千的模样。
“弟弟,听闻你在寻我,如你所愿,今番我来了。”
陈白稍一侧目,身周那群本是躁动不已,急欲噬人的鬼魔身躯一僵,齐齐将头恭顺一低,陡然安静了下去。
他声音饶有兴致:
“并非顾漪,这回换成是血河宗的阴若华了吗?看来你与我一般,亦是个风流中人呵。
那你我二人把酒畅谈一番,聊聊雪月风花又怎么不好?兴许我还能教你两招父亲当年的手段,本是同根所生,又何必以刀斧来苦苦相逼?”
陈珩淡声道:
“死到临头,只有这些废话要留下吗?”
“死到临头,我看倒不然……你若是全盛时候,为兄的确要忌惮你几分,毕竟能斩灭父亲那具神降身的,又岂是易与之辈?”
陈白目光俯视下来,声音隆隆震动云穹:
“不过如今你元气未复,远不是全盛时候!
见我至此,非仅不避,还要执意同我交锋?”
话到这时,陈白莫名摇一摇头,似想起了什么,讽道:
“你和道子……似你们这些人,倒是如出一辙的托大自傲、也固执己见,总以为能理顺世间诸事,知晓前处是死路,却还要不肯退让。
而天地万机,成败兴亡,莫能逃乎数。
虚空有时倾陷,日月有时晦蚀,唯有顺天应人,才能不堕尘劫,平地飞升。
明知不可为而执意为之,这并非智举,而是愚行!”
“在我面前,你也敢提起道子?”
陈珩眼帘一动,脸上显而易见的浮出一抹杀意。
“这是我跟随在父亲身旁多年来悟出的道理,实话说来,当初道子若是肯停下那门《白水大魔灵诅秘咒》,说不定我就会安分留在玉宸,然后老老实实当个玄门真传?
但可惜了,偏偏事不遂人愿……”
陈白遗憾摇头,此话倒的确是出自真心。
当初陈白他之所以悍然叛出玉宸,一来是为陈玉枢开出的厚利所惑。
毕竟有《豢人经》这等真正仙经在前,九州四海内,能够按捺住心动,倒也的确是不多。
至于二来,便也是陈白忧虑君尧坐化之后,他在门中得罪之人太多,恐失去背后靠山,将被刻意针对。
故而他才会倒向陈玉枢一方,为自己寻了个依仗。
而眼下陈珩与陈白虽只是言语相对,双方并未急着动手。
但一股紧张气氛却是在场中弥散开,叫其余人不好动作,都在暗暗凝神戒备。
“看来今日,是注定有一战了……”
又过得片刻,陈白一叹:
“不过陈珩,我的弟弟,我既知晓你对我怀有杀心,那今日主动前来见你,又怎会不做应对呢?
父亲曾有言,圣人行事,当如雷动风举,毕力以赴,不发则以,发之则以雷霆万钧之势!
这句告诫,我陈白一直是谨记于心的。”
说完后,陈白话锋一转,看向另一处:
“不必掩饰了,陈珩已是对你起了疑心,再藏下去也无用,反而会在接下来的斗法里自束手脚。”
“这便起疑心了?”
阴若华听得有人接口。
她循声看去,见本是手捏印诀,眼露戒备之色的张平阿忽大笑了起来,对陈白道:
“陈白,今番是你欠我一个人情了,待得回宗之后,那只‘常朝上鼎’你需借我一用!”
“我还未能真正坐实淮浊相隔代传人的名头,以‘常朝上鼎’的脾性,怎会听凭我吩咐?”陈白摇头:
“陈某尽力而为罢。”
“张平阿?你分明已经签了法契,如此行事,就不怕遭来反噬吗?”
阴若华见状先是一凛,但很快便也将心中那份错愕收起,沉声道。
“转度图轴……这是载于《琅嬛秘笈》中的一类秘器,若是将之覆于契书之上,便可蒙蔽天公感应。
而为了应对今日局面,早在先天魔宗时,陈真人便自元师手里讨来了一张,真是好算计!”
此刻幽幽出声的并非张平阿,也非陈白。
而是不知何时现身在云空之上,身裹焰光,正轻轻击节赞叹的灵寿明。
“至于陈真人与张真人往日的仇怨,在大势面前,这又算得什么?”
灵寿明轻声感慨道。
“又来一位?还是灵寿明?”
阴若华玉容已是微微变色。
……
……
陈白、灵寿明,再加上一位张平阿——
如此阵营,已远不是她能应付的了,单一个张平阿,便能将阴若华给暂且拖住。
更莫说那凶名远播的灵寿明,甚至是更强出一筹,连余黄裳亦无法等闲视之的陈白!
在阴若华看来,若陈珩在全盛时候,或不需自己援手,他也可应付这一处。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
在陈珩元气未复时,陈白竟与灵寿明联袂而至,达成了默契,且本属己方的张平阿还悍然反水,叫局势更坏。
如此一来……
在阴若华暗暗心惊,灵寿明正感慨《琅嬛秘笈》的玄妙之时。
陈白心下倒不如面上看去的那般写意,暗暗摇头。
如灵寿明所言,他与张平阿在先前虽有不快,但后来随着陈玉枢道业愈隆,双方也早在暗中化干戈为玉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