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9山西急报
1559山西急报 (第1/2页)“首辅还没到吗?”
内阁,魏广德值房外,张四维手里拿着一份奏疏快步走来,看到在门前侍立,无所事事的芦布就问道。
“次辅大人,老爷今日可能有事儿耽误了,还没有过来。”
芦布见到是张四维,急忙行礼答道。
“首辅大人昨日是否说过今日要休沐?”
张四维只是皱皱眉,又追问道。
“不曾听说,按说老爷应该到了才是。”
芦布老实答道,随即又看向张四维说道:“次辅大人可入内休息片刻,老爷应该是在路上了。”
“不用,我还是会值房,那里事多。
首辅大人来了,劳你通知我一声,就说有急事商议。”
张四维开口说道,“如果,嗯,如果巳时首辅还未到来,你也和我知会一声。”
“是。”
芦布马上答应道。
张四维这边说完,转身又往自己值房走。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魏广德的身影才出现在值房外。
“老爷,你来了。”
终于看到魏广德出现,芦布急忙上前迎接。
“嗯,遇到些事儿,耽误了时间。”
魏广德笑笑,心情很是愉快。
刚才在乾清宫里,不仅解决了冯保的问题,顺道和万历皇帝还商量了向倭国用兵的问题。
从和皇帝的交谈中,魏广德意识到万历皇帝已经不是那些不知兵的皇帝,对倭策略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好吧,这可都是自己教导之功。
其实,大明朝中后期的皇帝,英宗皇帝是实打实上过战场,虽然战绩很不光彩,但相信对用兵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
之后的成化帝在英宗的教导下,应该也是知兵的皇帝,推动“成化犁廷”就可见一斑。
但是弘治皇帝可能在这方面就欠缺些,他甚至没有完整接受过帝王教育。
他儿子正德皇帝,庙号“武宗”,自然是知兵的,算是真正会打仗的皇帝。
自正德之后的皇帝,嘉靖和隆庆二帝,显然在军事方面天赋有限,特别是嘉靖皇帝,正是在他治下,大明朝天下南北危机重重,完全不知兵。
甚至,嘉靖三十年时居然还想以当时的明军发动北伐,报复俺答汗。
要知道,十多年后,明军才能勉强和俺答汗一较高低,那时候幸好是没真打,否则怕又是一次“土木堡之变”,然后京城被围甚至被攻陷都有可能。
不过还好,自己把战场的事儿用故事的方式呈现给皇帝,现在的万历皇帝至少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儿,该如何算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现在看来,就算自己退休,想来“万历三大征”也没啥风险。
辽东的事儿,自己已经算是给大明朝解决了隐患,不会有李成梁养寇自重的情况发生。
特别是大明的隐患之一的泰宁部,这次因为板升城之事,辽东军出关突袭辽西草原,在围歼泰宁部一部族时,意外杀死了泰宁部手里速把亥。
这份战绩,也是最近半月才被证实,有戚继光带回来的铠甲、旗帜和兵器,还有锦衣卫刺探回来的情报佐证。
就是可惜,主要打击目标土蛮部虽然损失惨重,但其首领多半是带着残部跑掉了,向西遁入草原深处。
对于万历皇帝希望调集更多的精锐战兵出战倭国之事,魏广德答应下来再和兵部商议。
其实,这话也就是敷衍万历皇帝,大明精兵有限,调集更多的精兵,不仅影响巨大,更是沉重的财政负担。
兵马未动,钱粮先行,这已经是大明朝军事动员的常态了。
没有充足的银钱,就没法调动更多的精锐部队。
魏广德回来的路上也想过了,话带给兵部,至于有没有能力继续调集,那就是另一回事儿。
为了保持现在防御力量的平衡,很大概率是不会增加兵力了。
如果需要,那就只能再次招募土兵助战,包括西南的狼兵、白杆兵和西北的弓手,浙江的火器兵,这些都是大明可以征集强兵的地方。
魏广德迈步走进值房,芦布紧随其后进来,这才小声说道:“老爷,张相爷来这里两次了,说有要紧公务和你商量。”
“知道今日送来什么紧要奏疏吗?”
魏广德一愣,站在那里问道。
“紧要的都是优先送到这里,应该,哦,对了,山西那边上了道奏疏,大致是说最近三年山西大旱,前两年靠着百姓辛劳还有点收成,今年怕是颗粒无收,恐酿出饥荒,请求朝廷拨粮赈灾。”
送来的奏疏,负责接收的中书都会先看一遍,然后分发到各阁老的值房里。
山西的奏疏,可能是中书考虑到张四维是山西人,所有分到他那边了。
魏广德点点头,自己老家如果受了灾,肯定也会当成天大的事儿来办。
中书舍人此法,算不得有错。
“去安排人,叫锦衣卫刘指挥过来下,我要询问山西的情况。”
山西前两年就有灾情上报,朝廷在通过锦衣卫核实后,减免了一些赋税。
这套做法,现在在内阁已经成为惯例。
地方官府上报灾情,通过皇帝的亲兵去核实,然后快速下达救灾指令。
这也是朝廷经过张居正的改革,太仓有银子赈济。
如果是嘉靖朝那会儿,国库空的都能跑耗子了,面对这种灾情,地方上和朝廷里,都只能视而不见,想方设法拖延时间。
所以高拱一再说治国就是治官,而张居正则是把提升官场效率和收齐赋税做为重中之重,此时就充分体现出实际效果。
没钱,遇到这种事儿,你治官能有什么用,难道要官员变卖家产赈济灾民吗?
不可能的。
说到底,要保地方平安,就得朝廷有钱,在确认灾情后能及时拨款赈济。
至于老百姓能拿到多少,这就是治官的艺术。
地方上如果能够稳定局势,自不必说,就算贪一点,朝廷也捏着鼻子认了。
可如果地方上出了事儿,朝廷有赈济,所有的锅都甩给地方官员头上,包括从国库出来的层层“漂没”,都会被扣在地方官员头上,然后拉出来示众,平息民怨。
这就是这些年张居正、魏广德整顿吏治的做法。
只不过,魏广德确实很是皱眉,那就是山西连续三年旱灾之后,怕是
“哎,民生多艰,这些年怎么这么多事儿。”
魏广德叹气道。
“张阁老让我见你来了,就去知会他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