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零一十一章 跟好人学好人
第三千零一十一章 跟好人学好人 (第1/2页)“不过他们做的味道和我们做的泡椒味略微有些不一样,我这就是用泡椒鱼子的做法,将食材换成了鱼肠鱼肝而已。”
“今天的陈皮鸡其实也很好吃,不过被两道鱼料理给盖过去了。”吴仁中笑道:“果然如肘子说的,有烤鱼在,其他席面菜就没有发挥的余地了。”
吃过晚饭,大家趁着夕阳又下水游了最后一轮,这才上岸来围着篝火煮茶夜话。
临睡觉前当然不能真喝茶,周至煮了一锅醪糟汁,在里边放了桂花糖,桂圆干,葡萄干,让饮品充满了花香和果香。
“可惜没带藕粉。”冯雪珊说道:“肘子做的这个甜饮,配藕粉吃应该很不错。”
“其实要不挑剔的话,我也能用勾芡的豆粉做出来。”周至笑道:“味道也不差的。”
“咦?那你以前在家里给我们做的……是不是也是用豆粉冒充的?”闫霄问道。
“那是我妈给外婆准备的!”周至在闫霄头上拍了一下:“要不是西湖藕粉,要不就是黔中葛根粉,你个山猪吃不了细糠的家伙!”
外婆牙口不好,在还没有南方黑芝麻糊的年代,老妈老爸仗着以前在糖酒公司工作的便利,在家里常备着藕粉、葛根粉、蛮州特产的肥儿粉、旌阳特产的玉米粉,以及周至和小伙伴们最喜欢吃的“炒面”。
炒面是根据四表舅弄来的配方弄的,用各种豆料,芝麻,大米,糯米,猪油,还有一些开胃健脾的药材,果干一起等炒熟炒香,放凉后装在密封罐子里,需要吃的时候舀小半碗出来,加点糖用开水一冲,调成糊糊也能勉强当一顿饭。
闫霄砸吧了一下嘴巴:“好久没有吃到外婆的炒面了,要不你搞一碗假藕粉,给我们解馋吧。”
“做这个小苗是高手。”周至笑道:“让小苗来请这个客吧。”
调制“藕粉”其实就和勾芡差不多的道理,将带来的豆粉先加入一点凉水,调成浓浓的浆子,接着将烧开的醪糟水浇进去迅速搅拌,使淀粉糊受热均匀变成浆糊状就行了。
不管是藕粉还是葛根粉麦小苗都挺喜欢吃,两人也经常拿这个当夜宵,麦小苗经常亲自操作,手艺已经练得相当不错了。
用普通地瓜粉做出来的“藕粉”在清香的味道上差了真藕粉一筹,但是有醪糟、桂花、果干的加成,吃起来倒也不赖,让大家纷纷对麦小苗竖起了大拇指,表示她跟了好人学好人,现在做菜的技术也像模像样了。
这夸奖有点埋汰人,不过麦小苗却很开心,毕竟在认识周至之前,她是真正“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从小到大虽然得到的赞誉无数,但绝对没想到过会有靠厨艺得到夸奖的一天。
接下来又再次进入了音乐会时间,这回大家都学乖了,选择了唱民谣。
前年和去年算是民谣大火的一年,不仅在大陆出现了校园民谣这个歌曲类别,连带着还将曾经红过又沉寂的台岛校园民谣,也重新带火了一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