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奇装异服
第966章 奇装异服 (第1/2页)“哟,这不国公爷嘛,不在外头忙您两位夫人进门的事,怎么有空回来了。”
嘉应堂,刚回来的贾琏听到凤姐儿的话,没好气的道:“你又怎么了?”
“我能怎么,当然是恭喜二爷啊。”
贾琏走过去,摸了摸凤姐儿愈发大挺挺的肚子,笑问平儿:“中午的菜,你加了多少醋?”
平儿不解,但还是摇头配合:“没,没加醋啊……”
贾琏便笑道:“你若是没加醋,怎么你们二奶奶旧疾复发矣?”
“去~”
指桑骂槐、一语双关可是凤姐儿的强项,自然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贾琏的埋汰话。
因此拍开贾琏的手,颇有怨念的道:“你还好意思说我吃醋!原本以为林丫头和宝丫头进门的场面也就比我当初的好些,谁知道你心偏的这样。
若仅仅只是场面大也就罢了,我可都听人说了,你给满京城上至高门府邸,下至普通官吏士绅,凡是能和我们家搭得上边的,都下了请帖。
你干脆把我的位置也挪给林丫头和宝丫头算了,也免得我空占着这个名头,到时候让满城的人看我的笑话。”
听着凤姐儿满腹幽怨,贾琏笑哄道:“好好的怎么又说这个,不是都说了当初和现在情况不一样……”
“再不一样你也不能这样啊,连老太太过大寿的排场都完全压下去了。”
被凤姐儿打断话,贾琏有些不悦,于是对屋里的平儿小红等人道:“你们几个,没见你们二奶奶都气的什么样了,还愣着做什么?
还不下去给你们二奶奶收拾东西,我等会就送你们二奶奶回王家。”
贾琏这话一说,别说平儿等人不安,左顾右盼,就连凤姐儿也是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贾琏。
她不过就是随口发两句牢骚,除了确实有些吃味的因素,最重要的还是觉得贾琏太铺排浪费了,想要规劝一二。
没想到贾琏就要送她回王家?
第一反应就是觉得不可能,以前她那么狼狈,那么“不懂事”,贾琏都没有这么做。
眼下她还大着肚子,怀的还很可能是贾琏的嫡长子,贾琏怎么可能就因为她发几句牢骚就这样惩罚她。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心里不信,嘴里却道:“你要休我?”
贾琏拍了凤姐儿比以前略有肉感的大腿一下,冷声道:“休什么休。
你不是嫌弃你当年的婚礼场面太小,不如林丫头和宝丫头的吗?
既如此,我不得一视同仁,将你也暂时送回你娘家去。
等大礼那一天,将你连同林丫头她们一道接回来,我们重新再拜过天地。
这样,总该不算偏心,你该满意了吧?”
凤姐儿顿时被噎的说不出话来,旋即脸上一红,啐道:“呸,尽胡说八道……”
嘴里虽然骂,但是心里的牢骚倒是彻底没有了。
当年的婚礼场面虽然一般,那也是明媒正娶。
如今的场面再大再奢华,那也是偏房侧室。
她除非是猪油蒙了心才会想要交换。
而且她内心何尝不知道,她能坐在这正妻主位的位置上,很大的原因就是占了先机。
真要抛却这个先机,让她和黛玉宝钗公平竞争,她还真有些没底。
主要是那两个不但模样一点不比她弱,气质和才情还真不是她这个“破落户”能比的。
这么一想,哪还有什么想不通的。
贾琏认为她还没有想通,继续问道:“什么胡说八道,我可是认真的。
真的,你既然这么羡慕她们,不如就听我的。
反正我那天接两个进门和接三个进门差别也不大。
到时候你和她们两个站一起,我们四个人拜天地如何,还更热闹呢。”
凤姐儿哪里不知道贾琏是故意埋汰她,有些生气的掐了贾琏一下,然后插科打诨道:
“人家不过就说两句,你就说这些,什么意思。
我又不是真心抱怨,只是你弄这么大的场面,又不好意思朝我要钱,我担心你手里钱不够使,想着要不要我拿一些给你。
你倒好,一点不识好人心。”
贾琏见凤姐儿服软也就不再追着,霸道的揽过其香肩,笑道:“你有这份心意就足够了,不过一点小钱而已,还犯不着动家里的。”
将头埋在贾琏怀里的凤姐儿闻言撇了撇嘴。
臭男人口气真是越来越大了,还小钱……
当她不会算数吗。
虽然不知道贾琏和贾政是如何协商的,但是只看这些日子贾政帮忙张罗外边,一笔一笔银子往外掏,而王夫人完全不心疼的样子,就知道贾琏肯定是往官中补了钱粮了。
忽然凤姐儿抬头道:“还有一件事与你说……”
“其实,我觉得既然现在我们这边也立了府,账目还是分开算的好……你觉着呢?”
凤姐儿想法很简单。
以前大家都看着官中的产出过日子,大家一个锅里捞食,怎么划算大家商量着来就好。
但是现在荣国公府官中的产出明显是不够这一府两门支使的。
就拿这一次来说,贾琏这大张旗鼓的办一次大礼,只怕荣国府官中要拿好几年的进项才能补的上。
也可以说,是现在荣国府官中的收入和开支,和贾琏的收入和支出不匹配了。
先不说贾琏吃亏。
就现在贾琏想要办大事,若是不主动往官中补钱,官中钱粮就不够。
若是补吧,那贾政等人以后办事,需不需要往里补钱?
补吧,他们只怕拿不出钱来,而且道理上也不大讲得通。
若是不补,贾琏看起来岂不是有些冤大头?
也不公平。
所以凤姐儿早就觉得,两边账目还是分开算的好,就像当年贾政和贾赦两个一样。
各自的事情各自出钱办。
贾琏当然能听得懂凤姐儿的意思。
事实上账目分开才是正理,是处长之道。
只不过当初贾母等人生怕贾琏和家里分割开去,所以强烈要求“不分家”。
这其实算是家里的一个“弊政”。
不过想了一下,贾琏还是道:“这件事,以后再说吧。现在提出来,不说老太太伤心,老爷那边也会多心。”
贾琏对这点小事倒是不怎么在乎。
若是他手头一般,或许也会想办法分开,不然账目混在一处,早晚会闹矛盾。
但是偏偏他手里的钱自己根本花不完。
所以吃点亏就吃点亏呗。
反正自从元春省亲之后,荣国府的官中也算是缓过劲了。
不说每年增长,至少入能敷出。
也就此番他打定主意要办一场轰轰烈烈的婚礼,根本不在乎花钱,所以才主动往官中补了两三万两银子,就是让贾政知道他有钱,好放开了手脚去办事。
至于贾政、贾母等人平常的花销,只要他们不在以前的水平之上,大肆提高支出,以变相的来掏他手里的银子,其实根本就影响不大,或者说没影响。
因为荣国府名下那十万亩良田和上百间屋舍的产出,就足够能支撑他们的开支。
就当荣国府官库是自己的,不过是顺带着接收了一笔遗产,并理所当然的多养了一批人罢了。
凤姐儿见贾琏都不在意,自然也没多的话好讲。
因为她也不想和贾母等人彻底断了情义。
她虽然喜欢钱,却也不算是守财奴。
实际上,她还是挺有大局观的。
她方才说的担心贾琏手里的钱不够,也不完全是虚言。
若是贾琏当真差钱,或许开口问她要,她也会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