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诡三国 > 第3607章槐影权弈定乾坤

第3607章槐影权弈定乾坤

第3607章槐影权弈定乾坤 (第1/2页)

甲鱼的上策,终究也没憋着什么好屁。
  
  甚至斐潜觉得,甲鱼之前所有的献策,都是为了最后的所谓『上策』做铺垫的。
  
  当然,大多数谋臣所说的『上策』都是极其理想的模式,贾诩这一次也不例外。
  
  斐潜在贾诩走了之后,单独坐了很长时间,
  
  这也是斐潜的习惯。
  
  贾诩大体上算是自己人,阵营内部的,但是并不代表阵营内部的自己人就不会给斐潜挖坑。
  
  斐潜静静地坐着,将之前和贾诩谈话的内容,以及提及相关的问题,又重新思考了一遍,然后忽然想到了贾诩提出的那个问题……
  
  汉人羌人之间的问题。
  
  贾诩仅仅只是说汉人羌人么?
  
  接下来的山东中原地区,还会有更多的汉人羌人,也会有更多的冲突。
  
  有冲突,就有案件,有案件,就有原告,被告。
  
  百姓都是希望事情能够简单化一些,比如简单的受害者,加害者。
  
  然后加害者就是穷凶极恶,被害者就是完美无瑕,但是实际上在大多数时候,双方都不是纯洁无暇的无过错的,都在无辜的表面下还有另外一副嘴脸?
  
  贾诩提及的事件,羌汉之间的冲突。
  
  羌人有羌人的习俗,汉人有汉人的律法。
  
  一般来说没事,但是真要闹起来的时候,要依靠什么来确定对错?
  
  必然就是律法。
  
  因为习俗这种东西,无法『约定俗成』,就像是潜规则,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可法律这种东西,向来就是整个社会的底线。
  
  比如刘邦的约法三章,就只有『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那么,骗人呢?
  
  这就不好限定了,而且对于大汉的律法来说,有时候连这种最基础的底线,都可以凭借断案的人可以随意改动。
  
  最喜欢改动律法的,自然就是皇帝。
  
  金口玉言,口出天宪。
  
  可是享受到这种随意改动律法的便利的,却并不只有皇帝……
  
  贾诩之前提及的那个羌汉之间冲突的问题。
  
  巡检到了案发现场,肯定是第一时间先抓羌人。
  
  因为巡检心中已经锚定了是羌人的问题。
  
  羌人打人了,这一点毫无疑问,但至于为什么打,那就是另外一个案件了。
  
  先把汉人得寸进尺的行为抛在一边,单论羌人打人这一点,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倒也可以说得通,然后就这么定案了。
  
  巡检算是最基础的审理,然后县令复核。
  
  都判决羌人有错。
  
  但是对于汉人有没有错,避之不谈。
  
  羌人头领找到了贾诩,说是汉人有错,然后贾诩才重新翻阅案件,觉得有意思,上报给了斐潜。
  
  其实从整个的流程来看,虽然巡检之处未免有些处理草率,但是也能理解,毕竟巡检手头上的事情是最多的,时间紧,任务重,基层工作不好搞。
  
  吃空饷人人要,真干活人人推。
  
  如果说当时双方的羌人汉人,能自报家门表示认识谁谁,家里有谁谁,那么巡检多少还会注意一点。
  
  结果双方都没说,那么自然就是简化流程,执行简略版本。
  
  到了县令之处,县令还特意拖延了一段时间,按照潜规则,就是给双方一点时间各找各妈,结果羌人的头领没能领会到意思,等到了后面才找到的贾诩。
  
  贾诩原本也不想管,可是一琢磨,不对啊……
  
  现在要打仗啊!
  
  前线还有那么多的羌人骑兵啊!
  
  怎么办?
  
  贾诩就来找斐潜了,似乎是顺带的,很自然的,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斐潜。
  
  斐潜说改判,那就改判,说各打五十大板,那就各打五十大板,说是全归某一方有罪,那就全归某一方有罪。
  
  老甲鱼是滑溜得很,一点因果都不想要沾。
  
  斐潜让甲鱼将这个案例送到参律院。
  
  现在想了想,似乎有些还不够……
  
  或者说,有些不妥。
  
  甲鱼这家伙,特意提出来的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斐潜也能猜测出参律院大概会怎么做。
  
  首先肯定会维持原判。
  
  因为这是维护斐潜麾下,包括巡检县令在内的整个律令架构尊严的问题。
  
  这倒不是说斐潜,或是参律院,因为是汉人机构,就在特意维护那几个头脑发昏,利令智昏的汉人。
  
  当然,在某个角度上来说,这个判决的结果,确实是会让那几个汉人觉得是斐潜,以及斐潜麾下的律法机构是在给他们撑腰……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
  
  至于打人的那些羌人么,依旧该罚款罚款,该劳役劳役,一点都不会少。
  
  谁叫这些羌人大脑管不住肢体?
  
  这同样的,也不代表斐潜就完全判定羌人就是彻头彻尾的罪人。
  
  而是在这一件事情上,羌人必须要学会如何用汉人的律法来保护自己,而不是采用羌人的习俗来强调无辜。
  
  羌人以为自己用蛮力就可以解决问题,那么现在也就必然会遭受到蛮力的解决。
  
  参律院是不会支持改判羌人无罪的,更不会让羌人觉得闹起来,就可以更改判决,否则的话……
  
  毕竟其他的大规模冲突比较难见,但是平常时间相互摩擦,打架斗殴的事情可不要太多,如果谁闹谁就有理的话,谁闹腾的大就改判谁赢的话,还要巡检大理寺干什么?
  
  方法很重要。
  
  其次么,斐潜感觉自己好像又被甲鱼摆了一道……
  
  斐潜不由得喟叹了一声。
  
  如果在早些年,若是甲鱼这样来试探,斐潜即便是表面上不表示,但是心中也会不痛快。
  
  可是现在却觉得很平常,甚至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或许这就是问题。
  
  现在的斐潜,已经习惯更全面,也更高角度的去看待问题了。
  
  对于个体,个人,抑或是某个群体,斐潜已经不会特别的看重,以及有什么特别的倾向了……
  
  嗯?
  
  斐潜忽然反应过来,这甲鱼,该不会是特意用一个个的献策,来测量当下斐潜的态度吧?
  
  对于羌汉的,关中的,山东的,以及对于天子的……
  
  『这家伙……』
  
  甚至斐潜有一点感觉,就连贾诩自己都清楚他的『上策』,不会得到斐潜的同意,但是他依旧说了……
  
  这个狡猾的甲鱼。
  
  斐潜到现在,才算是大体上推测出了这大甲鱼想要做什么。
  
  他想要搞一个锚定!
  
  虽然说在汉代未必有『锚定心理』等名词出现,但是并不妨碍甲鱼先在斐潜心里面扔几块石头……
  
  想要破解这种锚定,就必须先将自己心中原本固有的框架砸碎。
  
  让石头流动起来,滚动起来,翻出另外的一个面。
  
  只不过这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
  
  ……
  
  ……
  
  夜色深沉。
  
  贾诩缓缓的走出了骠骑将军府,准备回住所休息。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贾诩走到了将军府前院的时候,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了前院的槐树之下,仰头而望,不知道是在看着星空,还是在看着槐树。
  
  后世觉得槐树是木依着鬼,所以有些人就以讹传讹,觉得槐树不干净,不吉祥,但是在古代,槐树恰恰相反是代表着吉祥之树,而且槐树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和华夏生活习惯,起居饮食相互关联在一起了……
  
  槐树在医病手中,便是良药。槐树花蕾干燥后之为槐米,果实称之为槐角,其味苦,性微寒,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痔疮、肠风、跌打损伤、痈肿疱疡等症。槐籽人药有明目黑发、补脑益寿的药用价值。
  
  甚至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有吃槐叶饼的习俗,称之为『槐叶冷淘』。
  
  而在后世,单凭一个『鬼』字,就被人讹传成为树中有鬼,妨碍活人,若是院中种树,不仅是困家,而且会碍人云云,关键是还有大批的人对此深信不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