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六十章 写给人间的诗
四千三百六十章 写给人间的诗 (第1/2页)“那我们就建一个培训中心,”吴浩立刻决定,“让李博士带队去马里,把维护手册翻译成当地语言,再编一套实操课程,确保每个村庄都有能独立操作设备的人。”
时间转眼到了月球超导能源站的安装阶段。王鹏和队友们穿着厚重的宇航服,在月球表面组装储能模块。超导线圈被小心翼翼地展开,淡紫色的光泽在月球阳光下格外醒目。“启动储能测试。”吴浩的指令通过量子通信网络传来,王鹏按下按钮,太阳能收集板立刻开始工作,电流源源不断地流入超导储能模块——屏幕上的储能效率显示98.5%,远超传统储能设备的80%。
“成功了!”指挥大厅里爆发出欢呼声,周教授激动地拥抱了身边的小李,小李的眼眶通红,手里还攥着当初调试设备时用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不放弃”三个歪歪扭扭的字。吴浩看着屏幕上月球能源站的灯光亮起,像一颗遥远的星辰,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大学实验室里,他和林薇裹着同一条毛毯,等待超导样品降温的那个冬夜——那时的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把超导的光芒送到月球上。
三个月后,吴浩和林薇来到了马里的海水淡化厂。厂外的空地上,几个当地技术员正在调试设备,他们的手上沾着机油,却笑得格外灿烂。“这台设备每天能处理500吨海水,”技术员阿米拉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我们村现在不仅有干净的饮用水,还能灌溉庄稼,今年的玉米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
吴浩走到设备旁,摸了摸外壳上的超导线圈——那是用月球提取的钬元素制成的材料,手感冰凉,却能迸发出改变生活的力量。林薇拿起手机,拍下阿米拉和孩子们在灌溉渠边顽耍的画面,照片里,孩子们的赤脚踩在清澈的水里,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着光。
傍晚,他们坐在厂外的土坡上,看着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你还记得大学时我们的梦想吗?”林薇靠在吴浩的肩膀上,轻声问。吴浩点点头:“你说要让科技像阳光一样,照到每个角落。”“现在我们做到了,”林薇笑着说,“月球上有我们的能源站,马里的孩子有干净的水,还有儿童医院里那些不再害怕检查的小朋友……”
吴浩望着远处的村庄,灯光点点,像撒在大地上的星星。那些灯光里,有超导路灯的淡紫色光晕,有海水淡化厂的指示灯,还有村民家里亮着的电灯——每一束光,都是超导技术写给人间的诗。
就在这时,吴浩的手机响了,是可可打来的:“吴总,欧洲空间局的超导太阳帆成功发射了!他们说用了我们的石墨烯涂层技术,现在已经捕捉到太阳风能量,正朝着小行星带飞去!”
吴浩挂了电话,和林薇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还有超导量子计算机要完善,还有全球能源互联网要搭建,还有更多像马里这样的地方,等着超导技术带来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