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二十四章 回归的春季战略发布会
四千三百二十四章 回归的春季战略发布会 (第1/2页)当他用磁铁贴上“浩宇科技2025春季战略发布会”的标题时,行政主管抱着一摞文件进来,最上面是刚收到的“星环数码”新品发布会邀请函——对方试图用提前发布抢占市场,但吴浩只是扫了眼就放在一边:“他们的折迭屏铰链寿命只有15万次,咱们的是30万次,产品力才是硬道理。”
晚饭时间,吴浩在员工餐厅遇到了刚结束供应商会议的采购主管。对方递来一份“锐眼科技”的AI视觉模组报价单,低声说:“他们想靠汽车电子转型,但咱们新手机的摄像头模组还是得用索尼的IMX989,锐眼的方案成像噪点还是太多。”吴浩端着餐盘在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正是“数码圈显眼包”拍短视频的那个街角,此刻车流如常,根本没有救护车的影子。他拿出手机,屏幕上是家人发来的照片——这两个月他缺席发布会的真实原因,是陪母亲在国外完成心脏手术,所有行程都严格保密,连公司高管也只知道“处理个人紧急事务”。
“‘显眼包’说看到救护车,估计是把隔壁妇幼保健院的车当成咱们这儿的了。”吴浩用筷子夹起一块糖醋排骨,语气轻松得像在聊天气,“不过也好,让竞争对手们猜去吧,等春季发布会开完,他们就知道咱们不是江郎才尽,是把‘才’用在了刀刃上。”他指了指手机里母亲康复后在花园散步的照片,“家里的事处理好了,现在该忙‘家里’的事了。”这里的“家里”,指的是浩宇科技这个更大的家。
深夜十一点,吴浩的办公室依然亮着灯。他面前摊着“科技摆渡人”那篇概率分析文章,红色批注笔在“创始人身体问题概率20%”的字样下画了波浪线,旁边写着:“20%的猜测,换来80%的战略缓冲期,值了。”当外界为“技术瓶颈”争论不休时,浩宇的AI芯片团队刚攻克了最后一个散热难题;当“昆仑集团”忙着签订排他性协议时,浩宇的汽车电子事业部已与三家主机厂达成了联合研发意向。吴浩在备忘录里写下一行字:“舆论是面哈哈镜,产品才是照妖镜。”
元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浩宇科技官网悄然更新了春季发布会的预告海报。海报上没有任何产品图,只有一行烫金大字:“浩宇科技2025春季战略发布会——重构可能”。这八个字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让持续两个月的舆论场再次沸腾。“硅基瞭望塔”紧急发了篇追踪报导,标题改成《浩宇科技延期发布会的真相:技术迭代还是战略蓄势?》,文中首次提到“据可靠信源,浩宇新一代AI芯片能效比提升40%”;“科技摆渡人”则在直播中修正了概率模型:“战略调整概率升至60%,技术突破概率35%,创始人健康问题概率降至5%”。
发布会筹备进入冲刺阶段。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在测试折迭屏手机的防水性能,水箱里的设备浸泡了整整24小时,拿出来依然能流畅运行;市场部的同事在调试全息投影剧场,当皮克斯经典动画角色通过AR技术“走”到观众面前时,现场爆发出低低的惊叹;汽车电子事业部的团队正在虚拟座舱里模拟驾驶场景,语音助手能精准识别方言指令,导航系统会根据驾驶员的心率自动调整音乐节奏。吴浩戴着智能健康手表参加调试,手表实时监测的心率数据与他沉稳的语调形成呼应——72次/分钟,比发布会取消时的85次/分钟平静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