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古老的文献
第14章 古老的文献 (第1/2页)第七图书馆禁书区的寂静,是一种有重量的存在,压迫着耳膜,也沉淀着思绪。维克多教授在给予陈维那本《时序浅析》后,便再次沉浸在那卷黑色的皮革卷轴中,仿佛外界的一切都已与他无关,只剩下与禁忌知识的无声对话。他那专注而略带偏执的侧影,在幽蓝与昏绿交织的灯光下,如同一尊守护着秘密的石像。
陈维拿着那本沉甸甸的金属封皮书籍,没有立刻开始阅读。他先是在维克多教授所在的这片相对“安全”的区域坐下,调整呼吸,尝试调动那缕与“烛龙回响”的微弱连接,同时感受着怀中古玉传来的温润暖意。他需要先让自己的感知稳定下来,适应这片区域独特而压抑的“回响”环境。
《时序浅析》的内容果然比维克多教授的笔记更加系统,但也更加艰深晦涩。它并非直接教导如何操控时间,而是从哲学层面探讨“时序”的本质,将其描述为一种“有弹性的织物”,由无数“因果之线”纵横交错编织而成。书中强调,初窥门径者首要任务并非去“拉扯”或“剪断”这些线,而是学会“观察”它们的走向、密度和张力,理解事件之间那无形的关联。其中记载的几个冥想图式和精神引导法,旨在将意识沉入一种类似“内视”的状态,去模拟和感受时间纹理的细微变化。
陈维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引进行冥想。他闭上眼睛,放空思绪,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怀中古玉的稳定暖意上。起初,周围只有死寂和黑暗。但渐渐地,在他高度集中的精神感知下,一些极其模糊的“线条”开始在意识的视野中浮现。它们无色无形,却带着某种“方向性”和“关联性”,连接着周围的书架、书籍、远处的维克多教授,甚至穿透石壁,延伸向不可知的远方。这就是……因果之线的雏形感知?
他感到一阵轻微的精神眩晕,仿佛大脑在处理远超负荷的信息。他立刻停止了尝试,知道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仅仅是初步的“观察”就已经如此耗费心力,更不用说后续可能涉及的“影响”了。
他睁开眼睛,长长舒了口气,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维克多教授依旧沉浸在阅读中,并未注意到他短暂的尝试。陈维意识到,这种训练需要持之以恒,无法一蹴而就。
他将《时序浅析》小心放在一边,目光投向了周围那如同迷宫般、散发着各种危险或神秘波动的书架。维克多教授允许他在这里自由翻阅,这个机会绝不能浪费。他需要寻找更多线索,不仅仅是关于“烛龙回响”的,更是关于那被抹去的“第九回响”、关于古玉的来历、关于这个世界失衡根源的信息。
他站起身,像一头谨慎的幼兽,开始在这片知识的密林中探索。他避开那些散发着强烈恶意、冰冷死寂或躁动不安波动的区域,主要在一些感觉相对“中性”或带着古老、厚重气息的书架前停留。
他看到了用早已失传的精灵语刻写在生命之叶上的史诗残篇,叶片本身还残留着微弱的生命回响;看到了记录着矮人锻造大师将火山核心融入武器的禁忌工艺的金属板,上面还萦绕着“铸铁回响”的炽热余温;还有一卷用某种深海生物皮肤制成的海图,上面标注着被风暴与幻象笼罩的岛屿,散发着“风暴回响”与“镜海回响”交织的混乱波动……
这些文献任何一件流落在外,都可能引起轩然大波,但在这里,它们只是浩如烟海的禁忌知识中不起眼的一部分。陈维心中震撼于这图书馆所藏之深,也更加理解了维克多教授为何甘愿长期潜伏于此。
他的目光最终被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吸引。那里有一个低矮的、用某种黑色木头制成的书架,与其他金属书架格格不入。书架上没有多少书籍,只零散放着几卷颜色暗沉、材质不明的卷轴和一些残破的泥板。吸引陈维的,并非它们散发出的“回响”波动——这些物品的波动极其微弱,几乎如同死物,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
这种熟悉感,源自他怀中的古玉。
当他靠近这个书架时,古玉传来的暖意明显增强了,并非危机时的灼热,而是一种仿佛遇到同源之物的、温和的共鸣。
他蹲下身,仔细审视着这些古老的遗存。大部分卷轴上的文字他都无法辨认,泥板也破碎严重。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卷用某种淡黄色、质地坚韧如皮革的材质制成的卷轴上。这卷轴看起来比其他的要完整一些,外面用一根早已失去光泽的银色丝线系着。卷轴的材质给他一种奇怪的熟悉感,与他包裹古玉的东方丝绸有几分相似,但更加古老。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尖触碰到卷轴表面。冰凉粗糙的触感传来。与此同时,怀中的古玉猛地跳动了一下,暖意变得清晰而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