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死士赴京
第二十四章 死士赴京 (第1/2页)写完血书,张玄素没有倒下。
他只是靠着书桌,剧烈地喘息了半个时辰。
当身体稍微恢复了一点力气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那份沾着血迹的奏折,小心翼翼地晾干。
然后,他用最厚的油布,将奏折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起来。最后,他又用熔化的蜂蜡,将油布的每一个缝隙都封得死死的。
做完这一切,这封奏折,已经变成了一个水火不侵的硬块。
它承载的,是一个老臣的全部,也是齐州无数百姓唯一的希望。
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来了。
如何把它送出去?
送到长安,送到陛下的面前?
通过官方驿站?
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就被张玄素立刻否定了。
他毫不怀疑,以齐王李佑现在对齐州的掌控力,官方驿站的一举一动,恐怕都在他的监视之下。
这封奏折只要一进入驿站的系统,不出一个时辰,就会被送到李佑的桌上。
到时候,不仅是他,整个齐州官场,都将迎来一场血腥的清洗。
必须找一个绝对可靠的人,用最原始、最秘密的方式,把它送出去。
一个死士。
一个愿意为了这个任务,付出生命的人。
张玄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年轻人的面孔。
刘承。
他最得意的门生。
一个出身贫寒,却极有骨气的年轻人。当初若不是自己赏识,他现在可能还在乡下种地。
这些年,刘承一直跟在他身边,做事勤勉,为人忠厚。
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忠于社稷的赤子之心。
张玄素知道,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很残忍。
这几乎是一条十死无生的路。
但现在,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他敲响了书房里的铜铃。
片刻后,一个管家在门外恭敬地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去,把刘承叫来。让他到府内密室等我。”张玄素的声音,嘶哑,但异常平静。
“是。”
半个时辰后,长史府后院,一间平日里用来存放杂物的密室里。
二十多岁的刘承,看着面前的恩师,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
不过两天不见,老师仿佛老了十岁。
脸色苍白如纸,眼窝深陷,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将要燃尽的衰败之气。
“老师,您这是……”刘承忍不住开口问道。
-
张玄素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多问。
他将那个用油布和蜂蜡封好的硬块,放在了两人之间的桌子上。
“刘承。”张玄素看着他的眼睛,“为师现在有一件,关乎我大唐江山社稷,关乎齐州百万百姓身家性命的事情,要交给你去做。”
刘承心头一震。他从未见过老师用如此凝重的语气说话。
他立刻躬身行礼:“请老师吩咐,学生万死不辞!”
“好一个万死不辞。”张玄素惨然一笑,“这个任务,很有可能,就是万死不辞。”
他不再隐瞒,将自己对齐王李佑的怀疑,将那“十大罪状”的推论,将这封奏折的内容,简明扼要地,对刘承和盘托出。
最后,他指着那个包裹说道:“李佑在齐州,耳目众多,官方驿站绝不可信。这封奏折,必须由一个信得过的人,亲自送到长安。”
“路途遥远,千山万水。一路上,你可能会遇到山贼,可能会遇到官府盘查,甚至……可能会遇到齐王派出的杀手。”
“你,怕吗?”
刘承听完这一切,早已是面色煞白,冷汗直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