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亚泰坦种(求追读)
第73章 亚泰坦种(求追读) (第1/2页)而曾经分隔两块超级大陆的古特提斯洋,面积开始出现萎缩,大片浅海抬升为沼泽平原。
古密西西比河裹挟着巨量泥沙,在收缩的海洋边缘不断淤积,将三角洲的面积扩张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形成辽阔而泥泞的滨海湿地迷宫。
气候上维持稳定的温室环境22~25℃,无大规模冰盖,降水充沛。
海洋之中,鱼类的多样性攀至巅峰,有颌鱼类全面辐射,无颌鱼类彻底衰退,盾皮鱼类的巨无霸——邓氏鱼也演化到了极致,在广袤的浅海礁盘间巡弋,维持着顶级掠食者的王座。
而陆地之上的景象更加壮观,早期森林以前所未有的疯狂姿态扩张、蔓延。
古羊齿、古芦木、原始鳞木,还有早期的种子植物……
多样化的植物组成的绿色军团,从湿润的滨海湿地出发,坚韧地向着更干燥、更贫瘠的内陆高地挺进。
它们的根系如同巨网,固定流沙,分解岩石,创造出最初的土壤;
它们的光合作用释放了大量氧气,使得大气的氧气含量节节攀升;
它们的枝叶遮天蔽日,形成了连绵不绝、生机勃勃的成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地毯般覆盖了古欧美大陆接近40%的面积!
这是地球历史上第一次,陆地被如此浓密的生命之绿所主宰。
森林深处,早期昆虫的嗡鸣、马陆爬行的窸窣、原始蝎子螯肢开合的咔哒声,交织成一曲前所未有的陆生交响乐。
在这片生机盎然的绿意边缘,在河流入海口或沼泽浅滩浑浊的水陆交界处,一场意义深远的演化史诗正在上演。
一些淡水肉鳍鱼类,在环境变化与强大捕食者的压力下,被推向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开始一步步向四足动物演化,不断向着登陆陆地进击。
这些笨拙的探索者,用它们原始的肺在空气中汲取氧气,用它们初生的四肢在泥泞中留下足迹。
它们每一次笨拙的爬行,每一次在水陆之间的切换,都不仅仅是物种的求生挣扎,更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突破水域的囚笼,踏上广袤的未知大陆!
它们将在未来彻底改变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为后续亿万年的生命演化,开辟了无限可能的新方向。
一个属于陆生脊椎动物的时代,由此拉开序幕。
……
当最后一丝改造的剧痛如同退潮般从四肢百骸消散,凯撒的意识骤然回归。
【叮!第四次进化完成!】
系统的提示音在凯撒重获清明的意识中响起。
淡蓝色的光幕无声展开:
【宿主】:凯撒
【种族】:某海陆大型两栖亚泰坦
【介绍】:体长二十五米、体重逾400吨的史前巨兽,由硬骨鱼类经两栖化改造而成,生命层次达到亚泰坦种。体表覆盖致密角质鳞片与防护黏液层,兼具水下流线型与陆地防护性。四肢由附肢特化,脑部进化出基础陆地环境处理器,感官可切换水陆模式,肺鳃双模呼吸系统支持离水生存。作为泥盆纪末期罕见的巨体型两栖登陆者,其存在本身即是对泥盆纪陆地的震撼宣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