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泥盆纪
第64章 泥盆纪 (第2/2页)深海的幽暗与稀疏逐渐被中层水域的微光和越来越多的鱼群剪影取代。
水流变得温暖,溶解氧含量显著提升,每一次鳃盖的开合都带来前所未有的顺畅感。
当凯撒终于冲破浅海的光影分界线,闯入那片温暖透亮、由无数珊瑚礁和层孔虫构筑的水下宫殿时,即使早有心理准备,复合感知阵列扫描到的景象也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嗡——
瞬间,海量的生命信号如同潮水般涌入意识!
其密集程度、种类的多样性、生物量的庞大,远超他经历过的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任何一个时代!
最引人注目的,毫无疑问是鱼!
形形色色的鱼类!
凯撒的复合感知阵列迅速地解析、归类着这些信息,并在他的意识中构建出一幅无比繁盛的生命画卷:
感知中数量最庞大的光点群,代表了两种小型鱼类,正是由硬骨鱼完成分化的辐鳍鱼类与肉鳍鱼类。
首先是辐鳍鱼类的鳍鳞鱼、米米亚鱼,体长普遍在10~20厘米,流线型身体覆盖着细小闪亮的菱形鳞片。
它们在开阔水域或礁石边缘成群结队,数量庞大得如同流动的银色河流,密密麻麻占据着感知地图的大片区域。
它们以小型浮游生物、藻类或有机碎屑为食,游速极快,转向灵活,繁殖能力强,种群密度高,是泥盆纪海洋的基础消费者,也是后来鲤鱼、金枪鱼等辐鳍鱼类的远古先祖;
其次是肉鳍鱼类的骨鳞鱼,体型稍大一些,普遍在20~30厘米,身体显得更粗壮敦实。
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们的鱼鳍——尤其是胸鳍和腹鳍基部异常肥厚发达,内部含有强健的肌肉和骨质支撑,这使得它们在水中可以用鳍来游泳,在浅滩或泥地则可以用鳍来爬行。
正因为此,它们成为了未来两栖动物乃至所有陆生脊椎动物的直系祖先。
然后还有凯撒十分熟悉的棘鱼类、盾皮鱼类,种群数量也比志留纪时期更加繁多。
至于昔日志留纪的海洋霸主,板足鲎已然式微。
板足鲎的身影零星可见,体型缩水到不足一米,在鱼群的洪流中显得微不足道,早已不复当年的威风,沦为了食物链中低层的清道夫或小型捕食者。
还有凯撒的老朋友三叶虫,更是几乎绝迹,感知阵列扫过广大的区域,才勉强捕捉到几个躲藏在礁石最深缝隙中的信号,如同苟延残喘的遗老,象征着无脊椎动物主导海洋的时代彻底落幕。
“时代……真的变了。”
凯撒庞大的身躯悬浮在清澈温暖的海水中,复合感知阵列无声地记录着这一切沧桑巨变。
早在寒武纪就诞生的脊索动物,在经历了一亿多年的压迫后终于崛起,从此脊椎动物永远占据了生物霸主的地位。
就在这时,一股强大霸道、充满侵略性的生命信号闯入了凯撒的感知阵列边缘,瞬间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
来了么?
泥盆纪海洋的顶级掠食者!
很快,只见前方约数百米处,一只庞然大物如同水下战车般碾过清澈的海水。
它体长超过五米,通体覆盖着厚重、拼接复杂的灰黑色骨质盾甲,在穿透水层的阳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
其身体呈前宽后窄的完美流线型,粗壮有力的尾鳍每一次摆动,都爆发出惊人的推力,速度丝毫不显笨重,反而带着一种碾压一切的狂暴气势。
这正是一条邓氏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