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开考
第39节 开考 (第1/2页)明宗三十八年,四月初七。
清源城、城隍庙、庙前广场,彩藩飘扬,呼呼作响。
今日是下一次武科的第一次预考之日。
王朝在全境同时举行预考的本意是为普通习武者提供资源,提供一条上升通道,让习武一途不被权贵与大族垄断。
因此,这次预考不仅是王朝的盛事,还是一次习武者之间的——生死较量。
庙前广场正北方的高台上,端坐着主考官、监考官、城守,以及一众刀笔小吏。
他们身上官服颜色各异,朱青皂白,排列清晰,坐位与站位分明,昭示着森严的官位品阶。
下方是考生,他们早已按籍贯,编号列队静立,黑压压一片,人数多达三四百。
考生们个个气息喷张,精神抖擞,身着各式劲装短打,看上去充满锐气与劲气。
此刻,每个人的眼睛都盯看着高台,有渴望的,有紧张的,还有跃跃欲试的,更有人抱着一颗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绝!
习武之人,每日肉食,精粮必不可少,否则哪来的气力千百遍练桩功?
这仅是日常维谷。
更耗钱的是药补,两包气血散便是寻常人家的数月开销。
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王朝给习武者发修炼物资、发银钱。
对于没有家底的习武者来说,这是唯一机会,如何能不拼命?
心里思忖着,崔浩希望自己第二轮不要遭遇决绝型对手。
....
除官员,庙前广场左右两边是大族与富户。
寻常百姓被隔离在广场外面。
“二姐...”左手边的富户人群中,胡苗轻声问,“姐夫能拿到名次吗?”
“名次?”穿浅蓝绸衫胡芝摇头,“他就是个凑数的。”
“那我们今日为什么来?”
“你姐夫看好一个师弟。”
“姐...”胡苗刷一下脸红,“我还未及笄...”
“不是你想的那样,”胡芝纠正道,“我每月资助那人三两银子,来看他是不是有真本事。”
“什么!?”胡苗第一反应不是害羞,而是害怕,“这事爹不知道吧?”
“肯定不能让他知道,你嘴巴牢一点。”
胡苗点头,看向广场中间,“姐夫看好的是哪个?”
不等胡芝指出来,有人唤她们名字,“胡芝、胡苗,你们怎么在这里?”
回头看,胡芝换上笑脸,“大舅,我瞒着爹资助了一个习武者。”
“不错,”朱贵满意地缕着发白的胡须,“比你爹强,资助的谁?哪里人?”
“崔浩,柳树村的。”
“哦?”朱贵山羊胡一顿,“城北外面的村子,听说很穷。”
胡芝点头,语气不确定道,“他待会儿下场,不知能有几分把握。”
“把握?”朱贵没忍住笑出声,以过来人口气说教道,“芝儿,不是大舅打击你,你要明白,这预考和武科一样激烈,九成九的人,不过是巨浪翻涌时卷来的黄泥,不要报太大希望,心态放平。”
显然朱贵并不看好。
大舅说话肯定是可信的,胡芝点了点头,“这事请大舅不要告诉爹。”
“放心吧,你爹...算了...我都说腻了...可怜了我妹子。”
胡芝和胡苗表情糗。
“咚!咚!咚!”
忽然间,重鼓响三声。
紧接着,沉重而缓慢的鼓点如闷雷般滚动而起,一声接着一声,越来越密,越来越急,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将场中原本就绷紧的气氛瞬间推至顶峰。
不多时密集鼓声渐停,余音尚在空旷的场地上回荡。
形象威严的主考官缓缓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台前。
他目光如电,缓缓扫过众人,“考场之上,一切凭真本事说话!刀枪无眼,生死自负!若有舞弊弄假,必被严惩,决不饶恕!”
顿了顿,他猛地提高了声调,一声断喝,如同惊雷炸响,“时辰已到!今岁第一回预考——开始!”
跟着小吏复报。
两队考生,凡武一边,明劲一边,步入广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