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一人压万军,鬼相威名震古今!
第61章一人压万军,鬼相威名震古今! (第1/2页)风停了。
雪也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偌大的漠北雪原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那个孤身前行的老人身上。
终于,在距离大军阵前不足五十步的地方,他停了下来。
这个距离,对于神射手而言,已是必杀之局。
这个距离,对于冲锋的骑兵而言,不过是眨眼之间。
朱高煦他甚至不需要下令冲锋。
只需要一轮箭雨。
然而,就在他即将抬起手臂的那一刻,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在他正前方,那密如丛林的方阵中,最前排的一名士兵,手腕微微一颤,那原本直指前方的矛尖,竟不自觉地垂下了些许。
一寸。
微不足道。
可在这种死寂的对峙中,却如同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瞬间激起无形的涟漪。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越来越多的兵刃,开始微微垂落。
"慌什么!"
朱高煦看出了士兵们的动摇,一股无名火直冲头顶。
"弓箭手准备!"
"给本王放……"
然而,他那个"箭"字,却死死卡在了喉咙里。
因为,没有一个人动。
那些平日里令行禁止的悍卒,此刻竟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个个握着武器,僵在原地。
他们在怕什么?
怕那个手无寸铁的老人?
朱高煦无法理解,他只觉得一股巨大的荒谬感包裹了自己。
也就在此刻,木正居,又开始向前走去。
一步,一步。
那从容不迫的步伐,像是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每一个士兵的心上。
也就在他迈步的瞬间,天幕之上,光影流转。
不再是茶馆闲聊,不再是后世评论,而是变成了一行行、一列列的典故。
【永乐五年,首辅木正居,力排众议,削减京城勋贵、皇亲宗族年例五成,并实行推恩令。
定'阵亡将士抚恤金'最低额度为五两,其父母由户籍地官府供养终身,其子女入学,免束脩,直至十六岁。】
【永乐七年,首辅木正居,驳回工部营建西苑提议,将预算尽数拨给兵部,为北方九边所有将士,换装加厚棉甲、棉衣、棉靴。
是年,九边之地,无一人冻死。】
【永乐十年,首辅木正居,上奏'荣军法',凡因战致残之士卒,归乡后可免全家三年赋税,由地方官府授'荣军田'十亩,世代相传。】
【永乐十三年,鞑靼来犯,宣府总兵张武战死。其妻儿被当地劣绅欺辱,家产遭夺。
事闻,首辅木正居震怒,三日内,连下十二道辅谕,命锦衣卫彻查。】
【半月后,涉案劣绅、官员共计三百七十人,尽数斩于张武墓前。木正居亲笔题写碑文:人人为国,国为人人。】
【永乐十五年天降暴雪,木正居再度上书,为边军将士争取到每月额外半斤盐、三斤肉的补给。
朝中大臣弹劾其"靡费国库",木正居当殿反驳:尔等朱门酒肉臭,岂知边塞苦寒?将士为国守边,连顿饱饭都不配?】
【永乐十七年,木正居推行"战功分级制",从普通士卒到千户,每斩敌一级,皆有明确赏赐。
且规定,无论出身贵贱,战功面前,人人平等。此令一出,军中士气暴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