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运筹帷幄,点将出征
第6章 运筹帷幄,点将出征 (第1/2页)木正居这轻飘飘的两句话,像两记无形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王振的脸上。
王振那张原本还因圣眷在握而洋洋得意的脸,“腾”的一下,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杀人?
沾血?
他一个在深宫里摸爬滚打,靠着揣摩人心、玩弄权术上位的内廷司礼监,哪里见过真刀真枪的沙场!
木正居看着王振那副又怒又窘的模样,却连多一个眼神都懒得给他,反而是扫视起底下跪伏的满朝文武
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老夫痴长百余岁,历经六朝,老眼昏花,只问诸位一句。”
“太祖高皇帝当年立下的铁牌,如今……还挂在宫门上吗?”
此话一出,那些年轻的言官或许只听出了警告。
可站在龙椅旁,本因被皇帝袒护而有些飘飘然的王振,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整个人如遭雷击!
他双腿一软,“扑通”一声,就这么直挺挺地瘫跪在了冰冷坚硬的金砖上。
木正居没有理会瘫软的王振,他的目光落在了掌管刑律的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魏源身上。
“老夫垂垂老矣,自认为在教导完几位不成器的徒弟之后,记性也不大好了。”
“敢问二位大人,按我大明律,内臣干政,该当何罪?”
那两位法司的最高长官,此刻只觉得头皮发麻,汗如雨下。
他们颤抖着出列:“回……回首辅……按太祖祖训……当……”
“当”了半天,他们也不敢说出后面那两个字。
“剥皮。”
木正居替他们说了出来。
他顿了顿,又慢悠悠地补了两个字。
“凌迟。”
两个词,从他那干瘪的嘴唇里吐出,整个奉天殿,鸦雀无声。
之前那些叫嚣的年轻官员,此刻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而瘫在地上的王振,听到这两个词,两眼一翻,竟是直接吓得昏死过去。
直到这时,木正居才终于重新面向龙椅上已经面无人色的朱祁镇。
他微微躬身,语气依旧平静:“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为将者,非但要熟读兵书,更需身经百战,有临机决断之能,有万夫不当之勇。”
“王公公于内廷之事,或许是把好手。但统帅三军,与国之精锐、天下安危相托。”
“老臣以为,不妥。”
这番话说得极为客气,没有一个脏字,但意思却再明白不过。
——陛下。
老臣,是在救你。
你,险些成了不孝之君。
还有你那个宝贝太监就是个废物,让他去带兵,茅坑里打灯笼找屎!
朱祁镇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感觉自己和王振一起,被这个老头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扒光了衣服羞辱。
他想反驳,可木正居的话句句在理,他根本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难道要他说,王振虽然没杀过人,但很有杀人的天赋吗?
那不成笑话了!
就在朱祁镇骑虎难下,憋屈得快要爆炸的时候,木正居却主动给了他第二个台阶。
“不过,”木正居话锋一转,“陛下念及王公公忠心,欲委以重任,此乃君臣之情,老臣亦能体谅。”
朱祁镇一愣,下意识地抬起头。
只听木正居继续说道:“依老臣之见,大军出征,后勤辎重、粮草调度乃是重中之重。”
“王公公心思缜密,于算学一道颇有天分。”
“不如就由王公公出任‘总监军’,不参与前线战事,只负责监察粮草军需,确保大军无后顾之忧。”
“如此,既能人尽其才,又不负陛下信重,陛下以为如何?”
总监军?
监察粮草军需?
朱祁镇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