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说我权威?不,没那么掉价!
第4章说我权威?不,没那么掉价! (第1/2页)奉天殿内,朱祁镇瘫在龙椅上,双目无神。
而下方,木正居静立殿中,百官躬身。
这一刻,权力的天平倾斜得明明白白。
木正居心中暗笑,这一把火,烧得恰到好处。既让朱祁镇知道了自己的斤两,也震慑了那些蠢蠢欲动的朝臣。
更是为了给某些人看的。
他余光瞥向于谦。
这个得意门生,此刻正跪在人群中,身体紧绷。
廷益啊廷益,为师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你觉得为师变了,变得只知道弄权,不再是你心中那个纯粹的先生了。
木正居心中轻叹,“可你不懂,这朝堂就是个大染缸,光有一腔热血和所谓的“民贵君轻”是远远不够的。
你看看岳飞,看看你未来的下场。
没有权,你什么都不是。
想救国,必先掌权。
想掌权,就必须让所有人,包括皇帝在内,都对你又敬又怕。
这,就是为师今天要教给你的,最重要的一课。”
木正居回想起自己的仕途。
他这一生,从洪武年间走到今天,见过的风浪太多了。
他不是刚穿来就想当权臣的。
当初,他以一个北方人的身份,在被南方士子统治的全国统考科举中,连中六元,夺得进士头甲。
那时的他,也曾意气风发,想着凭一己之力,辅佐君王,澄清玉宇。
可现实总是不尽人意,不是每个朝代都如蜀汉那般。
朱元璋是个雄主,但也猜忌心极重。
那时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一直到他提出“南北卷”制度,解决了当时南北方士子间的巨大矛盾,既得了北方士人的心,又让朱元璋看到了他平衡朝局的能力,这才算真正站稳了脚跟。
到了靖难之役,那更是一场豪赌。
熟读现代史书的他,在最关键的时候,与姚广孝一同为朱棣出谋划策,共同发起了奉天靖难。
从靖难成功那时起,他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完成【造福大明,延续国祚】的任务,光靠嘴皮子是不行的。
必须要有自己的班底,要有自己的势力。
永乐之后,他再次站队仁宗、宣宗,更是将这套权力哲学运用到了极致。
他亲手化解了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的叛乱,却没有赶尽杀绝,反而保全了他们的性命,转手给他们封到了海外!
以后澳大利亚就是他俩的封地!至于能不能打下来,或者守不守得住,就跟他木正居没关系了。
这一手“金豌豆与铜豌豆”的把戏,让满朝文武看到了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更让仁宣二位皇帝对他倚重到了极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