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7章 硝石的第三种用途
第一卷 第127章 硝石的第三种用途 (第2/2页)红糖技术虽然改进了不少,但口感和纯度只能说相对提高。
想要更进一步,一定是白糖。
白糖不仅口感更好,而且用途也更加广泛。
不管是日常食用,还是拿来贩卖,都比红糖强一百倍。
最最关键的事。
白糖还是工业材料,战略物品。
古话说得好。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糖变成大伊万。
有了白糖,曹德就有了改进炸药的配方材料。
不但能够提高炸药的威力。
充当军工核心,施工建设也是大有益处。
古人打仗最怕遇到攻城战,不论是绝世名将,还是纸上谈兵的赵括,碰到城防设施完备的城池,谁都得头疼好一阵。
能绕着走。
绝不会和一座城池死磕到底。
古代攻城往往需要超越守军数倍的兵力,少则三倍,一般多为五倍。
若是碰到大型城市,出动十倍兵力都未必能攻下。
不是夸张,古代攻城真就这么挠头。
诸葛武侯率领五万蜀军,攻打只有一千魏军的陈仓城。
兵力比为几十比一,照样是久攻不下。
先前爆破矿区之际,曹德依托现有材料,对火药比例进行了一定调整。
燃烧速度提升五成,使用草木灰滤硝,硫磺蒸馏。
如果有了白糖,接下来的火药威力差不多可以接近早期军用黑火药水平。
有一说一。
即便拥有了早期军用黑火药,未来也难以炸塌大型城池。
就算是中等规模的府城,只怕也是一半一半。
对于县城,小城。
倒还是勉强够用。
耳听曹德口中不断念叨着白糖二字,陆瑶满脸震惊道:“夫君,您喃喃自语说的白糖,莫非是白沙糖?”
“差不多,你可以这么理解。”
曹德地衍的点点头。
大楚境内除了红糖,已经出现了白糖的踪迹。
名字与现代白糖一样,都叫白沙糖。
只不过名字相同,口感和技术工艺完全不同。
大楚的白砂糖说的是颜色呈现浅黄,浅白,带有颗粒状的糖。
纯度低,内部掺杂有大量杂质。
“我听妹妹说,这种白沙糖都是贵人享用的,夫君,咱们普通人怎么可能做得出来?”
白雨薇跟着吃了一惊。
“别人做不出来,不代表我不行。”
曹德信心满满。
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技术分三步走。
利用回春炉的烟道余热,把新熬制的优质红糖溶于温水,做成纯净的糖液。
避免再次加热导致焦糊。
第二步用木炭进行脱色。
把精炼的木炭碾碎成细粉,加入温糖液中充分搅拌。
木炭粉末吸附糖液里剩余的色素和杂质,再用细密的麻布过滤,得到清澈糖液。
第三步。
把纯净的糖液倒入陶盘,然后把陶盘放在盛满硝石水的大缸。
硝石遇水会吸收大量的热量,让缸内的温度急剧下降。
这样就能促使糖液快速结晶,形成白糖了。
依托现有的一切,巧妙利用硝石制冰技术。
在除制造火药,冰块之外,开拓出第三种用途。
因地制宜地解决现代白糖工艺需要的高温蒸发和机械过滤。
提高手工白糖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