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斥宝玉
第15章 大斥宝玉 (第2/2页)“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成有败有什么好指摘的?可若因畏人言而不敢下场,那便是未战先怯,自认不如了。”
“我听说,贾家族学开办了几十年,还未见有取得功名的子弟,甚至报名县试的人都连年递减,这岂不就是临阵脱逃?文恬武嬉,都忘了先祖教诲,世人自会当我们都是纨绔高粱。”
李宸说的话掷地有声,卫若兰、冯紫英听得暗自点头。他们出身将门,最重这般不畏艰难、敢于亮剑的胆魄。
这正是武将精神的追求。
然而贾宝玉却是脸黑如锅底,因为脸比较圆,就更像了。
憋了半晌,贾宝玉终于又开口回驳道:“又是这文死谏、武死战的混账话!武将逞匹夫之勇,只图那汗马虚名,可曾虑及身后江山社稷?”
“文官更是可恶,朝廷稍有微瑕,便以死相挟,沽名钓誉,邀买忠烈之名!此等国贼禄鬼,死了倒干净!”
贾宝玉越说越是激愤,仿佛要将胸中怒火一吐为快,目光灼灼地扫视众人,寻求认同。
墙边唱曲的妓子被这架势都骇得噤了声。
卫若兰、冯紫英闻言,皆是脸色一白,心下却大不以为然。
他们四王八公家的爵位从何而来,不就靠祖辈死战沙场吗?
现在又说这是沽名钓誉之举,可不是数典忘祖。
没有祖宗余荫,他身上能穿丝绸绫罗?
所以卫若兰,冯紫英都没有立即回应宝玉这话,只是拿眼往门外瞟,只怕旁人会听见。
喝得微醺的薛蟠都被吓醒了大半,他虽然是纨绔,可招惹了官司以后,便知道文官的难缠。
连妹妹入宫选秀女落选都或许与他的官司有关,已不敢再胡乱惹事了。
今日贾宝玉的一席话要是传到御史耳朵里,在场的每一位怕不是都要引火上身。
“出去,都出去!管好自己的嘴!”
“是。”
待闲杂人等都退下,薛蟠欲上前安抚犹自气得发抖的宝玉,却不知从何劝起。
“难道……你们都不以为然?”
宝玉见无人应和,痴痴问道,脸上尽是失落与不解。
李宸将壶中残酒沥尽,往桌上轻轻一顿,发出一声脆响。
抬眼看向宝玉,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宝兄弟,何必动气?”
贾宝玉拧眉对视,“并非我动气!而是你这人满心功利,还也要浊了若兰兄,紫英兄。”
李宸摇了摇头。
“宝兄弟,旁人是否认同你的高论,暂且不论。我倒有一事问你。”
李宸目光如炬,直刺宝玉。
“若你觉得文官谏言是邀名,武将死战是图利,那你待如何?”
“你若觉这世道污浊,官场不堪,为何不挺身而出,涤荡乾坤,还天下一个朗朗清白?”
闻言,贾宝玉先是一怔,而后涨红了脸,扭过头冷哼道:“我不屑与这些人为伍。”
“哈哈哈。”
李宸纵声长笑,笑声中满是讥诮,“既不屑为伍,又无力改变,便只知躲在内帏绣阁之中,空发牢骚,指摘他人?宝兄弟,你这‘清白’,未免也太便宜了些!”
“依我看,你若有心,不如先去报个名,下场考他一考。即便不中,也算亲身见识过你所鄙夷的战场究竟是何模样。届时再来高谈阔论,也不为迟!”
这话,太重了。
卫若兰,冯紫英都忍不住皱眉抬眼。
他们虽不认同宝玉之言,但李宸这般直斥其非,近乎羞辱,也着实令人心惊。
贾宝玉何曾受过如此当面折辱?
当他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望向冯、卫二人时,却又见他们默契地避开了自己的目光。
“你们?!”
原本想要为难李宸出糗,却不想自己在他们眼中才是个笑话,贾宝玉哪还愿意再留于此处?
一股热血直冲顶门,贾宝玉猛地抓起鹤氅,唤小厮备马。
冯紫英忙起身劝说,“宝兄弟别心急,这酒还没吃好呢,一会儿我们一路回去。”
卫若兰也道:“义理之争常有,都是一脉的兄弟,何必争得面红耳赤。宸兄弟,你也少说两句。咱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话说开了就揭过去了。”
听到“兄弟”、“汉子”这类字眼,宝玉仿佛受了莫大刺激,顿足转身,怒怼道:“谁与你们是‘兄弟’?谁又是‘汉子’?不过是一群须眉浊物!”
“休要拦我!我走了!”
冯紫英与卫若兰被他噎得说不出话,愣在当场。
宝玉经过李宸身边,只恶狠狠的剜了眼,便也不再说什么,拂袖而去。
“宸兄弟,你又何苦得罪他?”
“我无非是劝他,莫要一直活在云里雾里。”
“嗐,他在荣国府里都被那老祖宗捧在手心里,哪会考虑什么前途。宸兄弟说得太多了。”
二人无奈,只得匆匆披上外衣,追出门去。
薛蟠却是原地不动,反叫人再烫一壶好酒来,亲自为李宸斟满,一拍他的肩膀:“宸哥儿,是条汉子!你这兄弟我薛蟠交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