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曙光
第36章 曙光 (第2/2页)“你明日依旧去京兆府施压,去鸿胪寺抗议,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会让我军中那些尚未暴露的旧部,以及你府上绝对可靠的家将,从暗处着手,不惜一切代价,寻找新的突破口!尤其是那个钱书办的家眷,务必找到!”
他的眼中,重新燃起那种属于战场统帅的决断与锐气:
“赵高想让我们绝望?还早得很!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没散架,我就绝不会让他得逞!”
“是!伯父!”
王振山也被这股决绝感染,重重抱拳。
就在两人商议细节之时,书房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管家低声道:
“将军,府外有人递来一封无名信札,指名要交给李老先生。”
李平安与王振山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惊疑。这个时候,谁会送来匿名信?
王振山示意管家将信送进来。信封普通,没有任何落款。李平安拆开,里面只有一张薄薄的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娟秀却略显急促的小字:
“欲证清白,需寻当日殿试副主考,大学士周文渊。周公正直,或知内情。慎之。”
周文渊?
李平安瞳孔微缩。
此人他略有印象,是朝中少数几位不依附任何派系、以学问和刚直著称的老臣,时任文华殿大学士,亦是当日殿试八位考官之一,位居副主考。
只是后来定榜时,似乎并未听到他过多发声。
这封信……是谁送来的?
是善意提醒,还是另一个陷阱?
但无论如何,这无疑是在绝境中,透出的一丝微光!
李平安将纸条紧紧攥在手心,对王振山沉声道:
“看来,我们找到下一个方向了。”
夜色更深,暗流在永安城的各个角落,更加汹涌地涌动起来。
“周大学士……”
王振山眉头紧锁,沉吟道:
“此人确是朝中清流,素来不与赵高之流同伍。”
“但殿试之后,他并未对状元之事发表过任何异议,如今是否还愿意蹚这浑水,难说。而且,赵高必然也防着他,此刻周府周围,怕是眼线密布。”
“更何况,匈奴之事尚未解决,仅是证明当日之清白,怕是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再难,也要试一试。”
李平安目光坚定:
“这是目前唯一明确指向当年知情者的线索。信中特意提到‘慎之’,送信之人想必也知其中风险。我们需万分小心。”
“至于匈奴之事……”
稍微停顿一下,李平安的眼神中露出几分狠辣之色:
“且一件一件来!”
若是实在到了事不可为的程度,李平安也未必不能充当一波莽夫。
“也只能如此了。”
听到李平安的话语,王振山在稍微迟疑之后,也只能点了点头:
“伯父,不如由我去面见周大人?”
“还是我去吧。”
朝着王振山看了一眼,李平安这才继续开口道:
“相比之下,你负责保护欣悦的安全也能让我更加放心。”
“便以伯父为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