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匈奴至,和亲!
第33章 匈奴至,和亲! (第2/2页)他深吸一口气,模仿着女帝当时在朝堂上那冰冷而带着训斥意味的语气:
“陛下说,‘尔等武夫,只知逞一时血勇,岂知治国之道,在于休养生息,在于万民安康?”
“若能以些许财货,换得边关数年太平,使百姓免于战火,使女子不必再受征夫离别之苦,此乃大善!和亲之事,更是化干戈为玉帛之佳话,有何不可?莫非尔等非要看到边关烽烟再起,将士埋骨黄沙,才觉得是尽忠报国吗?!’”
王振山说到这里,虎目含泪,猛地别过头去:
“她……她还当廷斥责末将等武将,心怀叵测,好战邀功,不顾国家大局!下令兵部,严查近年来边军将领有无虚报战功、克扣军饷之事!”
“这……这分明是要借此机会,进一步打压我等武将!她为了她那所谓的‘太平’,为了压制我们这些‘不安分’的武将,竟不惜向手下败将屈膝!将将士们用血换来的胜利,如此轻贱!”
李平安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收紧。
他仿佛能看到金銮殿上,女帝是如何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用“万民安康”、“女子福祉”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粉饰其妥协投降、打压异己的实质。
为了她个人的权威和那套极端理念,她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国家尊严、将士热血,甚至……潜在的未来安全。
荒唐!何其荒唐!
这般的“太平”,不过是饮鸩止渴,自掘坟墓!
王振山颓然坐下,双手抱头,声音充满了无力感:
“伯父,那我们……我们该如何是好?难道就眼睁睁看着……”
李平安没有回答,他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看到了那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皇城。
山雨欲来风满楼。
匈奴使团的到来,和亲条款的议定,无疑给本就暗流汹涌的京城,又投下了一颗巨大的石子。而这波澜,最终会涌向何方?
他隐隐感觉到,赵高和女帝那迟迟未落的雷霆,或许,就隐藏在这突如其来的“和亲”与“议和”之中:
他们的目标,恐怕不仅仅是让他闭嘴那么简单了。
李平安暂未想到赵高的阴谋,但大虞的形式发展却远超王振山最初的想象。
准确来说,形式要比他想象的……严峻数十倍!
匈奴使团提出的和亲与议和条件,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在永安城的市井街巷间炸开了锅。
“什么?!打了胜仗还要赔钱?”
“开放互市只准他们买盐铁?这不是资敌吗!”
“让我大虞宗室女去给蛮子单于做侧妃?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陛下……陛下怎能答应如此条件?!”
民怨沸腾,如同积蓄的火山。
茶楼酒肆,街头巷尾,无处不是愤懑的议论和怒骂。更有血气方刚的年轻士子和退伍老兵,自发聚集在皇城外围,高声请愿,请求朝廷收回成命,整军备战,扬我国威!
然而,回应这汹涌民意的,却是一道冰冷彻骨的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