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13 (第1/2页)第十三章余波未平
1
墨韵斋的庭院里,秋风卷着几片枯黄的槐叶打着旋儿落在青石板上。邱莹莹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叶片上干枯的脉络,耳边还回荡着昨日御书房里皇上沉稳的嘱托——“朝堂清浊虽已初分,然余孽未尽,尔等需谨言慎行”。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鬓发,抬头时正撞进洛宫铭含笑的目光里。
“在想什么?”他走近两步,玄色锦袍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内衬的银线云纹。昨夜刚从御史台回来的他眉眼间尚带倦色,却仍强打精神陪她在院中散步。
邱莹莹摇摇头,将落叶拢进掌心:“我在想李叔。虽然太医院放了话,说等案情彻底明晰就放人,可这‘彻底明晰’四个字……”她顿了顿,想起昨日在宫门外与李叔隔着马车窗棂的对望,老人浑浊的眼里分明藏着担忧。
洛宫铭顺着她的视线望向西厢房紧闭的雕花门,声音放轻:“兄长今早来信,说李叔在太医院一切安好,只是暂时还不能见客。王福那伙人把持太医院多年,地牢里的守卫换了好几拨,兄长怕贸然放人会打草惊蛇。”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封盖着御史台火漆的信笺,“这是兄长让暗卫送来的密报,你看看。”
邱莹莹接过信纸,指尖触到火漆残留的温度。展开后,密密麻麻的小楷映入眼帘——王福承认收受将军府贿赂银二十万两,其中十万两用于打点宫中太监,另有五万两流向了太后寝宫的“药膳账目”;户部尚书与北境镇抚使勾结,虚报军械损耗三十万两,钱款经米行、布庄层层洗白后流入私人腰包;更令人心惊的是,吏部侍郎竟将三名边关将领的升迁名额明码标价,其中一位正是当年与崔将军(邱震天)有隙的赵副将。
“他们竟敢……”邱莹莹指尖发颤,墨迹蹭脏了袖口,“难怪李叔说这背后水深。那太后……真会参与其中?”
洛宫铭眉头紧锁:“兄长怀疑太后被蒙蔽。王福的妹夫太医院首座每月都会进宫请脉,借‘太后体弱需静养’为由阻断外人探视,又在药膳里掺了些让人嗜睡安神的药材。但密报里提到,太后寝宫近半年收到的‘孝敬’里,有三次是北境进贡的雪貂皮,而北境镇抚使正是通过王福与将军府搭上线的。”
秋风忽然大了起来,卷着院角的竹帘哗哗作响。邱莹莹抱紧双臂,想起昨日在宫中见到的太后——那位端坐在凤椅上、眉眼慈祥却始终未发一言的老妇人。若她当真被小人利用,岂不是成了这盘阴谋里的棋子?
“我们得想办法见到李叔。”邱莹莹忽然说道,“他当年是先皇后身边的侍卫,或许知道太后与先皇后的旧事。若能证明太后是被蒙蔽,或许能从轻发落。”
洛宫铭沉吟片刻,点头道:“我让暗卫去打听李叔的具体位置。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处理。”他指向东厢房,“兄长说,崔将军今日递了折子,请求进京面圣解释‘军械调配’一事。”
邱莹莹心头一紧:“崔将军?他不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想起三日前在御史台大牢外远远望见的那个身影——曾经威风凛凛的镇北将军如今被铁链锁住,却仍挺直脊梁,目光如炬地盯着皇城方向。
“他自然不会承认通敌。”洛宫铭冷笑一声,“但兄长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将军府密室里搜出了与北境镇抚使往来的密信,还有他亲手绘制的边关布防图,上面标注的‘薄弱点’与北境近期遭袭的位置分毫不差。”他顿了顿,“兄长打算今日在朝堂上公开这些证据,让满朝文武都看看,所谓的‘忧国忧民’到底是何嘴脸。”
午后,墨韵斋迎来了第一位访客——御史中丞府的暗卫统领陈锋。他一身黑衣,腰间配着短刀,进门后先向洛宫铭行了一礼,随后从怀中取出一块染血的布条:“二公子,这是从太医院地牢墙角捡到的。李大人让我们务必交给您。”
洛宫铭展开布条,上面是李叔熟悉的笔迹:“莹莹,老朽无碍。太后寝宫的药膳每日由西侧小厨房送进,送膳的丫鬟名叫翠儿,是老奴旧日同乡,或可一问。另,将军府密室暗格里有本账册,记载了崔某与北境往来的详细数目,请务必取出。”
邱莹莹凑近一看,指尖猛地一缩——布条边缘有一道暗褐色的血迹,显然李叔写这封信时受了伤。
“我这就去太医院。”她攥紧布条,声音坚定,“李叔既然提到翠儿,说不定能问出太后的事。洛宫铭,你陪我去。”
洛宫铭按住她的手:“太医院如今守卫森严,你不能冒险。我让陈锋易容成送药的小厮,混进去打探。你留在这里等消息。”
“可……”邱莹莹还要再说,却被洛宫铭的眼神制止。她知道他是在保护自己,可心中的焦急如野草般疯长——李叔是她在这场风波里为数不多信任的人,她不能让他独自面对危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