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成了,成了
第三十五章:成了,成了 (第2/2页)由动力输出,变成了动力输入。
原理基本上就是这个原理。
当飞轮从慢到快的飞速转动起来的时候,给飞轮带去动力的液压马达反倒是输入的动力变小了许多。
单向离合器开始工作。
单向离合器,和老式自行车中的脚刹车一样,当车速过快的时候,外轮毂和内轮毂会因为速度差分离。
当速度接近的时候又会连接上。
而现在飞轮速度已经起来了,就不需要那么大的力了。
因为飞轮在高速旋转的时候,它的惯性就足够带动它高速旋转了。
外部只需要给它一个极其微小的力,就能保证它的旋转。
就像是现在很多健身广场上,那种有一个可以旋转的圆盘的健身器材。
你只要让它快速转起来后。
那么你只需要用手指,轻轻的在外面给它一点旋转的力,它就不会停下来。
这也是因为飞轮惯性。
而现在这个旋转的大飞轮也带着一个液压泵,不过现在这个液压泵是处于自回流状态。
也就是说,现在液压泵没有负载。
当控制滑阀改变这个油泵出口流向的时候,它就会让液压油高速高压的冲进液压缸,给液压缸一个巨大的压力。
这个压力带动起来的液压缸和锤头,可以给工作台上的工件,施加一百五十吨的瞬间压力。
等待压力释放,飞轮转速下降,飞轮单向离合器咬合,液压滑阀复位,飞轮又被液压马达带动高速旋转。
下一个流程就又开始了。
如此反复,这就是液压飞轮储能的原理。
而后世美国,那个拉胯的电弹射航母,使用的就是飞轮储能,只不过它的介质是电而已。
在反复操作之后,整台锻压机运行流畅,没有卡顿和异响。
这说明这台锻压机在设计和装配的时候,非常成功。
这时陈常在把活塞向上部复位,滑阀锁死压力,分离了分动箱离合器,飞轮这时也在慢慢的降低转速。
这个锻压机的开口是八百毫米,也就是说,从活塞下平面复位的最高点,到地梁的砧板之间的距离是零点八米。
活塞行程是六百毫米,也就是说,活塞最大能够伸出来零点六米。
复位完成后,陈常在对他的学生喊道:“插上保险销,准备枪管钢垫块。
准备锻压枪管钢。”
“是,老师。”
几个写生踩上了高凳,把锻压机中间的滑梁,通过保险销连到了从顶梁垂下来的四个保险吊杆上。
这是停机准备更换垫块时的基本安全保护。
学生们动作快速的在地梁的砧板上,固定好了锻压枪管的垫块。
而液压缸的锤头上,也被更换了专用的锤头模具。
这两个模具,就是一正一反的,两个有U型槽的钢块。
当学生们安装完了模具后,撤下了滑梁安全销。
陈常在再次启动机器,缓缓的落下锤头,等到两块模具对齐后。
他亲自检查了磨具吻合状态。
吻合的非常好。
因为所有的模具都有它自己的定位孔进行定位。
这时陈常在再次回到操作位。
对他的学生喊道:“上枪管钢胚。”
他的学生们回答“是,上枪管钢胚。”之后。
就快速的跑向了不远处的那个高温炉中取出来了一根已经烧的通红的枪管毛坯。
用轨道推车给推了过来。
在两个学生,专用长铁钳子,夹着毛坯放到模具上之后。
陈常在操控的锻锤已经落了下来。
在锻锤的高压之下,那个枪管毛坯像是面团似的快速的在变形。
毛坯上的氧化成,不断的掉落在工作台上,一个学生也在用扫帚,不断都把那些掉落的氧化层给扫下去。
没有多大会的功夫,一根接近两米长的枪管钢坯便锻造了出来。
这是一次锻造了两根汉阳造的枪管长度。
锻造完的枪钢毛坯,被放到了空地上,进行“空冷”,也就是自然冷却。
而现在,所有人都停了下来。
全都在等待这根枪钢冷却。
因为只有自然冷却的枪钢,才能用听音法,辨别枪钢是否合格。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当张师傅摸了一下枪钢的温度后,对所有人点了下头,然后徒手拿起来了毛坯。
毛坯悬空,张师傅用手中的一个小铁锤先是捶打了一下枪钢中部。
一声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
随后他又敲了一下中下部,声音显得更加悠扬。
最后他又敲了一下尾部,那种声音就像敲动了黄钟大吕。
声音动听极了。
张师傅一直在凝神侧耳听着,等到声音完全停下来之后。
他对总部领导和陈常在以及所有人大声喊道:“成了,成了,这枪钢,比我们以前生产出来的任何枪钢,都要好上好几级啊。
哈哈哈,我们成了,成了啊。”
张师傅的喊声,就像引发了海啸的地震一样。
让整个车间顿时沸腾的像是海啸裂空。
“成了,真的成了,哈哈哈,太好了,真的成功了。”
总部领导也不禁放声大笑了起来。
陈常在这时却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喃喃的说道:“终于是成功了。”
他的眼角,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有两颗泪珠悄然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