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122章 宫墙共商戏台计,宫殿彩排定细节

第122章 宫墙共商戏台计,宫殿彩排定细节

第122章 宫墙共商戏台计,宫殿彩排定细节 (第1/2页)

车窗外,怡红院的灯笼在雪雾里晃成一团暖黄,像颗攥在掌心舍不得松开的星子。
  
  马车碾过结冰的路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冰碴子被车轮碾碎,溅在车帘上,又被弹开。
  
  时念掀起帘角,恰好见温简明站在巷口的雪地里望着。
  
  宫墙被雪衬得愈发红,墙头上积着的雪像给宫墙镶了道白边。
  
  檐角的冰棱缀着雪粒,折射出细碎的光。
  
  时念带着阿福和三个扛道具的伙计走在宫道上。
  
  连福亲自在前头引路。
  
  “延庆宫的大殿是临时搭的戏台,原是放銮驾的地方,宽敞得很,容得下几十人同台。”
  
  他的声音带着惯有的圆润,眼角的皱纹在雪光里愈发明显。
  
  “工部侍郎王大人已带着工匠候着了,时老板要是对戏台布景有想法,尽管跟他说。”
  
  时念点头,指尖在袖袋里轻轻摩挲着那张折叠整齐的布景图。
  
  图纸是前两日和杜元介连夜画的。
  
  上面用朱笔细细标着“雪山布景左移三尺,避开殿内立柱”“灯笼悬挂高度与演员视线齐平,避免晃眼”等字样。
  
  刚进延庆宫,就见大殿中央已清出片空地。
  
  十几个穿青色工装的工匠围着一堆木料忙碌,锛子劈木的脆响、刨子刮木的沙沙声、墨斗弹线的“嘣”声混在一起。
  
  为首的中年男子转过身,藏青官袍上沾着些木屑,袖口还别着支炭笔。
  
  这人正是工部侍郎王千源。
  
  他见时念进来,并未像其他官员那般露出“女子懂什么戏台”的轻视。
  
  只抬了抬手里的墨斗,语气公事公办:
  
  “时老板来了?布景图纸带来了?咱们得赶在宫宴开席前把戏台搭好,可耽误不得。”
  
  这态度倒让时念微怔,随即想起连福提过的。
  
  王千源出身工匠世家,一辈子痴迷营造,不管对方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懂“手艺”,他就愿意好好说话。
  
  她走上前,将图纸在临时支起的木案上展开。
  
  “劳王大人久等,这是修改后的布景方案,您瞧瞧是否可行,有不合适的地方咱们再做调整。”
  
  图纸上的延庆宫大殿被标注得清清楚楚。
  
  左侧用三层青布堆叠出雪山,最外层染成黛色,绣上稀疏的枯枝。
  
  中层衬着白绢,模拟积雪的蓬松感;
  
  最内层贴了层薄纱,阳光透过时能显出雪的层次感,像真的雪岭连绵。
  
  右侧搭半面土墙,墙皮故意抹得斑驳,还留了几道裂缝。
  
  墙根堆着“灾民”用的草垛,草垛里藏着小巧的灯笼。
  
  戏台中央的“冰面”最是巧妙。
  
  用打磨光滑的青石板铺就,石板上洒了层薄霜,演员踩在上面能映出人影,连衣摆的褶皱、发间的珠饰都能映得分明,像极了北地结冰的河面。
  
  “这雪山的三层布设计得巧,就是……”
  
  王千源的指尖在图纸上的雪山处划过,眉头微蹙。
  
  “三层布叠在一起,怕会透光,演到‘雪夜守城’时,后面的烛火照过来,会露怯。”
  
  “不如在黛色布和白绢之间塞些棉絮,既能撑起雪山的形状,又能挡光,看着更厚实。”
  
  “大人说得是。”
  
  时念立刻拿起笔,在图纸上添了行批注。
  
  “再在最外层的枯枝上粘些碎棉絮,像积雪压在枝桠上,更显北地的荒寒。”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从土墙的高度到灯笼的亮度,从青石板的滑度到演员的动线,聊得格外投机。
  
  阿福在旁看得咋舌,悄悄拉了拉身边伙计的袖子,眼神里满是“没想到念姐连搭戏台都懂”的惊讶。
  
  “瞧瞧,咱们念姐多厉害!”
  
  工匠们的动作极快,得了王千源和时念的指令,立刻分工忙活。
  
  有的劈木搭土墙,有的缝补青布雪山,有的打磨青石板。
  
  时念踩着木梯爬上临时搭的高台,往下望时,见王千源正指挥工匠调整土墙的角度。
  
  “再往左挪半尺!要让草垛里的灯笼光刚好照在土墙的裂缝上,不能偏!”
  
  那“裂缝”是时念特意要求留的。
  
  她借用的现代剧场的灯光设计,不管是千百年前的灯笼,还是现代的聚光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